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410189/c33dc8a61070177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410189/36811d8e4c434ee8.jpeg)
01容国团为中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摘自庄则栋文)
1937年8月10日,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生于香港。贯籍广东中山县南屏乡(今属广东省珠海市南屏镇)。
一、敢于胜利
大家知道,万事总是开头难。1958年前,中国乒乓球队即战胜不了欧洲强队,也打败不了日本队,趋于第三的位置。是谁在一、两年间,带领我们中国乒乓球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呢?这就是1957年从香港归来的赤子——容国团。
当时,容国团身染肺病,是他回到内地后治好的。他在1958年春一次会议上对大家充满自信、满怀豪情的说:“我要在一年内夺取全国冠军,三年内夺取世界冠军!”当时,我和李富荣都在场,我们俩都在背后相对一笑说他吹牛。
![](https://img.haomeiwen.com/i8410189/10612bfc5f1bcf61.jpeg)
然而,容国团在1958年的全国锦标赛中夺得了全国冠军;第二年,1959年4月在德国多特蒙德市举行的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比赛中战胜了美国、日本、匈牙利等国的选手,最后夺得了男子单打的世界冠军,为中国第一次夺来了世界冠军。
这时,我和李富荣一方面高兴的为他祝贺,钦佩他、赞美他、敬重他。同时,又英雄所见略同的相对一笑说:他能拿世界冠军,我们也要拿世界冠军!
为什么容国团没取得世界冠军前,我们连想都没敢想要拿世界冠军,更不要说敢拿世界冠军了。而在容国团拿回了世界冠军后,我们才敢说我们也要拿世界冠军,这个敢于胜利的信念,巨大的精神力量,是谁鼓舞了我们?是我们的兄长、我们的战友——容国团。
容国团获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
正因为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中取得了世界冠军,第26届世乒赛才有机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乒乓球队满载荣誉回国后,于1959年5月9日下午,毛主席在中南海第一次接见了容国团及中国乒乓球队和一些项目的优秀运动员,我也有幸参加了,这是我第一次在这么近的地方见到了他老人家,并和毛主席他老人家握手。毛主席的接见给了我们巨大的鼓舞,给了我们千军万马的力量,我们决定一定要在第26届世乒赛中为毛主席他老人家争光、为中国人民争气。
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中是“千里走单骑”,是一马当先、一只独秀、一花独放,到了1961年第26届世乒赛前,中国乒乓球队准备参加世界比赛的队伍,从全国各地抽调了一百零八位乒乓精英,号称为“一百单八将”。那气势真是万箭齐发、万马奔腾、万紫千红,迎来乒乓运动的春天。
在1961年第26届世乒赛中,在党和国家及全国人民的关怀下,在集体共同协作下,乒乓健儿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为中国赢得了第一次男子团体的世界冠军和男、女单打的世界冠军,标志着中国乒乓球队已经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直到现在50年了长胜不衰。
容国团带领女子乒乓球队在第28届世界锦标赛中首次夺得女子团体世界冠军。
容国团第一次夺得男单冠军,第一次和战友们合作夺得男团冠军,为中国乒乓球队做出了开创性,不可磨灭的历史性功绩。他为什么能做出这样出色的贡献呢?请记住他发自肺腑的金玉良言吧“人生能有几次搏!”
他在关键时刻不光和对手搏斗,最重要的是和自己的弱点搏斗,最后战而胜之,这是最最重要的,这是他留给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
二、善于斗争
善于斗争的人,他懂得兵法。兵法就是在战斗中求胜,兵法就是求胜,所谓懂得兵法的人,他必然懂得善变的物质基础。而容国团同志有先天的悟性和后天的刻苦都占了很大的比重。他深知要战胜对手,靠的是自己打过去的以攻代守、多变的球,用这个技巧去抢占先机。他深知抢占先机是斗争中非生即死的原则,所以他在香港训练时和他的战友们练就了一套搓球的硬功夫,用貌似一种动作能搓出强烈的下旋和不转的球;发球也一样,用一种动作发出旋转差别很大的球。有时,他离台了不用攻球,而用削一、两板旋转差别很大的球,使对方上当受骗,而他面无表情、非常冷静、从容自得。
1957年,他从香港回内地,和当时的乒乓国手进行了公开的比赛,他几乎战胜了所有的国手,他就采用的是这套技战术。特别是他和56、57年的全国男子单打冠军——王传耀的比赛,他打的得心应手,他用悬殊很大的比分而取胜,轰动了中国乒坛。
我当时在北京看了他和王传耀的比赛,大为惊异。怎么中国冠军和他一对阵,打过去的球不是下网就是出界,下网到网底,出界有时离台一米多远。王传耀是我崇拜的对象,我就是学习他的打法经过改进而创新的,看到他被容国团打成很惨的样子,我开始研究容国团。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才逐步的了解了、清楚了、掌握了。
我初步认识到,1958年到1959年之前,中国乒乓球队在黑暗中摸索了很长一段时间。对乒乓球旋转的认识和判断不是很精确,而是大概的认识,所以成绩也是大概的成绩,上不到尖端去。是容国团教会我们如何掌握乒乓球的旋转,从而战而胜之;是容国团这位老师,使我真正懂得了这一点,极重要的一点,从此结束了我在黑暗中的摸索阶段,使我真正懂得对手如何制造上、下旋,我怎能透过现象识破对手制造的上、下旋球而战而胜之。
1959年末,我随中国乒乓球队乙队访问欧洲,在瑞典举行的第5届斯堪地纳维亚的比赛中,我战胜了所有的对手,第一次为祖国夺得了这个项目的奖杯,并和战友李富荣等夺得了男子团体、男子双打的冠军。比赛中,我对对手制造的旋转球看的非常清楚,比赛中拉中突击的准确性都比较高。同志们看我的比赛都很放心,我和战友们的获胜,从心里感激容国团这位战友、老师、兄长。
02一代乒乓女皇邓亚萍
![](https://img.haomeiwen.com/i8410189/b922306ec576bb91.jpeg)
提起乒乓球,中国人自然而然地会把邓亚萍的名字和这项作为中国国球的运动联系在一起。是的,乒坛魔女邓亚萍,创造了历史,创造了奇迹,更在那段中国走向世界的日子里,为中国体育带来了全新的面貌。
邓亚萍祖籍湖南,原籍河南郑州,父亲邓大松曾是河南省有名的乒坛好手。在父亲的影响下,身高不足150cm的邓亚萍克服了身体条件上的不足,依靠世界乒坛第一正手快攻和反手位怪异十足的长胶攻球在国际乒坛立足十年之久,席卷了3届世乒赛的女单冠军,2届奥运会的四枚金牌和18项世界冠军。在邓亚萍成长的历史上,父亲邓大松,郑州队教练李凤朝,国家女子青年队教练姚国治和中国女队主教练张燮林是对她有着巨大影响的四位教练。
1989年,作为新秀,邓亚萍在40届世乒赛女单比赛中负于李粉姬,但和同样作为新秀的乔红搭档,获得女双冠军。
1991年,以邓亚萍为头号主力的中国女队在41届世乒赛女团决赛中以2比3不敌朝鲜联队,中国女团十连冠的梦想最终破灭。但邓亚萍旋即在单打比赛中横扫所有对手,登上后座。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邓亚萍一举夺得女单、女双两枚金牌。
1993年,邓亚萍在42届世乒赛女单决赛中不敌海外兵团选手,新加坡的井浚泓,无缘女单冠军。
1994年,在广岛亚运会女单决赛中,邓亚萍负于小山智丽,酿造了乒坛一段非同寻常的传奇恩怨。
1995年,是邓亚萍运动生涯中最辉煌的一个年份,她在天津世乒赛上得到了女单、女双、女团三项冠军,一扫前两年“海外兵团”给中国乒坛带来的阴霾。此后十年,她经历了蝉联奥运冠军、告别世乒赛、读书、退役、参与申奥、毕业、任职北京奥组委开发部市场部、体育总局装备中心主任助理等一系列人生转折。
1997年5月的英国曼彻斯特世乒赛上,邓亚萍得到了自己的第18个,也是最后一个世界冠军。半年之后的11月,她进入著名的清华大学,正式开始英语专业的本科学习,她也成为当时少有的几个走进大学的现役球员。
1997年曼彻斯特世乒赛之后,她被当时的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推荐成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萨马兰奇也希望她退役之后能够在国际体育领域发展。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只有19个委员,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法语,严格说起来,当时的邓亚萍并不“合格”。由于不会英文,邓亚萍无法与其他委员进行直接的交流。而且委员会需要讨论和研究有关运动员的问题,并需要向奥委会执委和主席提交议案,来自不同项目和国家的运动员们文化差异很大,有不同的习惯,邓亚萍知道,作为委员,她必须考虑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在清华大学经历了3个多月与老师一对一“家教”式的英语课程之后,她于1998年2月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继续学习。当时邓亚萍还没有退役,她向队里申请3个月的假期并获得同意。可是,还没有等邓亚萍真正适应过来,3个月已经到了,经过国家队的批准,她在英国又多待了2个月。当年8月底,邓亚萍回到北京,准备在国家队恢复训练3个月后参加年底在泰国举行的亚运会。那时候,王楠、李菊、杨影的水平和状态都已经非常不错,邓亚萍也觉得这些年轻选手出征亚运会肯定没有什么问题,于是从9月份起,她开始把精力完全投入到清华的学业中。也就是从那时起,邓亚萍就慢慢地退了下来,不再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
2001年6月21日,邓亚萍在清华大学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她的论文题目是《中国乒乓球的历史及发展》,论文是用英文写的,答辩也是用英文。6月29日,考虑到邓亚萍即将赶赴莫斯科为北京申奥做陈述报告,无法参加学校7月5日举行的全校毕业典礼,清华大学外语系破例为她开了一个仅有校方领导、外语系几位老师和学生代表参加的毕业典礼。
2000年底的时候,邓亚萍成为北京申奥的5位形象大使之一。由于国际奥委会禁止委员们访问申办城市,邓亚萍利用自己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开始了全球奔波,登门拜访国际奥委会委员们,向他们“推销”北京,做他们的“思想工作”。2001年2月,奥申委把邓亚萍从英国召了回来,在北京接待奥委会考察团,并做陈述报告。
在清华园、剑桥和诺丁汉的学习生活使邓亚萍感到充实和丰富,于是她决定继续在诺丁汉大学攻读“女子体育”硕士学位,并于2002年12月通过了4万多字的《从小脚女人到奥运会冠军》的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凡事都要做到最好的邓亚萍,又把目标锁定在了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从2003年开始,邓亚萍一边工作,一边攻读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研究方向是奥林匹克品牌。
1998年9月,邓亚萍正式宣布退役。邓亚萍在14年的运动生涯中,共拿到18个世界冠军,她在乒坛排名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
![](https://img.haomeiwen.com/i8410189/e9b08a5c035f227c.jpeg)
03我们当自信!
只有自信,才有动力,才有可能,才有力量。自己怕了,畏惧了,精神垮了,没有斗志,就没有希望!
定下目标,不服输,然后想办法,访名师,找益友,苦干加巧干,日思夜想,把精力投进去,结合自身条件,不断创新,一定会有收获的。
华罗庚说过,天才出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天生我材必有用!
天道酬勤!我们付出了,总有回报!
![](https://img.haomeiwen.com/i8410189/46c501c977939a99.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8410189/baa8c6e465b3dac6.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8410189/3aeb1e80c8156166.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8410189/9b32cd17d5094065.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