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文学青年

作者: 83edfb42cd1c | 来源:发表于2017-04-24 11:55 被阅读206次

    有趣的句子,就像一盘食堂的菜肴,那种心情不亚于忽然发现菜里面有一两块肉。虽然是一件看似寻常的事,但是,又显得有些许意外的惊喜。

    偶尔翻翻书,看到一些民国时期的文章,心中不甚感慨,佩服那些时候,文艺思想的百家争鸣。各学派自己出版报纸,把志同道合的人聚拢到一起,通过文章进行思想交锋,唇枪舌战之余,收获的是大智慧。思想碰撞之后,寻得的是人间至理。

    为文之初,你要有一个价值观,能够辨别是非,或者换个说法可以辨别文字本身的好坏。这就需要你自己置身其中,你就是故事的主人公,你要有自己的立场,或者文章的作者,甚至高于作者。

    苏东坡曾领贡举而李方叔考试落第,东坡赠诗相送云:“与君相从非一日,笔势翩翩疑可识;平时漫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历来把文学当作职业的人,其实一直都是文盲。好多自称作家的文人,其实,并不懂得欣赏自己文章的好坏,讲不出哪里好,就是喜欢听别人说好。对外吹捧自己的文学理念,自成体系。

    喜欢与人交往,一度自称是文学爱好者。文学,能让我在孤独的时候更好地找寻自己,能够给自己一个更加清晰的定位。我曾几度彷徨,几度沉沦,可以毫不夸大的说,是文学救了我,让我进行自我救赎,让我的灵魂看清一些苦难。重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片领地。

    那么对于文学爱好者,如何才能更好地让文章得到提高?我个人觉得是需要进行思想的碰撞,我自己,一个不被称为老师的写作训练营发起者,我所做的,更多的是跟大家交流思想,如同民国文学交锋的时代一样,我们在一个小群里讨论如何能够让自己的想法宣泄得最巧妙,让自己的文章能够跟更多的人有共鸣。

    我看过一个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让我理解了信仰的力量,而我更想把我的这种对待文学的信仰传递给更多人。以文会友,以手写心。什么样的文字最打动人?什么样的文字最有价值?那么,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更多层次的人认可,并且传递给更多人力量的文字。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

    我不反对文人追求功利,用心的人都是值得人肯定的,但是这个用心要有方法,有途径。很多文学语言专家看文学作品时,往往眼前是灰色的,因为看了太多大相径庭的作品,基本都是一个风格,敢于说真话的人少之又少。甚至有一位语言学家云:“文学批评全是些废话,只有一个个字的形义音韵,才有确实性。”这其实很容易理解,读得多了,其义自见,写的多了,你就知道怎样能够运用文字。这里要附加一点,光运用是不够的,反复去读,先用你的文章打动自己,扪心自问你是否有这样的触动?哪怕把你感动到痛哭流涕也不为过,这样你再捧着你的作品呈现在诸位读者面前,战战兢兢地询问:有感乎?

    为什么说盲人的乐感很强?因为这个世界的纷繁少了一个通道流入他的大脑。他可以静下心体味,为什么说信仰很重要,因为信仰让我们有了对文字的崇敬,而不再拿文字当成垃圾,丢了一堆的想法进来,扯了一地的碎屑出去。

    我坚持一颗以文会友的心,至今算来,十年有余。

    无论是满汉全席,还是家常小菜。

    统统照单全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后的文学青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yu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