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蜀汉分舵第8期训练营
苏波毅+杨守平班+第三周第三次作业+20170607

苏波毅+杨守平班+第三周第三次作业+20170607

作者: Scott苏波毅 | 来源:发表于2017-06-08 12:09 被阅读22次

三阶段 片段3 《非暴力沟通》P27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时观察。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做任何评论。它只是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同时,非暴力沟通不鼓励绝对化的评论,而主张评论要基于特定事件和环境中的观察。语义学家温德尔·约翰逊(Wendell Johnson)认为,用静态的语言捕捉变动不居的现实,会造成很多困扰。他讲到:“我们的语言年代久远,但先天不足,是一种有缺陷的工具。它反映了万物有灵论的思想,让我们谈论稳定性和持久性,谈论相似之处、常态和种类,谈论神奇的转变、迅速的痊愈、简单的问题以及终极的解决办法。然而,我们的世界包含着无穷无尽的过程、变化、差别、层面、功能、关系、问题以及复杂性。静态的语言与动态的世界并不匹配,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之一。

                                                  区分观察与评论

    在一下表格中,我举例说明如何区分观察与评论。

I·知识重塑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或者说准确的陈述事实,并且不加评论。评论会让人感到是在批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区分观察和评论我们要做到一下6点:

1.使用的语言应对你的评论负责,即先陈述事实再发表观点。

2.不推测他人的思想、情感或愿望。使用“我_______,我不认为______.”的句式。

3.不把预测当作事实。如,你经常不规律吃饭,就会的胃病。应该这样说:“如果你经常不规律吃饭,我担心你的胃会出问题。”

4.有依据的描述事实。如:“你上周有三个晚上没有回家吃饭。”而评论的表达方式则是,你怎么老是不回家吃饭。

5.评论他人能力时,不要把你的评论当成事实。

6.正确的使用形容词和副词。如,玛丽很调皮。我们尝试这样说:“玛丽的行为使得我无法安静的看书。”

A1联系过往.我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去评论身边的亲人或朋友,并且是带有个人情感和推测的。昨天去陪孩子滑冰,看到孩子没有认真的滑冰而是时不时的跑出来跟弟弟说话,打闹。我看到了就走过去,把女儿叫过来,我说,小米,你要不是好好滑冰,不滑了就走。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说话方式不对,立即更正说:“我注意在过去的10分钟里,你有三次离开滑冰场到休息区去和弟弟玩耍,我很担心你这样会影响到你滑冰的时间,因为我们的约定是8点30分回家,现在到8点30分还有8分钟的时间。”说完后孩子马上就回去认真的学习滑冰了。

A2拆为己用

观察一词在中文里是一个动词,其实为了更好的沟通我们做到清楚地陈述事实和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就对了。今天我在与他人沟通的时候会这样说,从而避免评论。

1.我注意到这一周你有四天在八点之后到达幼儿园了,我感到有点担心,担心你会错过老师分享的精彩故事内容。你想想怎样才能在8点前到达幼儿园呢? 没学习之前我会这样说:“你怎么老是迟到?快点,快点,电梯来了。”

2.你今天出门的时候把钥匙留在了桌子上。之前会这样说:“你怎么这么马虎,丢三落四的,我要是不在家你怎么进门?”

3.昨天那场球赛我观察到一个细节,在距离球门10码处的那脚射门,7号队员没有把球射进去。我们经常会这样说:“这球都踢不进去,脚长来干嘛用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去你的Flag:拆解到位,便于深刻理解,
    案例贴近生活,很容易引起共鸣,学习效果明显
  • 杨守平:苹果:
    1.选段有HOW,并运用自己的经验,将知识的使用边界进行了界定。
    2.拆书的各项要求,均达到。
    洋葱:
  • 王瀚玥:先陈述事实,再发表观点,学习了!
  • Scott苏波毅:苹果:选段有how,知识重塑清晰,联系到了过往沟通的案例并有了改正
    洋葱:感觉这个选段的how不是那么清晰,没有具体的步骤,拆为己用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写步骤,才写的案例。不知是否合格?

本文标题:苏波毅+杨守平班+第三周第三次作业+2017060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na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