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让下一代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吗?
你知道家务劳动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有效方法吗?
如何制定适合孩子的家务清单?
......
小T很懒,至少在我看来是,明明早已具备生活自理能力,但在自己有需要时,第一反应就是大呼小叫,不胜其烦。
所以,当收到幼儿园关于“如何培养孩子主动做家务”的讲座邀请时,我提前走进教室坐到了第一排。
专业人做专业事,幼教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对小生物的深入研究,让人颇受启发,先分享一个不太认同的观点。
1、孩子是带着责任感来到世界
这是老师抛出的第一个话题,她认为吃、喝、拉、撒都是孩子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但我感觉,自我的生理需求和理性的需要承担的责任,划上等号实在过于牵强。
2、放低标准,做孩子的榜样
此次需自我检讨。
老师说,她儿子一岁半就开始洗袜子了,坚持至今四岁,全场哗然。
小T一岁半,走路都还歪歪倒倒吧。
这样做的前提是,你得有无限的精力、时间和心情,来收拾残局。
你我做不到,无非是不愿意自寻烦恼。
帮孩子洗袜子,孩子的责任被替代,他没有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就感,便失去了承担的动力。
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大部分孩子对厨房和洗手间兴趣甚浓?
我以为:这两个地方都有水可以玩。
正确答案:是因为妈妈,厨房和洗手间是妈妈出现最频繁的地点,妈妈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都是在和这两个地方发生关系。
你洗衣服,他要插一手;你淘米,他黑乎乎的爪子也要伸进来。
你认为他在调皮捣蛋,他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陪伴你、爱你。
别再计较孩子的袜子洗得干不干净,洗了就行,把你洗过的给他看,告诉他方法。
再说了,不干净又不会出人命。
3、做家务应不应该给钱
哈,这个就有意思了,现场家长认为该给钱和不该给钱的分两次举手,结论居然是五比五平。
不该给钱的说,做家务是对爱和自立的培养,亲情不能建立在金钱之上。
该给钱的说:提前让孩子了解生活的艰难,明白获得一定要以付出为前提,还能锻炼孩子的理财意识。
听起来都有道理,老师没有马上裁决,而是播放了一条短片:
小A和小B课间聊天,小A骄傲的向小B炫耀自己的大笔零花钱,主要是通过做家务赚取。
小B羡慕不已,放学回家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最后把每一个动作明码标价,贴在了冰箱门上。
下班回来的妈妈,看到一尘不染的家,先是诧异的欣喜,看到账单后,唯有摇头苦笑。
妈妈也写了一份账单:
怀孕哺乳,免费;
每天做饭洗衣,免费;
每天送上学,免费;
每天辅导功课,免费;
......
压在小B的闹钟底下。
小B起床看完,跑出房间,扑进了正在准备早餐的妈妈怀里。
结束的画面是:母子俩一人一支拖把,一起愉快的拖着地。
物质刺激过度,孩子就会失去精神上的追求。
人的行为,本来就有充分的如责任、兴趣等内在理由,如果得到更具吸引力的外部刺激,本身具有的内部理由就会被弱化,孩子的价值观,顺利被扰乱。
代替孩子承担家务的责任,或者以金钱为诱惑让孩子进行有偿劳动,受伤的其实是孩子。
失去以情感为基础的价值判断,孩子很难获得心灵的幸福。
任何知识都是以生活经验为基础,高居榜首的绘本,通常娓娓道来,去超市买菜、去医院看医生、回家睡觉,无一不与现实的、正在经历的事情息息相关。
4、家务清单
上小学的孩子,不愿意写作业,可能是因为全家只有他一个人有作业,会心理不平衡。
孩子不愿意做家务,也可能认为只有自己一个人劳动,所以不愿意。
家务清单的作用是,列出保持正常生活环境的所有家庭任务,分给每个家庭成员,大家共同劳动,共同监督。
权威数据显示,会做家务的孩子事业成就更高、离婚率也更低,既是对责任意识的培养、也学会了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值得一试。
放手,让孩子去体验、去感受,就是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