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读到她这句话时,光阴已远逝,早已过了出名趁早的年华,只有望洋兴叹,这一叹,不仅叹过了早出名,还叹过了少壮学。
是的,还有一句经典名言被华丽丽的叹过的,是“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其实,也不是不努力,是没有条件去努力,一是没天份,二是没实力。
比如,诗词歌赋,比如,琴棋书画。
说到琴,就要忍不住好奇:巜红楼梦》的后半部里,曹先生到㡳会不会写黛玉弹琴?如果写,他又会怎么写?前八十回里,只有怎么作诗,未写如何抚琴。
一好奇曹先生会怎么写弹琴,就要忍不住吐槽续书里竟然写宝玉看不懂琴谱,竟不知道林妹妹会弹琴且琴艺高超。
唉,贾宝玉作为一个翰墨诗书之家的公子哥儿,从小条件那么好,诗词歌赋玩儿得倍儿溜,怎么会不识琴谱。琴棋书画是贵族公子小姐的基本功啊,宝黛从小在一起长大,怎么会不知道对方的琴技。你看第二十三回明明有写他们会在一起弹琴:“闲言少叙。且说宝玉自进花园以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倒也十分快乐。”
只能说曹先生挖的坑太多,高先生一不小心就掉坑里去了。想象中曹先生写宝黛弹琴,潇湘妃子在桃林里桃树下抚一曲《㳘水》,怡红公子击节相和,微风过处,四目交汇中,火花噼里啪啦,空中落英翻飞,如电影慢镜头,清丽绵长,
啊,美哉,美哉。
嗯,是的,是共读西厢的桥段。我有限的想象力,限制在曹先生无限的文字里。没办法逃出大观园去高山流水,就在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见证知音。
古琴老师给我们看她的汉服。我怂恿她穿上汉服带上琴去桃树下弹,我说:“你坐在树下,衣袂飘飘,我们帮你摇树,下一场花瓣雨”。想起都美。
哦,是了,我曾经没有条件成为一个琴棋书画的才女,而今年华渐老,却又努力的想要去了解那些一直仰望的高雅,附庸一下风雅。
说大了说大了,哈哈,不过找种方式打发一下闲暇,想培养一种爱好,多一种人生体验。
小闺蜜适时帮我报了一个零基础的启蒙班体验课,我兴致勃勃的想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却发现,张爱玲的那句经典名言应改成:学习要趁早。
一下午,就三个指法,勾、抹、挑,我练得手指都僵了,还没找到感觉,还没练到位。再看老师那灵巧的双手在琴弦上抚过来拔过去,一串串音符就象精灵一样飞舞起来,那样悦耳,那样美妙,让我的景仰,犹如那滔滔江水奔流不息。
然后自叹:谨告小儿女,学习须趁早呀。
谁的纤纤手,轻抚七弦琴?
我深深的知道,那绝对不是我,绝对不是现在的我,不知会是何时的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