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师陶园

作者: 东方一任 | 来源:发表于2024-09-19 05:53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谈到淮阴师范学院,不得不说师陶园,这处坐落在交通路校区西北角的传统园林显得别有格调。每天穿过师陶园去田径场晨练,对她的感情非同一般。而对于很多在校大学生而言,这里是早晚放声朗读的好地方。

先来解读一下“师”字。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范专业是我校的传统王牌专业。一代代名师在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一批批优秀校友将先进的教育思想传播到全国各地。据学校校友会统计,学校为淮安、宿迁、连云港等地基础教育系统培养了60%的中小学教师、70%的中小学校长、80%的特级教师、90%的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

再说第二个字“陶”字。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杰出的教育家,我校的育人理念也深受其影响。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观点在今天依然不过时。这里有一尊陶行知半身塑像,深邃的目光注视着莘莘学子,底座毛泽东题字“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熠熠生辉。

几十年前栽的银杏树连年硕果累累,退休的老教授们坐在碑廊下聊天,碑廊壁上书写着陶行知的醒世名言,一群灰喜鹊在园中中鸣叫撒欢。

最后来谈谈“园”字。师陶园是淮阴师范学院校园里的“园中园”,也是交通路校区很有魅力的景点。如果将师陶园比作一位女子,那必定是一位秀外慧中、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江淮才女。她既具有苏式园林的婉约精致,又具有高等学府的深厚底蕴与人文内涵。

我们在园内看风景,看风景的人透过围栏看我们。走在园中,我们便是亭台曲桥间流动的一景。置身于水波荡漾旁的求真亭,恩师周本淳先生的题字让师陶园增色不少,听潺潺流水,踱步在蜿蜒曲折的廊桥上,看微风拂过垂柳,回想之前出现在钱仓水教授文章中的白杨树,因为盛产杨絮而被砍伐,如今只剩下硕大的根部,裸露在空气中,像胡杨林一样死后千年不枯。一呼一吸之间,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气质得到提升。

师陶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景,仿佛在随时等待毕业学子的归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祝世宁校友说:“淮阴师范学院是一个读书学习的好地方!母校教给我们的知识和技能、赋予我们的抱负和情怀,终将继续指引我们昂首阔步迈向未来。”

我们咬文嚼字,品读“师陶园”,不仅为了总结师陶园的新气象,更是为了坚守师之魂、追慕陶之风、品味园之韵,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

著名作家迟子建的一段话,深得我心:“我热爱世俗生活,安然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平淡,朴素,但不潦草。如果因为写作就活得潦草,那是傻瓜。写小说是蛮有情调的事,如果一个作家的生活过得无滋无味,那么写出来的东西也必然是乏味的。”一个不爱生活的人,如何能写出好的作品。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淮师杰出校友徐则臣在长篇小说《夜火车》写到师陶园,是否是对当年大学生活的一种怀念,还是对师陶园的一种致敬呢。

相关文章

  • 遇见你是我最大的幸运

    感谢自己进入了淮师校园,被它春日的美景吸引,被淮师学子刻苦学习打动,淮师,谢谢你,遇见你是我最大的幸运。

  • 秋韵,淮师

    夜色逐渐被薄雾笼罩,裹挟着整个淮师。 这该是运动前夜的淮师,一个欲待重装起航而积蓄力量的淮师。 路旁,草叶在灯火的...

  • 陶师

    野有陶,取而覆之 抟泥成形,刻兮雕兮。 野有陶,塑而染之 丹墨青笔,云兮龙兮。 野有陶,聚火成之 其如汝言,如生栩栩。

  • 师陶

    行知先生后死 笃信理念乏人 旗号口头常挂 精神举国难寻 组建师陶学会 贩卖评定先进 岂止二三小钱 进账滚滚真金

  • 师陶

    熟读陶诗三十年, 春秋寒暑不须闲。 人言先哲多潇洒, 我说渊明生计艰。 流水悠悠堪久远, 凡尘事事实熬煎。 愿君师...

  • 祝愿淮师

    一粒鸟声将黎明唤醒 绿茵操场号声嘹亮 镜月湖畔行人三三两两 崇文楼里书声琅琅 栉风沐雨六十载 周年校庆终到来 我亲...

  • 淮师之秋

    当丹桂树迎着瑟瑟秋风,沙沙作响,送来阵阵清香时;当嫩绿的草尖伴着泠泠秋雨,摇摇晃晃,染上微黄的颜色时;当我悄悄裹紧...

  • 淮师美景

  • 关于淮师

    感谢张瑜露露等学长学姐整理 ---------关于淮师大家庭--------- 1.三大主教学楼教A教B体育学院大...

  • 淮师美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淮师师陶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nn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