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我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记忆中只记得村里人都管他叫“小铁锤儿”或者“雷公嘴儿”。
这俩绰号是怎么来的?我也不知道。发挥想象的话,该是从他“上宽下窄的脸,又生得尖嘴猴腮”的长相而来的吧。
瞧你这一说两不知的,怎么讲他的故事呢?不碍事。咱就从他家的生活琐事说起。
小铁锤儿,在家排行老二。上面一个姐姐,下面一个妹妹。他的父亲死的早,兄弟姐妹三个,就跟着母亲相依为命。
可想而知,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半大不小的孩子,日子过的自然清苦。
后来,小铁锤儿的姐姐结了婚。他的母亲也在她丈夫同宗兄弟的撮合下,带着两个小的嫁给了同村一个死了妻子多年的退休男人。
说是两个孩子都带过来。而实际上,平日里只有上初中的小女儿跟着母亲,在退休男人这边住。小铁锤儿,一个人还在家里住着。
这个退休男人,自己有一儿一女。说实话,他的儿女并不同意父亲再婚。他们觉着,父亲的退休工资,一个人过日子绰绰有余。何况,年龄一天比一天大,何必老了老了还要给自己弄几个累赘呢?
可这个父亲觉得,自己为了俩孩子已经孤苦了大半辈子了,如今俩孩子都安排好了,自己也退休了,也该有点儿自己的生活了。
说来也是,他妻子在儿子两岁多就去世了,那时女儿也就四五岁。他的几个姐姐怕两个孩子受屈,一直没让弟弟续房。现在,正好有个机会,几个姐姐也没阻拦。俩孩子也没再坚持。
小铁锤儿,一个人在家里住着。母亲看着不好受,就想着给儿子成个家立个业。可这样的家庭,这样的长相,哪个女孩儿愿意嫁给他呢?
正当母亲为儿子的婚事一筹莫展的时候,赶巧有个媒人主动找上门儿来,给小铁锤儿说亲。她提出的条件是,见面后双方没意见的话,男方要给女方父母五千块钱的彩礼钱,再外加五百块答谢媒人。
小铁锤儿的母亲,面露难色,只好找退休男人商量。退休男人也是个实诚人儿,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媒人也没食言,转天儿带了女孩儿过来相亲。其实,哪是什么相亲呀,说白了就是直接卖人。
女孩儿是个外地人,老家太穷,过来投奔亲戚。亲戚看她也到了适婚的年龄,就想着托个当地的媒人,使点儿钱,给她介绍个对象嫁了算了。
有这等的好事,媒人是绝对不会往外推的。而且,还保证能成。至于,女方的细底儿,媒人才懒得管呢。
就这样,小铁锤儿的婚事有了着落,一家人都跟着高兴。媒人拿到钱后,很快替他们选好了一个结婚的日子。
在退休男人的提议下,结婚那天在他这边办。他想让他们两边的人借此机会再聚聚。
大婚那天,人多热闹。小铁锤儿姥姥一边的舅舅妗子姨儿姨夫,奶奶一边的叔伯婶娘,继父一边的兄弟姐妹。还有,街坊邻居和说的上的乡亲们。
小铁锤儿高兴,多喝了几杯。等夜半他送走闹洞房的几个年轻人,重新回到婚房,想与新婚妻子洞房花烛夜的时候,却发现新媳妇儿不见了。
喝的烂醉如泥的他,开始在屋里屋外嚷嚷着找媳妇儿。母亲和继父听见后,跑过来看时也呆住了。
新婚之夜,新媳妇儿会去哪呢?母亲想着,急得几间屋子乱串。
后来,他想到了自己的二弟。莫非是他把外甥媳妇带走了?
酒醒的差不多的小铁锤儿,连夜跟着母亲去了同村儿的姥姥家。姥姥说,他自去了小铁锤儿家压根儿就没回来。
就这样,小铁锤儿的婚事,糊里糊涂地以一场闹剧收场了。第二天,他重新回到自己原来的家,又单独一个人过起了生活。
一年后,小铁锤儿的二舅带着外甥媳妇和一个七个月大的男孩儿回来了。老母亲骂他畜生,姐弟们也都指责他。可见他们生米已煮成熟饭了,除了成全又没别的办法。
然而,没几天,小铁锤儿的二舅就把这个外甥媳妇儿,连同自己的孩子,卖给了附近村儿的一个大男人。
这时候,村里人才传开了,小铁锤儿的这个二舅这些年在外面是靠卖自己的女人和孩子过生活的。据说,这个已经是他卖的第三个媳妇儿和孩子了。
洞房花烛夜,二舅带走了他的媳妇儿2018.12.17.01:1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