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投资界理财投资投天下
(23)保代第二章之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23)保代第二章之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作者: 腹肌女配角 | 来源:发表于2018-05-04 16:48 被阅读5次


三者概念略

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所采用的会计政策,通常应在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需要披露的会计政策项目主要有以下几项:

1.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计量基础和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等。

2.存货的计价,是指企业存货的计价方法。例如,企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采用其他计量方法。

3.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对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成本的计量。例如,企业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成本是以购买价款,还是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进行计量。

4.无形资产的确认,是指对无形项目的支出是否确认为无形资产。例如,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是确认为无形资产,还是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5.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所采用的会计处理。例如,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采用成本模式,还是公允价值模式。   

6.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是指长期股权投资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例如,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是采用成本法,还是采用权益法核算。

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是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事项中对换入资产成本的计量。例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还是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

8.收入的确认,是指收入确认所采用的会计方法。 

9.借款费用的处理,是指借款费用的处理方法,即采用资本化还是采用费用化。

10.外币折算,是指外币折算所采用的方法以及汇兑损益的处理。

11.合并政策,是指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所采用的原则。例如,母公司与子公司的会计年度不一致的处理原则;合并范围的确定原则等。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

  第一,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 

第二,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典型的会计政策变更:

1.确认和报列报发生变更:

  研发费用:费用化—有条件资本化

       管理费用—无形资产

  商业进货费用:费用化—资产

         营业费用—存货

  一般借款费用:费用化—有条件资本化

         财务费用—在建工程

2.计量属性发生变更:

  融资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实际成本—现值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

变更了要调整,有两种调整方法: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这个追溯调整法听起来很耳熟,因为之前学了追溯重述法,追溯调整法适用于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而追溯重述法适用于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接下来是会计估计(企业对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通常情况下,下列属于会计估计:(1)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非流动资产可收回金额确定(2)公允价值的确定。(3)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4)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残值、摊销方法。(5)职工薪酬金额的确定。(6)预计负债金额的确定。(7)收入金额的确定、提供劳务完工进度的确定。(8)一般借款资本化金额的确定。(9)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10)与金融工具相关的公允价值的确定、摊余成本的确定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

好了,到前期差错了

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1.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2.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及账户分类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等。需要注意的是,会计估计变更不属于前期差错更正,以前的会计估计是错误的,则属于会计差错。前期差错,根据不同的重要程度,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总结一下:

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法,未来适用法

会计估计变更未来适用法

会计差错更正追溯重述法,未来适用法

Over

如果有想加金融考试资料分享群的朋友,请添加小编新的微信:Q16602660663,备注金融群,小编会带你进群。或扫描如下二维码

当然别忘了备注"金融群“”哦~~~~~

金融群里拒绝发任何形式的任何方面的广告链接,帮投票之类的东西。所发内容里含有链接或二维码也不行哦~~~~发现立刻踢。但是,闲聊金融啦就业啦炒股啦都可以!

能接受的同学们进群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3)保代第二章之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ad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