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时光碎片哲思
在欧洲巧遇3个女大学生,兼谈东西方教育

在欧洲巧遇3个女大学生,兼谈东西方教育

作者: 道形图 | 来源:发表于2017-03-02 19:26 被阅读1812次
拍摄于意大利

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他非常喜欢读书,我也喜欢思考一些哲理和人生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经常交流一些读书的心得和思考的问题。

今天上午,我的这位朋友在微信上给我推荐了一篇文章,我看后非常有感触,同时非常认同该文的观点。在阅读这篇文章的同时,我联想到了很多,其中包括我2013年5月去欧洲时的一点经历,想想可能可以作为此文的一点鲜活的例证。

先简要看看朋友推荐的这篇文章的大体内容和要表明的问题如下:

剖析中国人的弱点,不得不服这本书

2017-03-02 腾讯文化评:最近有一本书成为各大媒体讨论的热点——《巨婴国》。在这本书中,心理学家武志红提出:大多数中国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巨婴的全能自恋心理,而此心理即集体主义和愚孝的深层心理机制,这样的心理机制下,催生了中国好人、控制狂、被迫害妄想等一系列当下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这样的国家,是巨婴国。

台湾孙隆基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一书中,很早就提出过:中国人的压缩型人格。中国人的每一代都不是盛开的花朵,每一代在被上一代抹杀个性后,又去抹杀下一代,将这种平均化的个性,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做到“跟大家一样”。

武志红的观点只不过是更偏激,将这种压缩型人格简化为“巨婴”心理。武志红在书中也说自己最佩服的就是台湾学者孙隆基以及他写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一书中有过深刻的剖析,如下: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以保持和谐为最高目的。因此,中国人很重礼,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双方面都不要斤斤计较自己的利益,互相让步,利益算得太清楚,就必然会引起争执。中国文化将“抗争”非法化,公然“逐利”也是没有合法性的。

西方文化下产生的人格,则认为人必须去为自己谋取合法利益,而且必须为了获得且保障自己的合法利益作斗争。唯有如此,强固的“自我”疆界才能建立起来。自然,自己如此做,也尊重别人如此做的权利。一切必须讲究法权关系——什么是自己份内的,什么是别人分内的,都划分得清清楚楚。

中国人这种“和为贵”的态度,给人一种容易相处的感觉,但是也造成“自我弱化”,漠视自己的权益,结果往往是欺压者更嚣张,容忍者被欺负得更惨。

在家庭伦理上,《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一书也进行了中西对比,对国人的传统家庭关系提出了批评:

在代际关系上,西方人的代际关系是强调“断裂”的,每一代在成长了以后,都完全地建立了自己。为了让自己的独立人格出现,还必须在成长过程中,将上一代对自己性格的塑造逐渐铲除,以便让“自我”浮现。他们教养子女的方式,就是为了让下一代成为独立的、完整的“个人”而设计的。这样每一代都能让自己的潜能完全盛开,有自己这一代的新风貌。

至于中国人对代际矛盾的处理,则是要求下一代完全向上一代投降,并且认为只有做到完全认同的地步,才称作是“孝”。结果,每一代都不是盛开的花朵,都无法开辟新天地。

人对权威的第一反应,是从家庭中发生的,因为家庭是人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人在长大以后,对社会权威所抱持的态度,往往是对家庭权威反应的延续。

而我们的家庭教育强调“孝顺”“听话”“乖”,以爱之名控制孩子,使孩子逐渐丧失独立思考以及选择能力。

一个被弱化了的“个人”,在面对“心理形势”比自己占上风的人时,总会觉得有一股比自己强大的外力将自己带动。因此,就身不由己地向对方打躬、赔笑,而且,还往往有去迎合对方的倾向。


看完以上内容,我突然联想起2013年5月我和妻子去看望在意大利留学的儿子时遇到的和儿子年龄差不多的女大学生的情景,似乎和上文有某些联系。

1、

在从瑞士到意大利的高速列车上,我们遇到一个美国的女大学生,她和她的父亲前往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旅游。我们到意大利的米兰下车,她和我的妻子坐在一起,就坐在我的对面,我和她的父亲坐在一起。

女孩和我都拿着单反相机,都喜欢摄影,于是我们就一起聊了起来。女孩18岁,在美国的波士顿上大学,利用一个假期和她的父亲一起来欧洲旅游,她的父亲是美国波士顿一所大学的教授。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3个多小时,已经到了午饭时间,由于我们很快就要下车和儿子团聚了,所以等待下车后和儿子一起吃饭。他们父女俩还有2个小时的车程。

就在这时,一个服务员推着餐车来到我们的面前,这时看到女孩的父亲自己从餐车上选择了自己要吃的点心和咖啡,然后付了钱,自己吃了起来。那个女孩也没有说任何话,自己选择了要吃的食品和饮料,然后付了钱,独自吃了起来。

我们先到了站,和他们道别后下了车,和儿子团聚了。我和妻子还没有忘记和谈论高铁上的那一对父女买午餐的情景。

当时那父女俩各自买吃的,坐得那么近,却各自顾自己,彼此间连看一看对方都没有,更没有问问对方饿不饿,要吃点什么东西。这对于我们来说怎么也感觉有点特别,儿子说,西方人和这里的人都相当的独立,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2、

我和妻子两个人,坐火车从佛罗伦萨到锡耶纳。碰巧和一个在国内即将毕业的到意大利一家中国公司来实习的中国女大学生坐在了一起,她年龄22岁。

看到她独自一个人,身材又非常的弱小,于是就问她:你一个人独自在外不害怕吗?她说,她的父母也是这么担心她,当时来意大利公司实习时,和家长作了激烈的抗争才同意的。

她说,在意大利一般还是比较安全的,她几乎都是一个人利用休息的时间游遍了意大利,感觉自己的收获非常大,感觉自己以前在父母的呵护下虽然很安逸,但是自己感觉好像没有长大。

3、

在从意大利回国时,我和妻子在法国巴黎转机,在等待登机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一个在英国留学,独自一人在巴黎转机,恰好要转的飞机和我们是同一个航班的小姑娘。我们坐在一起闲聊了起来,女孩刚刚18岁,是独自一人从老家沈阳到英国留学的。

我们问她有认识的同学在一起吗?她说没有认识的,她所在的那所英国大学里连中国学生都非常的少。

我们问她,一个人害怕吗?她的父母放心吗?

她说自己一点都不害怕,她的父母当然非常的担心。

我问她:你的父母没有来英国看你吗?像我们一样,我们就是到意大利,看看儿子学习的环境是怎么样的,顺便来个自由行。

她说,她的父母虽然年龄和我们差不多,可是她的父母不会英语,完全自己来英国她很担心。看来女孩已经知道为自己的父母担心了。


在看了朋友推荐的上文,和我遇到的3个女大学生的小故事,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想,我仅仅从自己的观点来浅表的谈一谈:

1、世界各国的文化不能简单地用优和劣来比较。

2、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劣根性,其实全世界的人性都是相通的。

3、世界是多元而又多样化的。

4、从“五.四”运动时鲁迅写的《狂人日记》到刚才说的武志红写的《巨婴国》,似乎不用尖酸刻薄的极端语言,就不能刺激和唤醒“愚昧麻木的国人”。请问:国人真的麻木吗?

5、从张艺谋的《红高粱》到莫言的《丰乳肥臀》,似乎越能反映”国人的粗、野、土”就越能获得老外的青睐,获得国际大奖。

6、产生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2000多年的封建集权统治,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束缚和弊端、有地理环境和闭关锁国造成的长期孤立独行等等。

7、我们在面对问题时,不应当一味地怨天尤人,我们每个人都要为我们的历史欠账付费,为自己、家人和国家的未来负有责任,不要把自己当成局外人。

8、我们的文化根基完全可以支撑起中国的未来。

9、我们每一个人的基因都浸透着我们5000年的文化所凝炼成的灵气,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可以充满自信。

10、我们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有多学多做,每个人做好自己手头的事,过好自己当下的生活,少一点怨恨,多一点宽容,一定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相关文章

  • 在欧洲巧遇3个女大学生,兼谈东西方教育

    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他非常喜欢读书,我也喜欢思考一些哲理和人生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经常交流一些读书的心得和思考的...

  • 山东省首届教育科研高级研修班第二天(2)

    寻找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 ——兼谈教育课题规划书撰写 曾庆伟教授 ...

  • 职业蛙抢先制定职前教育行业标准

    ,在由芥末堆主办的GET2017教育科技大会职业教育论坛上,大学生职前教育机构职业蛙CareerFrog创始人兼董...

  • 浅析东西方管理文化

    导读: 1、东方管理文化特点 2、西方管理文化特点 3、东西方管理文化应用 为什么谈东西方管理文化,不说东西方管理...

  • 股票的力量

    四百多年前在亚洲廉价的香料胡椒在欧洲却贵如黄金,因而为了胡椒,欧洲人远涉重洋,打开了东西方贸易的大门,让17...

  • 女大学生谈孤独

    文/小芯芯 我们都需要孤独,寂寞和孤独是两码事。 我们常常会听到“在大学,孤独是常态”这样一句话,但是这样的观点是...

  • 确认过眼神,却是别人家的

    今天写一个生活小片段(大学生活) R (女)和S (女)是同学兼好朋友,这天下晚自习,回到宿舍门口,进门时,正好碰...

  • 想写点什么留给有缘人,关于“成道”。

    这篇文章想谈的很多,尤其关于儒释道以及西哲,印度哲学,还有东西方宗教或者教育。 但是围绕的主题是我个人的真实经历以...

  • 中国教育评价改革与国际教育评价发展趋势

    中国教育评价改革与国际教育评价发展趋势 ——兼谈国内教育评价改革经验 在教育评价改革的意义和价值上有这么一句关键的...

  • 教育视频集

    东西方教育制度、现状与外语教学之差异比较分析 闫春梅 东西方教育制度、现状与外语教学之差异比较分析 教育创新理论 ...

网友评论

  • 职场妈妈郭锵锵::eyes:写的真好
    道形图:@锵锵说 谢谢欣赏和支持
  • 素食者的野性:很多时候,我們不问自己想要什么!反而在意别人认为我們是什么,好与坏,人云亦云、、、、
    道形图:@素食者的野性 你说的太好了
  • 心静茶味香:不一样的你,不一样的文章,不一样的思路!
    道形图:@心静茶味香 共同学习
  • dca6f1c59d2a:《巨婴国》现在在《大众日报》第十版《读书》栏目连载。
    道形图:@zhqhrc 有一定的影响
  • dca6f1c59d2a:这是要火的感觉。
    道形图:@zhqhrc 说明大家都非常关心国家的未来
  • 5b6ebc72a7f6:和家庭有关吧,从小爹妈就不管,也更多的能理解体谅父母。隔壁家妹妹现在还是妈宝。看个人~
    道形图:@不要叫我青哥 谢谢欣赏和理解
  • 你的温暖屋: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区别很大,我们在农村,父母基本上不管我们以后做什么,有份能养家糊口的工作就心满意足了。
    你的温暖屋: @下午咖啡 谢谢
    道形图:@梺翝 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可以改变自己,我们都需要努力,但是我们不一定成功,我们可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 xxn113:客观,辩证,理性,好文!世界是多元的,文化是多样的,人性却是相通的,所以彼此理解与尊重是可能的。谢谢推荐好书!
    道形图:@xxn113 非常感谢欣赏,我们共同学习。
  • 齐鲁二亩地:值得学习借鉴,加快东西方文化融合,振兴中华!
    道形图:@齐鲁二亩地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伯纳乌大王:很多人现在都是不一样的,但最重要的是自信。
    道形图:@伯纳乌大王 非常对
  • 化身成蝶:我也喜欢最后10句,要有自信
    道形图:@化身成蝶 谢谢欣赏和支持!
  • 古木夕阳:一切的根源在于利益,感觉作者看到的也只是表象
    道形图:@古木夕阳 说的非常正确,利益和人类自私的基因,谢谢欣赏。
  • 昧狂:最后几句很好。原本我看开头以为楼楼也要跟了风
    道形图:@昧狂 谢谢鼓励,你的话让我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昧狂: @下午咖啡 我明白所有的事都不能一概而论。也真的赞同你(*/ω\*)加油
    道形图:@昧狂 谢谢欣赏,说明你理解了我。再次感谢,同时我也更加坚定了我观点。
  • 4cfdf3112ce8:父母总是会老去,自己也应该学会去面对😂文化方式不同而已
    道形图:@挑食的瘦子 说的对
  • 我_你的影子:感觉被毁了
  • 阿渔渔:以爱之名,深有感触。
    道形图:@江远黛 谢谢欣赏
  • 唸菲:很触动
    道形图:@唸菲 有感而发,谢谢欣赏!
  • dca6f1c59d2a:东方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发展过程中会有历史的烙印,也会有阶级性的色彩。旧社会的父子君臣关系无不如此。
    道形图:@zhqhrc 深刻

本文标题:在欧洲巧遇3个女大学生,兼谈东西方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bh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