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经读完几本“以信为书”的书籍,真的非常喜欢这种书籍,如近期看的《解忧杂货店》《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查令十字街84号》……
虽然每本书的性质不同,讲述的故事与语言风格相差万里,但是它们都是用写信的手法叙述故事。因此我想推荐这些书籍,让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这些书籍的趣味,了解人物的鲜明性格与其散发的光彩,让我们在书中感受到这种温情与快乐。
一般信件是简短的,读起来也是容易理解的,没有生涩难懂的意味,可能信本就是一个比较口语化、语言平朴自然的载体吧;而且信件集结成书本身是一件特别的事情,特殊的形式,容易引起好奇,有引人入胜之感。
同时,对于“以信为书”的喜爱更是来自一种情怀。用笔写信抒意逐渐消亡,因为这种方式再也回不来,我们就会去怀念,甚至觉得它珍贵。
因而在书中读信提供一种欣赏的机会,我们就能够去回味这份美好。由此以信贯穿全文,阐述故事与意义,这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1
《解忧杂货店》中的解忧信贯穿时空,忽视繁琐的时间顺序。由信件串联起每个有关联的人物故事,每份丢到牛奶箱、等待浪矢爷爷回信的实物不仅只是一封信件,而且是一种担忧与矛盾。
这些信件的主人公内心饱受选择的煎熬,他们把浪矢杂货店当作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其实他们也不敢完全确定是否会收到有益答案,只是秉承着试一试的心态,希望有人能解惑,免除内心的矛盾。
我听过一句话:在犹豫要不要放弃时,就不要放弃,因为你要是真的不想再坚持就不会犹豫,犹豫就是舍不得。其实这些主人公们就是存在着这份常人都会有的矛盾心理,他们早已有答案,只是想要有人肯定他们心中的答案罢了。
而对于回信者——杂货店的主人浪矢爷爷,认真对待每份来信,对待孩子的嬉笑来信都是尊重认真的,对待陌生人的忧愁来信都是信任并真心回信。
从这些信中,读着他们的琐碎故事,我能感受到这种平凡的温暖,纵使时光变迁,这份陌生的羁绊与慰藉是不变的。
2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之前已经写过,那时是看完电影,喜欢书信化为的独白,故事带有淡淡的忧伤,让人慢慢转入更为寂静的状态,虽然故事极短,但是文字有种静谧的力量。同时书信的语言真的很美很美,读起来很舒服。
3
对《查令十字街84号》的喜爱来自电影,终于如愿读了原著,这是美国的贫穷剧作家海莲·汉芙与英国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经理弗兰克·德尔的来信集。
海莲爱书,看见广告遂给英国的这家陌生书店写信索书,一来二去,她与书店的工作人员成了亲密的朋友。海莲的来信洋洋洒洒,性格直爽自由,热情大方,每逢节日寄给书店人员食物,而书店人员对她也是极为真诚友善的,弗兰克尽心尽力为海莲找她所需的绝版书。
多次被邀去英国,却因资金短缺,直到弗兰克去世还未见上一面。他们的书信来往贯穿二十年,更隔海洋,这些书信是他们平静流淌着的生活的独白,是他们相互了解的来源。
他们的情义经过时间的打磨,显得更为动人,这些平常的书信也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意义,这是价值千金的情感载体。
4
木心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这种慢、这种朴素、这种精致使我们的生活另有一番意味。
也许即将逝去的东西才值得怀恋,所以我们怀恋这种写信的生活,在我们这一代是无法触碰信件的,更准确地说我们接触信件的机会太少,很少嗅到这种油墨香,所以在书中我们可以好好感受一番信件的魅力,字词的真实与恳切,回想那个时代的书信生活,那种缓慢流淌的舒适感。
见字如面,以信为书(书籍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