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对于很多父母来说是小菜一碟,因为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总是要远远超过孩子的。然而,这种自以为是的沟通方式却正在一步步地毁掉优秀的孩子。
父母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给孩子贴标签,比如经常跟孩子说,你就是个不听话的孩子。
最近虽然是暑假,但我和妻子却经常叹气。并不是因为自己家孩子淘气或者太过闹腾,而是邻居家每天晚上的作业时间。
邻居是最近搬来的,彼此不熟悉,但看得出夫妻俩,尤其是妻子特别注重孩子的教育。因为即便是暑假,夫妻俩都天天辅导孩子作业,尽职尽责。因为是夏天,加上窗户隔音效果比较差,他们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我们总是能听得清清楚楚。
让我们叹气的并不是他们教育孩子太过吵闹,而是因为孩子父母的言辞。
“完整,注意完整,跟你说了一晚上了,你总是都不上心。”
“跟你说了横要写平,不要歪,你怎么这么笨?”
“跟你说了要按照计划完成,总是不听,从明天开始,不准看手机和电视。”
……
几乎每天晚上,我们都能听到类似的声音,我们叹气,总觉得孩子遇到这样的教育方式,该是多么悲伤的一件事,原本的学习兴趣也被这种教育方式一天天,一点点磨灭;学习注定成为孩子不愿完成却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效果也必定不会好。
我们叹气还因为跟邻居不熟,明知这种教育方式不对却又不能说的无力感。
虽然无法直言,却总希望有机会跟他们说,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也许有些父母心里暗自庆幸,我从来没有这样说过自己的孩子,但事实是,他们早在心里给孩子贴上了各种标签,虽然这些标签并没有明明白白的告诉孩子,但在跟孩子说话的过程中却显露无疑。
当孩子因为兴奋活动力度大的时候,如果父母认为孩子很调皮,即便嘴上没说,在跟孩子沟通时也多半会选择抱怨而非平心静气的沟通。
贴标签给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
无论是言语上还是内心给孩子贴标签,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1. 标签会让孩子丧失好奇心
积极心理学家托德·卡什丹说:“当我们给积极体验贴上标签,并把它们收藏近先验知识的储存库里时,积极体验就会随机终止。”
我们都知道好奇心和兴趣的重要性,父母在教育时也非常希望孩子能长期保持好奇心和对一些项目的兴趣。
当我们对某个新鲜的事物产生兴趣时,总是会选择不断的尝试,寻找其中的乐趣,而一旦对这件事贴上标签,比如它跟我之前接触到的某件事是一回事,或者跟朋友讲过的某件事几乎是一回事,我们对这件事会感觉索然无味,停止探索。
2. 标签直接导致孩子暴力沟通
我们理解的有效沟通是建立在用心倾听的基础上的,只有用心倾听,才能了解彼此内心真实的想法,达到沟通的目的。
当孩子的行为被父母贴上标签,认为孩子是某种人或者是某种性质的行为时,原本应有的沟通就会变为指责。
举个例子,朋友来家里做客,走的时候忘记了带伞,出门的时候你会提醒对方,你忘记了你的伞,记得带好,不然一会路上要淋雨了。这就是有效的沟通,心平气和解决问题。
但如果孩子最近几次都忘记带东西,今天恰好也忘记带雨伞,父母可能会觉得孩子总是丢三落四,即便不跟还是说怎么总是忘带东西,也可能会说“你不带伞,一会淋雨感冒了别韩难过啊!”
给孩子贴标签会直接导致沟通变为指责,成为暴力沟通。
3. 标签会导致孩子形成固定思维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提出了“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两种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人是可以改变的,不会一成不变,而固定型思维模式则认为人是不会变的,行就是行,不行就不行。
父母都知道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一定会发生改变,孩子的思维模式应该是成长型的,但给孩子贴标签却很容易让孩子陷入“固定思维”模式。
当孩子知道自己的标签之后,总会不自觉地维护自己的标签形象,比如父母总跟孩子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孩子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会考虑自己是聪明的,一切结果都是由于自己的聪明。这样孩子就会忽视努力的重要性,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简单有效的沟通方式
给孩子贴标签确实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但处理方式也很简单。
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指出,沟通只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 我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2. 我的感受如何?
3. 哪些诉求导致这种感受?
4. 我的请求是什么?
比如看到孩子很邋遢,父母只需要跟孩子这样说:“你的袜子扔在地上一堆也没有洗,我有些不高兴,因为我希望有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你能把袜子扔到洗衣机里面吗?”这种方式的效果一定要比说“你怎么这么大了还是这么不爱干净”来的更好。
卢森堡在前往巴勒斯坦进行讲座时,遇到一位非常排斥他的学生,称他是“谋杀犯”,正是凭借这种沟通方式,在二十分钟后,这位学生邀请他到自己家享用斋月餐。
无论是关于孩子的学习,还是行为习惯,甚至性格的培养,都离不开父母良好的沟通方式,甚至夫妻之间,与他人之间的沟通,也需要避免贴标签的方式。做好以上四点,就能解决沟通问题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
你在亲子沟通中遇到过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期待你的留言互动
(图片来自pixabay)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