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对“非暴力沟通”的热爱,参加过两次林铁老师的线下非暴力沟通训练营,从中受益颇多,改变也很大。也是从第一次参加完林老师的基础训练营后,开始持续公众号文章的写作,不知不觉间,到现在已经持续了8个月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9165490/b63a88f6fba29b38.png)
长久以来,林老师他们就计划做线上工作坊,可以摆脱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而这次疫情则加速了线上工作坊的开展。
三月底,工作坊开展了第一期,我持观望态度。但看到四月初林老师准备开展第二期,并公开召集线上助教后,我不淡定了,这次我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助教。不管结果如何,试试又何妨!报名助教是我的主动选择,然而内心还是有些忐忑,担心自己实力不够,经验不足,难以胜任;有些纠结,担心本职工作和助教工作的时间难以安排好;也有些期待,期待自己能选上,参与到这个“爱的循环”的团体,成长自己的同时也能帮助他人有更多的收获和改变。
结果如愿选上。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也是给主动的人。当你填上那份表格时,就表明你选择了主动,当你用持续写作的方式来反思生活时,你就是在用行动践行着非暴力沟通,所以你的付出你的努力,也被他人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上,如此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然而真正去做助教工作,才发现比我想象的繁杂、琐碎、严谨和充满挑战。
原来,每天是需要汇报工作日志的,流程严谨而完善,这个过程让你很好的回顾了一天的工作内容,有没有亮点、有没有收获、有没有挑战和困难、需不需要支持,每一条都让你更清晰地梳理了状况,也让他人更清楚地看见了你的付出和努力。有时候,我们做的事情是需要展示出来的,这样,别人才能更好的看见和给出建议。
原来,创建和维护家庭小组是极其不易的。要把素不相识的几位学员聚在一起,让他们能掏心掏肺的互诉衷肠,如此才能实践结合理论,获得真正的提升是需要很多方法的。助教作为家庭群的陪伴者,既不能干涉太多,影响学员的自由表达、又要与学员互动,给予他们敢于表达的勇气和支持;既要营造开放、自由、安全的群氛围,又要适度地给学员一些压力,让他们承担一些自己地责任和义务;通过随时关注学员的发言、打卡、了解他们的背景信息、及时和他们进行互动,私信、电话,一次次、一天天,持续地行动,才能换来群的和谐与互动的氛围。
原来,身份的转换也是极其重要的。作为学员,认真上网课、完成打卡、和群里伙伴互动就可以了。然而作为助教,你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事情,需要仔细而严谨。你需要提前告知学员上课时间和上课方式,关注没有按时到课的学员并进行联系;你可以在上课时认真关注学员的上课表现,记下他们的收获或者困惑;在学员参与话题讨论时,你只是旁观者和引导者,而不是权威者和指挥官。你需要完成学员每周情况调查表的填写,但与学员交谈时,不能只是冷冰冰的公事公办。你需要每周和林老师、衣老师以及其它主教们一起开会交流、探讨方案、完善一些步骤。你需要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如何活跃气氛、如何设置话题、引发讨论、如何给“领导”提出建议,这些都需要学习和适应。
助教工作已进展到第二周,一开始的不适应和有些烦躁的情绪缓解了很多,也更加深刻地让我觉得:无论做什么,都不是纸上谈兵,需要“入世”,写论文需要查资料、做实验,分析数据;教书也需要与学生、家长打交道。通过与人的交往、与事情的磨合,获得体验和提升,如此才能知行合一,实践出真知。我有信心,我能顺利完成这一期的助教工作,使得自己在NVC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https://img.haomeiwen.com/i19165490/dcba384c445e6b14.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