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人物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余华《活着》:好是好,但好得太普通

余华《活着》:好是好,但好得太普通

作者: 燕麦文话 | 来源:发表于2017-09-11 00:04 被阅读1957次
    余华《活着》:好是好,但好得太普通

    余华的《活着》大概有12万字,对我来说,读起来不算长。小说以一个农村老人口述自己身世的形式,写了福贵,家珍,有庆,凤霞,二喜等人物的一辈子,时空跨过民国延续至今,写了三代人的命运。文章混杂着丑恶与美善,但总的来说,还是在呈现一种简单的美好,对幸福的追求是全书人物活着的唯一愿望。作者想要说的幸福可能比他写下来的要更复杂,但是,从文章中读到的幸福观还是显得更物质性。所有的人物虽然形象各异,但整体感觉还是统一的,苦难深重,贫贱出身,渴望吃饱穿暖,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就是最幸福了。当然,作者在这里可能更想讨论的不仅仅是幸福观,他还要揭示的是中国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内人们的苦难,他要指向的矛头不是现代人的幸福观,而是要由此发起一些关于社会性的论题。诸如,社会历史带给人们生活的悲剧等等。

    读完全文,我掩卷反思:文章要跟读者讨论“活着”这个话题,作者的观点似乎从末尾福贵的身上得到宣扬:简简单单活着就是最幸福的。但是,文章里的人物不够精彩,且处于同一个层次,缺乏变化,作者用这样一篇文章仅仅说了一个很普通的论点,我觉得有些遗憾,说实话,这本书好是好,但好得太普通了,没有好到令人震撼,就像读完贾平凹的《高兴》带给我的感觉一个样,有些“不过如此”的感叹。或许是我的期望过高,抑或作家文字后面所思考的远远超越于他的表述?不过我想更大的可能是我本人的理解力所限。唉,这个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人都有着各种的遗憾,尤其是语言贫乏的苦恼。

    作者刻意不做议论,也摒弃大部分描写,着力用最俭朴的话语述说故事,使整篇文章看起来就像是老人一个人的叙述,但我却觉得作者有一点处理不够好,他把“我”给忽略了。我是这篇文章的整理者,也是老人唯一的倾听者。老人为什么会给我说这些呢?虽然文中略略介绍了几句:

    “福贵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喜欢回想过去,喜欢讲述自己,似乎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一次一次地重度此生了。他的讲述像鸟爪抓住树枝那样紧紧抓住我。”

    “我遇到了福贵,他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从来没有过一个人像他那样对我全盘托出,只要我想知道的,他都愿意展示。”

    福贵是一个特别与众不同的老人,很有传奇的意味,福贵与我的相遇交待得过于简单,以至读者总搁着一个问号:我是到民间收集歌谣来的,而我和福贵何以交谈了这么一大篇故事,却从没有其他交谈内容呢?故事始终由福贵独白,我在倾听的过程中,难道自始至终就没有过任何感触吗?总觉得文章中“我”的分量显得过于轻薄了些,而且,文章的结尾也戛然结束于福贵的述说,但文章的开头却很清楚地强调:这是“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听到的故事。文章第一节两处强调此时与彼时“相差十年”,使读者很清晰地树立起一种时空感,但是,文章之后却再也没有提到十年后的“我”回忆此段故事的感触,就连结尾也与现代的“我”没有任何联系。读完后,我不禁想问,作者反复强调这是个十年前的故事,究竟有何意义呢?这个年轻人“我”的出现仅仅是老人的一个报幕员吗?那何不干脆就让老人自述更好?

    后来,我试着设想:如果以老人独白的口吻来说话,那老人一般会以回忆的方式开始,全文的基调就会显得很低沉,老人那种乐观淡定,一切看淡,单单热爱生命的情调就比较难传达给读者了。而且,文章最初是以老人跟牛谈话开始的,老人一出场就定位为幽默可爱的小老头,透过他的乐观,从平淡的叙述中体验老人的饱经沧桑和巨大的苦痛,更加反衬出文章的主旨,这一点无疑是作者这样布局的主要目的。

    《活着》就写了活着,单单写了活着。这是读过之后我的最深感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c68718771a1c:我同意你的一些观点,这部作品在叙事和人物描写上比较简单,震撼也就少一些。故事取自那个充满苦难的年代,却并不为描写那个年代,我的感触是人为了活着,能承受的远比自己想象的多。
      • DaisyFoo:我看完这本书唯一的感觉就是老一辈人真的不容易,我听过爷爷奶奶们讲他们那一代辛苦,听爸爸妈妈讲,他们小时候有一块大白兔奶糖就很开心,而我,嗯 我知道你们那年代不容易,现在生活来之不易,但是我听他们说真的没什么感触。看了《活着》之后,就感觉余华把那个年代完完整整的让我看到,了解,现实,把那时的社会写透了,就像献血那部分为了县长妻子献血致死,呵呵,要现在怎么可能有这种事,可这就是那时候的现状啊!余华的现实主义太现实了,他真的通过富贵让我认识了曾经的日子。(个人感想而已😀)
      • 神的孩子都在尬舞:刚下载简书,打开第一篇文章哈哈。还没看《活着》,等我看完手里的毛姆再去看。但是刚看了《卖血记》,跟你感觉一样,好,但也不过如此,最喜欢许三观用嘴做菜那一段,感觉那才是那本书最精彩一面。然而我认为最好的书应该带给人思考,这本书这方面并不多,至少我是这样。😶
      • c4b18ab05a6b:有这么大反响就是因为它的普遍和现实。那个时代是千篇一律的苦难生活。
      • 执雪:有些书读完是有点不过如此的感觉
      • IvyWang522:我看的是电视版的,当看到有庆献血被抽死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跟着好难过,《活着》真的是一部很触动人心的作品
      • 吴以辉2000:作为一个第三方记叙者的“我”,为什么要大量出现呢?难道不怕喧宾夺主吗? 你都知道作者尽量不发议论,尽量少描写,任何一个高超的写作者,都会倾向于这么干。你觉得这是不足,你喜欢一个作者没事就跳出来,喋喋不休发表议论。这会扰乱读者的思绪,让读者不胜其烦。 成熟的作者,都会让人物自己出来说话,他们是有生命的个体,作者不会横加干预他们的思想、语言和行为。 《活着》篇幅虽短,但足以给人长久的震撼。 你不要只读文字,要读到文字之外的东西。
      • 哲珠:没看书,看过张艺谋的电影《活着》
      • 关手:多读几遍,再来说话。
      • 流浪的云2JS:不人云亦云就说明是在认真读书,至于思考的差异因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产生,深浅不一无可厚非,重要的是有能力去思考,同一本书每个人的解读都不一样,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嘛!只要自己能阅读受益匪浅就足够了!
      • 辉无争:女神啊,哈哈
      • 清澈的北风:只写自己真实的感受,支持!:whale::whale:
      • 苏宇城:您是一位懂反思,有主见的好读者。不知道您有没有看过,余华写这部作品的序言,或者是他的分享之类的视频。余华在介绍的时候说过,写这部作品时的心境。当时,他一度写不下去。就因为用了第一人称,也就是故事开头的“我”。你说为什么余华会把“我”给忽略了。其实,我觉得不然。余华只不过把镜头视角从“我”,进入到福贵的“我”里面。主要还是反映老人的故事,有关福贵自己的故事。至于您在文中提及的十年,我也有注意到。这可能与他写作时的心境有很大关系,亦或是为后续的故事开展铺垫。故事的发展线包括语言,平淡是真的。但这种平淡却很有力量。它比让我眼前一亮,更为感动。朴实圆滑感,这也是我的观点和看法吧。一本书,如果能把一个观点铺开,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幽涧青苔: @詹汉城 赞同
        燕麦文话:@詹汉城 我昨晚在发布这篇文章时,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关于“十年”,关于“我”这个人物的处理这些问题,我觉得作者似乎有更深的意义,只是我还没完全想清楚,而且似乎要弄清楚的话,还得找找资料。感谢您的认真阅读和建议。:blush::blush:
      • 文文心儿:“就坐在那里,什么也不用做,呼吸就好,只享受活着的快乐!”——我当时看完这书就想出去静静坐着,闭上眼睛晒会太阳
        燕麦文话:@文文心儿 是啊,有时候人只想生活简化到最简单的状态。:blush::blush:
      • 笙笙小公举:电影比书好。书细节不够,显得人死的都太刻意了。
        言诩: @笙笙小公举 我认为你说反了,电影改了两处特别关键的地方。电影中被领导日理万机疲惫不堪撞倒墙压死的男孩,在余华其他随笔里说原型是他的哥哥。而小说里男孩的死法是被拉去给领导老婆献血,活活抽死的。你还能说电影拍的比书好?还有村干部那个极具象征意义的角色,给改得面目全非。这些改动的动机,令人作呕。
        夜雨潇潇落秋凉: @笙笙小公举 不是太刻意了,是一种书本的细节脑补不够,转而用影像更加直观
        燕麦文话:@笙笙小公举 猜也是。

      本文标题:余华《活着》:好是好,但好得太普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hx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