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和播客上都被种草了这本书,因此对这本书的预期很高,但是和我预期的真的完全不一样。
01 故事梗概:
本书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丈夫去世葬礼,从一个听安排的母亲变成有自己想法的女性。第二部分是回忆以前的自己,婚姻如何让一个有梦想的女孩变成一个被合谋埋掉自己梦想的女人。第三部分是带着女仆搬到远离儿女的地方过完剩下的日子,她终于可以清净自由的过日子。
02 比较喜欢的部分:
1:描写很真实。比如丈夫去世的女主短暂的作为家庭的至高地位,有点讽刺。儿女把女主当作负担一样在讨论怎么安排,在她要求搬走的时候,他们的反应一方面感觉很意外,因为母亲一直是一个听从安排的人,自己的提议被否决的不快。而另一方面有感觉是个解脱,比较现在的母亲是个“负担”。并不是想指责这些儿女,这就是真实的人性啊。
没人会料到,往日如此举足轻重、至高无上的父亲,一朝驾鹤西去,竟让母亲成了家里最重要的人物。然而,她的如此地位也只能维持三四天;但在这短暂的三四天里,她的至高地位是无人可以撼动的
2:写出了婚姻对女性的一步步蚕食
而书中就是婚后没有自我的女性,生活跟着丈夫和孩子的日程安排走,而她也终于在丈夫的葬礼之后,提出了要搬走的要求。有点可悲的同时又有点欣喜。可悲的是如果丈夫依然健在,她应该还是延续之前的生活,可喜的是勇敢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然后行动起来亲自去看想租的房子。婚姻对女性的蚕食既是女性的无奈也是男性的默许。婚后的她有提过想法,却在丈夫的沉默中消逝,因为他的梦想更重要。
哎,她心想,女人何必为了婚姻如此兴师动众呢!但转念一想,又有谁能怪罪她们呢,毕竟回想起来,婚姻是女人这辈子唯一一件需要大张声势操办的事情。尽管旁观者反倒比当事人更为激动,但却也无妨。女人这一生,不就是为了这些吗?从呱呱坠地,到穿衣打扮(甚至浓妆艳抹),再到接受教育——如果像这样教者有意、学者无心的过程也可被称为教育的话——再到被守护、被隐瞒、被暗示、被束缚,被压抑,所有这些,难道不就是为了在某时某刻,嫁做人妇、侍奉夫君吗?
03 不喜欢的部分:
1:独居后的她并未试着重拾梦想
总以为她经历了那么多的时光,在独居的时候应该会重拾之前的梦想,结果并没有,就感觉有点无病呻吟。或许这本书只是点出女性的苦难,并没有什么实质的行动。毕竟她也不用为生活奔忙,身边还有女仆打理她的生活,有点像老年回忆青春的疼痛文学。
2:安排了暗恋她的低调富翁
这就是我最最不喜欢的地方,有什么意义?为了再一次检测一下她是不是为了拥有自我拒绝他?更搞笑的是,在富豪去世后把财产都交给她处理,意在考验她是否捍卫自我。为什么还要被考验?总感觉怪怪的。
04 写在最后:
这本书的介绍是女性的自我觉醒,写给所有女性的人生课。这真的是夸大了,难道这本书是想我们看写出来的女性苦难,抱头痛哭,还是学习不需要有自理能力的女主,在晚年感叹自己的人生?这就是开头我说的没到我的预期。这就是我看完此书的所有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