您从未走远

作者: 乐健君 | 来源:发表于2023-06-17 15:28 被阅读0次

即使日历牌牌儿上,没有什么“父亲节”这几个字,也丝毫不会影响我们,思念天上的父亲。

对于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像“父亲节”、“母亲节”这类拘泥于形式的内容,倒是可有可无。

岁月悠悠,当我一不小心,就已经“为人夫”、“为人父”的时候,才慢慢咀嚼出母亲口中,时常念叨的那句“男人应当是根儿顶梁柱”中的滋味。

自打有了记忆,那个“长在了单位的”的父亲形象,似乎就成了驻扎我幼小心灵里,那根深蒂固的梗。

而且,这驻就是好几十年。一直到父亲六十岁退休。

小时候,不知道父亲工作的那个医院,到底是个什么单位。更不理解他这那略显瘦小的“金钢钻”,到底是着了什么魔法。

总是让父亲,卯足劲儿去面对让我们姐弟都十万分反感的“瓷器活儿”。

也不明白一个连手术刀都不会摆弄的外行,为什么总要死守着那个叫总值班室的地方。

那时候,除了父亲之外,家里的男人只有未成年的我。平时总是妈妈在默默承担着既当妈,又当爹的双重责任。

家里顶梁柱的名份,给妈安上,更恰如其分一些。

但是,家里那些劈柴火、掏火炕、打煤坯,这些力气活儿,还都得父亲下了班,或等到周末去干。

所以,在我的印象里,此时的父亲那顶梁柱的形象,才能显得格外伟岸。

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姐弟几个都是在熟睡的梦里,父亲才轻手轻脚地拖着疲惫不堪步子回家。

妈妈永远是守在厨房里,把热了一遍又一遍的饭菜,从大铁锅里,端到父亲自己钉的小炕桌上。

经常在睡得糊里糊涂的时候,从父母那轻声细语的对话中得知,父亲的医院里,又及时抢救了什么样子的危重病人。

母亲不时地附和着父亲那股兴奋劲儿,嘴巴里还不时的发出“啧啧”的赞许。

虽然,还是不太清楚父亲口中的许多医疗术语,对抢救危重病人的场景,也没有什么概念。

但还是朦朦胧胧地感觉到了,身边这个瘦瘦高高的父亲,远远不止是我们自己这个小家中的顶梁柱。

白驹过隙。现如今家里这位资深的“顶梁柱”,已经离开我们两年多了。

心里总是空落落的。梦里父亲的形象,依然那么清晰,笑容还是那么灿烂。

半梦半醒之间,仿佛还能听到父母两人,坐在小炕桌边,生怕把睡在炕上的我们姐弟四吵醒,而轻言细语的对话。

我总有一个感觉,一生乐观的父亲,和勤劳慈祥的母亲,一直都在我们身边,从未走远。

相关文章

  • 您从未走远

    记得那是1999年的冬天,我一个月里回四川老家四次,说实话真心疲惫。最后一次妈妈给我打电话,在电话里的那头哭着说:...

  • 《您从未走远》

    您是否一直陪伴我左右从未离开?那个至今在我脑海里模糊不清但也是我至始至终挂念的父亲,您是否从未离开过我的身边?您一...

  • 故事|您的爱从未走远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馨主题[https://www.jianshu.com/c/77b8...

  • 从未走远

    呐喊·文字 天地之广大,人生好匆忙。 最近几日都把坏情绪和坏脾气从尘封许久的心窝里逼赶了...

  • 从未走远

    已是初三的孩子们第一次月考的作文题目是《从未走远》,绝大多数孩子把握不住重点,不会精心构思,似乎和写人的文章没有区...

  • 从未走远

    纷纭世事中,我们往往匍匐于生活,醉心于自我,疏远了曾经的老友,即或心中偶有牵挂,也很少能像从前一样可以彻夜卧谈,从...

  • 从未走远

    此刻,我骑单车穿越大街而行 天上有细雨落下打湿我的发梢 昏黄灯光下有灰尘微微颤动 我看到了远方的你如此美丽 我看到...

  • 从未走远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擦清历史的镜子,抹去灰尘,以史为鉴,走好未来的路。 ——题记 转眼已过去了...

  • 从未走远

    我今年刚刚十五岁,但近期发生了一件事,也不算近期吧,七八个月以前了。 我现在上初中了,马上就要中考了...

  • 从未走远

    秋意渐浓,你就这样静静地躺在我的手心。 第一次遇见你,是在萧瑟迷离的秋季,窗外是一片肃杀悲凉的景色:悲伤的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您从未走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gd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