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日默想:历代志下27-28章

每日默想:历代志下27-28章

作者: 彭晓丽 | 来源:发表于2020-04-30 17:23 被阅读0次

2020.4.20

内容分段:

1. 犹大国王约坦(27:1-9)

2. 亚哈斯登基行恶(28:1-4)

3. 与亚兰和以色列交战,先知俄德警告(28:5-15)

4. 亚哈斯向亚述王求援(28:16-21)

5. 亚哈斯的罪行(28:22-27)

亮光分享

1. 约坦王的记载文字非常少,只有短短9节。神对他的评价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效法他父一切所行的,只是不入耶和华的殿。约坦的一生非常平顺,没有大是大非。但遗憾的是,他不入耶和华的殿,一生都在神的外围打转。他看到父亲因入圣殿想代替利未人烧香而长大麻风,对神特别惧怕。约坦建立圣殿的上门,却没有重修圣殿的里面。“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约翰一书4:18)。约坦只看到了神的公义,却没有看到神行公义的原因,以及神对悔改之人的接纳和爱,他一生谨小慎微,却一直与神保持距离,与圣殿近在咫尺,心却无法与神保持亲密美好的关系。我们在受管教时应该明白,神是因为慈爱才管教我们的,他不愿他的儿女受更大的苦。我们要想和神有更亲密的关系,就不能每周只是在主日时去教会里报个道,观看一下传道人的讲道,而是要亲自来到神面前与神祷告灵交。有些人一生活在律法之中,总是担心神怎样惩罚和管教自己,却不知即便管教也出于神的恩典与爱,人往往在管教中更加认识神,从而更加愿意与神建立美好的关系。

约坦王在外在的德行方面做得很好,却没有引导身边的人和百姓行义路,百姓还行邪僻的事。这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自己做得不好,还去管别人。另一种是自己做得很好,不去要求别人。这两种其实都不好,约坦属于后者。在教会里我们不能独善其身,尤其是教会领袖。自己做得再好,信徒灵性都很堕落,教会也不能复兴。

2. ]亚哈斯有爷爷和父亲的好榜样,却一点没有效法,成了一个十足的恶王,实在令人惊讶和惋惜。他行以色列诸王的道,拜偶像,甚至把儿女焚烧献给假神,邱坛上,山岗上,树下到处都充满了异教的献祭行为,导致国势迅速衰落,同时上行下效,把以色列百姓陷在罪恶里。圣经里大部分王都会提到他们的母亲,但这里没有提到亚哈斯的母亲,还有一个恶王约兰,好王亚撒和约沙法都没提到母亲。推测可能是母亲早逝,或是母亲虽不是外邦人,却没有按照神的律法去教导儿子,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不被神纪念,神连名字都不提。

3. 虽然亚哈斯离弃神,神还是给了亚哈斯很多机会悔改,但亚哈斯却没给圣灵一点机会。神藉亚兰和以色列攻击他,此时如果他呼求神,神肯定会顾念他。中间有一个小插曲,是先知俄德的出现。神看到以色列的攻击过头了,就派先知去责备以色列。没想到以法莲的几个族长立即悔改,恩待犹大国的战俘。这里圣灵详细记录了这几个族长的名字,说明我们对神的服侍,神一定会纪念,做在最小的一个弟兄身上,就是做在神的身上了。如同耶稣讲道中提到的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族长和亚哈斯的态度形成强烈反差。我们这些信主的人也是,有时候信仰时间长了,心却反而更刚硬。还不如刚刚信主的人,圣灵一责备,他们马上就顺服了。

4. 亚哈斯没有求告神,却求助亚述王,当时犹大国危机四伏,又遭到了以东和非利士的入侵。亚述王没有帮助他反而欺凌他,亚哈斯还不醒悟,又用金钱贿赂亚述王,也无济于事。更恶的是,他拿圣殿的宝物去贿赂外邦人,践踏神的圣物,怎能不惹动神的烈怒?我们在环境中,第一个想到的办法也常常是用钱解决,或是找关系,走后门。岂不知神就在那里等候我们悔改,呼求他的名!

5. 亚哈斯在急难时,越发得罪耶和华,真是有病乱投医。他又祭祀攻击他的大马士革之神,最终注定失败。别的好王是在修理圣殿,亚哈斯却在破坏圣殿,封锁圣殿的门,不让别人敬拜神。别的王是在砍掉偶像废除邱坛,亚哈斯却在各处的拐角修筑祭坛。他可能觉得他父亲遵行神的道,不也才活了41岁就死了吗?所以他投靠各种偶像,就是不投靠神,致死不悔改,没有葬入列祖坟墓。亚哈斯只在乎今生的得失,对永恒一点盼望都没有。最后我们很诧异为什么亚哈斯会是这个样子?比较历代好王和坏王的父母,好像也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所以我们的人生都在神的手中,儿女也在神的手中。父母只能尽最大努力去教导儿女爱神,最终结果却不是我们能掌握的。

执笔人:陈立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日默想:历代志下27-28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rt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