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人在北京(十三)
陕西人在北京(十三)转眼 病休了半个多月,这天,我实在按捺不住了,急切地想去上班。
看着我用一只手穿衣和洗漱,小孙关切而又不解地问:“史哥,你起来这么早干啥?”
“我想和你们一起去上班!”
“医院让你做二次手术,你不去做了?”
“不去了,就让它这么的吧,医院我再也不想去了!”
小孙急了,提高嗓门说:“那怎么行,你的伤不能碰也不能见水,上班是不行的,你还得继续休息!”
“没事的,不能总是这样呆着,我想去公司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小孙一看拗不过我,只好说:“那你自己小心点,千万别弄感染了。”
陕西人在北京(十三)人还是要有事情做,如此以来,责任和担当、追求与向往都会形成精气神,由内而外地充斥起自己——
认真地洗漱完、整理好衣着,我迎着灿烂的阳光向公司走去;步履自信而坚定,心情舒展又畅快……
刚到公司门口,正在卸货的司机张师傅停下手里的活就向我打招呼:
“史师傅,你的伤好了没有?”
“哦,没有好利索,还是疼……”
换好工作服、走进操作间,郝经理迎面向我走来:
“怎么样,还疼吗?不行你就继续休息。”
“没事,我自己小心点就是了,一只手也能干活,再说,能和大家在一起我高兴。”
陕西人在北京(十三)一进入工作岗位,同事们就对我百般呵护,很多活都不让我干,就怕碰到受伤的手指,你一言我一语地多方关切。
我心里很暖,像是有和煦的阳光在心底普照;像是有家人的情愫在心灵深处抚慰……
担心伤口遇水发炎,我找来保鲜膜把缠着纱布的手指再裹上一层,干活的时候尽可能地保持弯曲,用其他手指别扭而又痛苦地替代。
一个人一旦失去中指的配合,那么,做许多事情就会力不从心,失望就会接二连三……
可是,我默默地、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要尽一切努力做事,想办法洗菜、切配和搬运东西。
我知道,这是在江湖,不是在自己家里。
开始吃早餐了,几十号人都在大厅里排起长队。我端着碗,跟在他们后面。
“史师傅,你不用排队,直接过来我给你打菜!”这时,郝经理朝我喊。
“就是的,你不要排队了,快去直接打饭!”工友们也是你一句他一言地支持着。
我不好意思,坚持排队,但心里很暖,暖得感觉自己眼睛都有些湿润……
吃完饭去洗碗,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一位女员工回头对我说:“大哥,来,我给你洗,别弄湿了你的手。”
陕西人在北京(十三)
放下碗筷,我们开始每天的例会:所有人都衣帽整齐地站成两排,精神抖擞。
“大家早上好!”郝经理声音宏亮,和蔼可亲的脸庞此时略带严肃与庄重,站在队伍中间开始讲话。
“好,非常好,贺秦生明天会更好!”
“我们的口号是?”
“产品质量要月月抓、天天抓、时时抓,俭以养德,浪费可耻;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大家齐声回应,声音高亢、激昂。
……
多日没有上班,看到这个团体有了更新的气象,我很欣慰和振奋,站在他们中间,浑身充满力量。
中午的工作很紧张,每个人都很忙碌,操作间里除了穿梭的身影就是抽风机不住的轰鸣声;气氛热烈,做工有序……
忍着左手指的胀痛,我用右胳膊尽一切力量做着力所能及的事,忙得额头渗出汗珠。
直到晚上六点多,我又开始打扫卫生,擦墙、拖地、洗涮厨具……细心检查每一个可能有油污的地方,不放过一个死角。
陕西人在北京(十三)很快,工友脱下工作服逐渐散去,若大的操作间里只留下郝经理、李厨师长、小孙和我依然在忙碌。
八点多的时候,我们都要离开了。望着洁净如新的一切,我心里非常宽慰,总感觉自己的劳动是值得的、殷实的……!
走出楼宇,我依然习惯地仰望天空:天空湛蓝而高远;星星闪着亮光,一眨一眨地很是可爱…… 夜风习习而来,扑在脸上,感觉不到丝毫深秋的凉瑟。
此时,即便浑身酸痛,即便手指充满烧灼感,我还是饶有兴致地沿着街面漫步而行,一边欣赏京城的灯火阑珊,一边排除内心杂念,努力不让自己萎靡和颓废;一边无奈地抚摸自己的手指,一边衷心祝愿贺秦生陕面王餐饮公司旗下的饭店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成为我们陕西人的骄傲,像吐蕊的花儿开满京城的大街小巷……!
陕西人在北京(十三)11月七日于北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