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伯来书》写作的对象是犹太基督徒,所以整卷书信里,充满了旧约的内容,那么对我们今天的基督徒有什么帮助呢?如果我们足够熟悉旧约,我们就知道帮助有多大,让我们明白旧约如何过渡到新约,旧约的选民如何成为新约的圣徒,更让我们看见了天父上帝在人类历史中掌权。
“我们既然有一位已经升入高天尊荣的大祭司,就是 神的儿子耶稣,便当持定所承认的道。”(《希伯来书》 4:14 )这里有个概念“大祭司”,需要我们来了解。
旧约里,让我们看见摩西在西奈山上,在烈火中,上帝把十诫颁布下来,亲自用指头将十诫写在法版上,十诫意味着律法颁布,这对以色列人影响是巨大的,从此,他们要守这诫命,按照这诫命来生活,后来犹太律法师根据这十诫,解释出来,形成犹太律法613条,这也成为犹太人的法律。
罪人总是会犯罪的,上帝的选民也不例外,那么犯罪后怎么办呢?在旧约里,上帝给的办法是赎罪,赎罪如何赎呢?作为罪人是无法到上帝面前的,那怎么办?上帝选出亚伦及后裔作为祭司,可以代替犯罪的犹太人到上帝面前赎罪,亚伦及后裔被称为利未人,就是在圣殿里服侍上帝,代百姓赎罪的祭司。在旧约《利未记》《申命记》两卷书,非常详细地阐明了这些内容。而作为犹太人,他们千百年来一直按着祖先的遗传这样做的。但现在要改变了,因为主耶稣来了,祂成为了人与上帝之间的中保,或称为代赎者、代祷者。在接下来,五章至八章作者就在阐述,为什么耶稣是新约的大祭司。

作者描述到,在旧约里,上帝选召出亚伦一族利未人成为“奉派替人办理属上帝的事,为要献上利未和赎罪祭。”这是犹太人知道的,犹太人还知道有一位大祭司比亚伦成为大祭司还早,是在祖先亚伯拉罕的时候,他叫麦基洗德,亚伯拉罕曾向麦基洗德献祭,这位早于亚伦的大祭司,预表的耶稣,作为麦基洗德的耶稣一直在旧约里,隐隐约约地出现。“这麦基洗德就是撒冷王,又是至高 神的祭司,本是长远为祭司的。他当亚伯拉罕杀败诸王回来的时候,就迎接他,给他祝福。……他无父,无母,无族谱,无生之始,无命之终,乃是与 神的儿子相似。”(《希伯来书》7—1:3)所以,耶稣如今不是照着亚伦一族成为上帝的祭司,而是照着麦基洗德的次序。亚伦成为祭司是因着律法颁布出来,成为祭司的,亚伦作为大祭司也在律法之下,而麦基洗德却不是,因为先祖亚伯拉罕的时候,上帝还没颁布律法,所以麦基洗德作为大祭司不在律法之下。在旧约里,耶稣基督一直在,只是“影子”,是被掩藏的,而今祂不再是“影子”,被完全展示出来,祂的本体出现了。“从前百姓在利未人祭司职任以下受律法,倘若藉这职任能得完全,又何用另外兴起一位祭司,照麦基洗德的等次,不照亚伦的等次呢?祭司的职任既已更改,律法也必须更改。”(《希伯来书》7:11)

如此,律法也要变化了,因为律法是让人知罪,并不能解决罪的问题,从前犹太人通过每年献祭来暂时处理罪的问题,而今,这位大祭司来了,就用新的办法——更美之约。“他成为祭司,并不是照属肉体的条例,乃是照无穷(原文是不能毁坏)之生命的大能。因为有给他作见证的说:‘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希伯来书》7:16—17)耶稣是天父上帝起誓立下了的永远的祭司,“既是起誓立的,耶稣就作了更美之约的中保。”(《希伯来书》)如此,“凡靠他进到上帝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为他长远活着,替他们祈求。”(《希伯来书》7:25)作者进一步阐释,“像这样圣洁、无邪恶、无玷污、远离罪人、高过诸天的大祭司,原来是与我们合宜的。”(《希伯来书》7:26)为什么呢?旧约亚伦一族的利未人,他们本来也是罪人,他们还要一次一次为自己的罪献祭,然后才能为百姓的罪献祭,并且这赎罪祭每年都要献。而现在耶稣来了,“因为他只一次将自己献上,就把这事成全了。”(《希伯来书》7:27)
主耶稣在十字架上一次献上就永远献上了,祂既是大祭司也是祭物。这是天父上帝创立世界之前的计划与奥秘,而今藉着主耶稣显明出来。“如今耶稣所得的职任是更美的,正如他作更美之约的中保;这约原是凭更美之应许立的。”(《希伯来书》 8:6 )作者在这里用更美之应许,更美之约是跟犹太人持守的旧约相比,有前约才有后约,才会有对比,有对比才会有“更美”的结论。
作者有深厚的旧约功底,一面引用旧约分解,一面跟更美之约对比,进入第八章,引用了长段的《耶利米书》、《历代志下》里的内容,得出结论:“既说新约,就以前约为旧了;但那渐旧渐衰的,就必快归无有了。”(《希伯来书》8:13)

(注: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