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辞》每每于不经意之间语出惊人,如平地生雷,惊世骇俗,但是外表看起来却依然静若止水,波澜不惊。
例如在「夫易,广矣大矣」之后,「广大配天地」之前,有这样一段话:「夫干,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
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本来是夹缝里面求腾挪,现在夹缝成了高速。
按照前后一致的设定,显然乾与天对应「广」,坤与地对应「大」。前后文都是这个意思,哪怕没有直接文字表达,但是其对应关系就刻印在二者的语义之内,想要在中间翻跟头,折腾出一些别的花样,难度之大,不亚于建造空中楼阁。
对此,《系辞》既没有明说乾坤各对应何者,也没有反过来说广大分别对应什么卦象。在这个万分紧张的关口,《系辞》若无其事,说了一段好像字字不离中心,但实际上却完全绕开了题目的奇谈怪论。
「夫干,其静也专,其动也直」和「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并没有回答问题,而是直接描述事实,也相当于一种回避。《系辞》之所以这样做,可能的原因至少有四点:
理由之一是因为「夫易,广矣大矣」,乾坤都同时具有广大这两个属性,无法明确区分乾就一定是广或者大,坤就只能是大或者广。因此这里的二者择一相当于一个陷阱,只要顺着话头来下结论,就只能错不会对。
而描述事实就没有这样的顾虑,等于变相避免了直接做判断,也就跳出了这个左右都是错误的二难选择。
二是「其静也专,其动也直」理解成充实并没有什么不妥,与「广」别无二致。同样的,「其静也翕,其动也辟」的意思就是占位,与「大」相差无几。仅仅从写文章的角度,既避免了重复,又深化了主题,可谓一举两得。
但是在《易经》里面,这就不只小手段这么简单,在此处的「天」、「地」均是「乾」、「坤」的俗称的前提下,假设这里直接说天广地大,则出现的证明程序是这样的:
因为,天广地大,
所以,广大配天地。
这是典型的自证循环,在大多数场合,是理屈词穷的表现。
三是可以预先防范不必要的误解,力求做到人们哪怕不理解,也不会做出错误的曲解,以免离经叛道。
「是以……生焉」是这段话的落脚地,乾广而可以生大,坤大而可以生广,是极端灵活而机智的表述,在「夫易,广矣大矣」和「广大配天地」之间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以彰显这两种说法虽然表面上不够协调,但骨子里都是真理,在各自的区间里正确。
究其根本,是由于《系辞》的文字表面之下,始终徘徊着一个主题在幕后操纵,未曾展露真容,却在掌控全局。
归根到底,《系辞》说的是「象」,是在为概念的卦「配」上合适的象。而合适于天地的两个象,就是被称之为「广」和「大」的结构体。
作为以象存在的天地,只要具备象本身的属性就已经足够充分,至于实际上天地的属性并非二者择一,而是合二为一,则并不影响象对天地的表达,因为在这个阶段,天地的属性本身就没有全面显现、只表现为二者之一。
四是出于《易经》理论框架构建的客观需要。《系辞》既然已经说了八卦的象是配出来的,那么,就必然涉及到二者的「形象」、「属性」、「「数值」这三个基本层面的匹配问题。
首先,是「形象」,概念上的八卦的组成结构,在形象上必须与所选择的象绝对吻合,在这一点上没有灵活的余地,无法苟且。
实际上,卦与它的象的结构问题,就是《易经》的表达形式问题,因此是一个基本问题、基础问题,可以说舍此就不存在《易经》。
而八卦与其象的结构,也不能违背「易」的演化历史。「易」从原始代码「一」、「二」,到「四象」,到「八卦」,一脉相承,不能互相悖逆,自己拆台。
因此,定性为「广」、「大」的两个象,别看《系辞》说的云山雾罩,神神道道,其实是屁股决定脑袋的产物,它的属性早已被安排,在决定「一」、「二」为文明代码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它们的结果——它们就是「极」、也就是三个位的结构下的——「一」、「二」的演化物。
其次,自然而然就是「属性」,形象正确之后,实际上并不存在属性是否匹配的问题。那么《系辞》为什么要徒费口舌执着于属性?
「数」当然没有属性,但是「象」却必须有属性。象的属性可以通过人为设定来解决,特别是所谓的「易数」,就是改造以后的「数」的属性,例如「一一一」、「二二二」之类,本身就是单纯的符号而已,同样没有属性可言,所以还是比较方便人为地附加一些东西的,只不过这个附加,需要同前边说的那样,兼顾前后设定之间的和谐,不能随心所欲。
《系辞》说「一一一」的属性是「广」,「二二二」的属性是「大」,就是和谐的结果。一方面因为「二二二」所代表的数值「8」确实大,更主要的方面,是因为二者的属性,只能在广、大之间选择,在赋予「二二二」以大的同时,就只能认定「一一一」为广。
最后,关于「数值」,尤其是「象」是不是自带数值,是不是与二进制的本身数值一样?一方面《易经》通过「极其数」的方法来改变二进制数的结构,重新建立了一个「天地之数」,也就是我们说的「易数」,从根子上已经动摇了数与象的联系,因此已经起到了不承认「易数」存在可比较的数值的客观效果。
在此同时,另一方面,《易经》并不否认象同样具有相应的数值,尤其是在八卦与十进制数的对应关系方面,《易经》不仅不否认,反而致力于建立起二者之间的联系,以方便《易经》的传承。
具体到「易数」的数值或者说八卦每一个卦的数值究竟多少,《易经》讳莫如深。目前已知的情况是所有的八个八卦里面,仅有一个卦的数值是《系辞》予以确认的,而且这种确认,又是基于更深层次的理论设定的特别需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