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十一月的第一天,一条《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的广告在朋友圈刷屏了!
就如前段时间冯唐那篇《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中年猥琐男》一样,引发全网在热议,且自成两派,一半在泪目,一半在吐槽。
留学美国的男孩准备带一道正宗的中国料理——番茄炒蛋去跟美国的新朋友聚餐,但却发现不会做,他第一时间做的是发微信求助于在地球另一边的妈妈,于是父母起床来做这道番茄炒蛋,拍成视频教现身教学,然后儿子开心带着番茄炒蛋去聚餐,直到被朋友问起美国跟中国的时差,他才想起父母是在凌晨四点给他录的视频……
这是一则煽情的广告,从营销的角度来看,它是一则非常成功的广告,主题场景化,剧本台词生活化,所引发的全民热议效应来看它已达到了广告的目的,大家轻易就记住了某银行的留学生信用卡。
故事很简单,有24小时超长待机的无私父母,有番茄炒蛋都不会做的儿子,还有天涯若比邻的亲子关系。
泪目也好,吐槽也罢,它其实就是一则广告,广告而已。
而且它还是矫情且不符合常理的,一个二十几岁独自出国留学的男孩子,就算他不会做番茄炒蛋,难道他还不会上网?只要网上随手一搜索就会有几十条”番茄炒蛋“的信息出来,根本就用不着大张旗鼓为这点小事求助妈妈,所以现实生活中这件事情存在的机率是非常小的。
泪目的那半,这凌晨起床煮番茄炒蛋只是一个例子而已,哪个孩子的背后不是隐藏着父母满满的爱?想想每次回家满桌子都是自己爱吃的菜肴的情景;想想生病时父母守在床前不眠不休忧心如焚的情景;想想为了孩子买房父母掏出了省吃俭用攒了一辈子的积蓄的情景;想想每次回家满载而归带的那些父母亲手种的、亲手做的,他们觉得是最好的用钱也买不到的东西,离别时母亲满满的叮咛以及低头抹泪不舍的情景……
生活中父母让我们泪目的又何止这些?所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而这个人,正是你的父母。
因孩子不会做番茄炒蛋而上纲上线,吐槽这是”中国式教育的悲哀“的那半多虑了,不会做这道简单的番茄炒蛋,这不代表他就是个什么都不会的”巨婴“”妈宝男“,也许他的专长在其他方面,而煮饭恰恰正是他不善长的,独生子女的这一代,有多少孩子是真正会煮饭做菜的?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只要会动手,能独立生活,煮饭这事谁不是一边成长一边学的。
何况父母对孩子的爱,从来都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你看到的是对父母过分依赖,是负累,但恰恰相反父母觉得还能被你需要,他们还能帮到你,对他们来说这是件幸福的事情。
当然,父母终极的使命还是要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事中来,做自己力所能力的家务,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体验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建立信心。
关于番茄炒蛋这道菜,一千个家庭就会有一千种味道,无论是哪一种味道,都是家的味道。
鸡蛋要多油先炒好,番茄要炒出汁,少放盐,加点糖,下点葱,这会是一道好味道的番茄炒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