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婚姻育儿
没有界限的母爱,将是子女一生最艰难的抗争。

没有界限的母爱,将是子女一生最艰难的抗争。

作者: 小馬姐 | 来源:发表于2017-09-29 08:28 被阅读75次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很有感触的一本书《爱,不释手》。

    这本书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琳·斯蒂格·斯特朗的一部小说,关于母女情感关系,更确切的说是关于母爱的故事。

    玛雅在自己的女儿埃莉8岁时候一起去海边玩,女儿埃莉险些被淹死,这给玛雅造成了很大的创伤,她暗地里发誓在人生以后的漫长岁月里再也不会放手,任埃莉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可什么事都是物极必反,玛雅21岁毕业于哈佛大学最好的学院,目前是一位大学教授,自己的老公斯蒂芬也是大学教授,而且做得一手好菜。两个人聊论文、谈哲学,时不时说说人生和死亡,玛雅觉得自己简直找到了灵魂伴侣,在生育一女一儿(女儿比儿子大两岁)后,更是觉得自己的家庭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家庭,而自己事业成功、家庭美满,活成了自己觉得最完美的样子。

    她原以为自己的成功会渗透到自己的子女人生中,可一双子女不停地用稚嫩的人生提醒她自己是多么的失败和糟糕。

    女儿埃莉过了12岁后,变得越来越叛逆,她逃学、晚归、留宿在外、说谎、跟男人厮混、吸毒、嗑药,仿佛堕落地足够彻底,才可以满意。

    她喜欢上了这种用自我放纵来折磨母亲的方式,她喜欢看着自己彻夜不归而母亲无数次打进电话却被挂断后的头像,喜欢母亲面对自己的束手无策。

    而12岁之前的埃莉还是玛雅满意的那种样子:乖巧、懂事、爱读书,可当她发现一旦自己读书而母亲又有时间和自己相处时,母亲便会趁机塑造自己、教育自己,仿佛自己在她的教育下也可以过上跟她一样的人生。

    这是太多出现亲子关系问题的家庭的通病,母亲过多地管教孩子,导致孩子出现叛逆。所谓叛逆,不过是孩子不能顺着自己的意愿,才叫反叛、忤逆。

    如果孩子顺从自己的想法,像连线木偶一样,就是“听话”的孩子了。

    可大人的人生一定是自己的孩子想要走的吗?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不在乎,更不愿意倾听。如果有时间,我们恨不得将自己以为的成功人生复制给孩子一份。

    埃莉不想成为母亲的战利品,炫耀品,她渴望着自己充满确定性的生活被撕开、击碎,这样她就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自己去处理的了。

    她想要自己人生的掌控权。

    于是她把自己的人生折腾地母亲无法收拾。

    对于这个让自己失望透的女儿,玛雅采取了“眼不见心不烦”的处理办法,送到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安妮身边。

    安妮是玛雅刚毕业教高一时的学生,因为安妮跟自己一样缺少母亲、孤僻、不合群,而成为好朋友。安妮青春期也很叛逆,甚至接受过系统的心理治疗,现在家庭和睦,有一个儿子杰克。

    玛雅将埃莉送到安妮身边,让她去帮忙照顾五岁的杰克。一方面出于对安妮的信任,觉得安妮会比自己更懂埃莉,寄希望于安妮帮助埃莉找回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对于自己责任的逃避。她眼看着自己失去对于女儿的掌控,已经变得无法可说,她希望暂时甩开这个包袱,自己也好透透气,也让埃莉换个环境,躲开她那不堪的生活圈子。

    可是玛雅终究是自私的,她告诉安妮所有关于埃莉的事情,唯独隐瞒了埃莉吸毒、正戒毒中这件事。

    20岁的埃莉也希望自己变回母亲希望的样子,努力让杰克接纳自己,努力融入安妮、安妮儿子杰克和安妮丈夫杰夫的生活,让自己成为可信任的人。

    在努力下,杰克完全接纳了她。

    可这个还没有完全戒毒的少女仍旧渴望生活的刺激,她在安妮下班前明目张胆跟杰夫上床,更是在嗑药后带杰克去游泳,导致杰克溺水身亡。

    看到杰克死亡时,我这个刚当妈妈的人愤怒地把书扔一边。联想到网上看到的国外妈妈托邻居未成年人照顾自己孩子,导致孩子被虐、被扔洗衣机的新闻。我觉得人生没有比照顾好自己的孩子更重要的事。而在这件事上,任何人都不能轻信。

    最后安妮原谅了埃莉,这点我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要原谅?埃莉是成年人,她的任务就是看好杰克。难道这是玛雅或埃莉的道歉可以弥补的吗?

    以上是本书主要的内容。还有几个没有重墨但很值得聊的事:

    1: 玛雅的儿子:玛雅与儿子本的关系也同样糟糕透顶。本好不容易上了一个不入流的大学,却中途想退学。

    我们从本这个让玛雅失望的决定可以推测出,她不仅横冲直撞到埃莉生活的间隙。本也有同样的遭遇。本对埃莉说“咱们家只有你可以随心所欲”,所以他并不快乐,而且深刻感受到母亲倾斜给姐姐的关注和爱。

    而他压抑自己不去放纵的原因,正是与姐姐相提并论时,自己的顺从是唯一值得夸的优点。在19岁的本打算退学时,玛雅并没有想过去了解本在学校的人际关系、性格、内心需要,而是跟我们大多数母亲想的一样“他还是个孩子,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如果不取得大学文凭,连个服务员的工作都找不到。”

    而当斯蒂芬说给本一点时间,让他自己考虑下时,玛雅抓狂了,她觉得自己应该是儿子的指南针,怕他的人生像埃莉一样让自己无能为力。这样让孩子窒息的母爱是给予,还是索取呢?

    2:玛雅的成长经历:我很想说:没有获得过爱的人,从来就不知道如何给予。因为她不知道爱是什么东西,她不曾拥有,又谈何给予呢?玛雅的母亲文中没有提到,只提到了大学毕业时,父亲醉醺醺来参加自己的毕业典礼。而父亲死亡时,自己也不在身边。在玛雅与安妮的聊天中,她提到“我们都是没有妈妈的人”。

    所以,玛雅应该没有感受过多少母爱。正是因为玛雅的原生家庭亲情淡薄,所以她才会想要给孩子慢慢的爱。她的父母不爱自己,她便努力为爱成名。

    她无法原谅自己的父母,更做不到将自己的过往接纳到现在的生活中。自己的父母给予自己的都是不堪的过往记忆,而这在玛雅看来是自己完美生活的污点,她不想成为父母那样的人,可悲的是她成为了另外一个极端,用自以为是的爱填满孩子。

    这样的母爱并不伟大。

    3:玛雅的外遇:玛雅与自己的学生查尔斯有过外遇。这个发生在埃莉照顾的杰克死亡后。而玛雅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的模样成长的,她上进、好学、聪明、好事业、好老公、一对儿女。

    她多年一直压抑自己想要多缰的灵魂。

    她把自己蜷缩成一个刺猬,回避着叫爱的这种东西。而女儿出事、儿子退学、与老公关系变坏后,她学习给自己的生活刺激感。小说用出轨来暗示玛雅打开自己,这或许是想表明玛雅想更进一步了解埃莉做出的举动吧。

    4:文章写法:本书采用两条时间线来书写——2013年冬天事发之后玛雅的生活和2011年夏天事发之前埃莉的生活。

    虽然这种倒叙+插叙的写法很考验读者的逻辑性,阅读起来有些费力。

    但其实很有讲究:2013年冬天本提出退学后玛雅和斯蒂芬的态度跟此前对埃莉的有很大转变,这时经过埃莉的事情,他们对于教育方法产生了反思和争执,虽然玛雅一直没承认自己在育儿上的问题,但她对儿子、对学生、对生活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

    我想作者的用意是想体现出玛雅在女儿出事前后的心理变化,而这样时间和空间上错综交叉的叙事可以更强烈地表现这份令人窒息的母爱的因果和效应。

    我们都成长在生儿育女的路上,这条路承载着爱与被爱,身为父母,我们要做的不是用爱注满孩子的人生,而是清楚自己爱孩子的方式、出发点和动机。

    如果你想要孩子快乐、幸福,你就应该在母子之间建立信任之道和界限,包括给予孩子私人空间。

    在孩子的人生上,你没有任何特权。

    不要过多干涉他人的人生。孩子也是他人,请不要混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魅力春天:中国这样的母亲也不少,儿女都结婚了,还跟着搅合。
        小馬姐: @魅力春天 是啊。很多父母并不晓得自己在孩子人生中的身份,她们觉得孩子是自己的造物,掌控权应该都属于自己。
      • 雅诗baby:讚!
        小馬姐: @淇淘 谢谢支持!

      本文标题:没有界限的母爱,将是子女一生最艰难的抗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vb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