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试选人的时候,要注意这样几个概念:工作经历,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绩效。
这五个概念区分清楚了,才能正确的选人。
工作经历:很多人都只是有工作经历,就是经历了什么。这类人在写简历和做自我介绍的时候,都是这样的讲自己在哪里,做过什么。而不会发掘工作背后的内容。
工作经验:工作经验是基于实践后的反思与体验。显然,经验的前提是有经历,有实践,但是有了经历,是否就可以成为经验呢?显然不是,如果一个人只是盲目的做事,而不去思考,不去提升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你依然没有获得经验与洞见。经验并不依赖于经历的长短,经验更需要的是你工作后的反思。
所以在面试的时候,要有意识的问他对工作的体会和感受,其实质就是看他是否有深刻的思考与感知,是否将自己的工作经历演化升级到了经验层面。
工作能力:工作能力是做好这件事的技能,知识储备,相关工具的熟练程度,资源等。就是能否胜任这个工作岗位。
工作态度:工作态度是是否积极主动,富有责任心,分享,团队意识,协助意识,这是性格层面的东西,一旦养成,很难改变。
工作绩效:工作绩效就是最终的结果。很多外贸业务员或者速卖通亚马逊的运营讲,之前做过什么,但是就是没有业绩和绩效。
那么,这些概念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呢?
工作态度是基础,是必要条件,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基础。
工作经历是经验形成的基础,重点是看工作经验而不是工作经历,工作经验的长短而不是工作经历的长短。
工作能力是在工作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是在实践中形成的。
工作绩效是在前面几项基础上形成的。
工作绩效=工作态度*工作能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21634/fcff3f2ce37cfc61.png)
态度,简单的说就是“想干”,是养成的性格,想干的最高境界就是“自己灰飞烟灭都要干”。
能力,简单 的说就是“能干”,是后天习得的技能,包括做成这件事的知识储备,是否有多年的经验,是否有相关的资源等。能干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对手干到灰飞烟灭”。
一个人的态度,比如是否是一个积极的人,是很难改变的,改变态度的难度要大于改变能力。
态度决定一切,对于企业老板来说,要雇佣态度好的人,培养他们的能力。
根据能力与态度四象限法则,我们可以分为四种情形:
![](https://img.haomeiwen.com/i121634/75e1a1e8deebc649.png)
第一,态度好,能力强的员工。这种人要破格使用,但也要看这种人的增长潜能。要给出超出他期待的破格条件,留住这样的人才。
第二,态度好,能力弱的员工。这种人要培养。这种员工是价值被低估的潜力股。企业老板要请他们上车,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培训,实战的练习,施展的机会,他们就有可能成为公司真正的骨干。
第三,态度差,能力强的员工。这种人要限制使用。这样的员工不能放在核心的管理岗位上,对他要有明确的考核指标,更多的监督机制。
第四,态度差,能力差的员工。这种人坚决不用。这样人进来会一粒老鼠屎搞坏一锅汤,劣币驱逐良币,招聘这样的人,就是饮鸩止渴。
人才招进来后,就要通过绩效来验证。验证的结果又有四种:
第一种,很努力,绩效好。这样的人是适合做销售的人才。
第二种,很努力,绩效差。这样的人要培养,是可塑之才,出业绩是迟早的事情。
第三种,不努力,绩效好。这样的人如果抛出机遇性因素,那么是属于天才。要谨慎使用,因为对于销售岗位来说,没有不通过努力就可以轻松出业绩的事情。
第四种,不努力,绩效差。这样的人,通过实际验证,不适合做销售岗。建议转行。做其他的安逸的工作。不适合做挑战性,激情满满的销售工作。
![](https://img.haomeiwen.com/i121634/cde60cd8322b40ef.png)
总之,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与事,美女的头,鱼的身体,或者鱼的头,美女的身体,你选哪一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