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突围》作者蔡垒磊,一站式知识平台蚂蚁私塾创始人。
第五章没人真正为你好:重新认识关系
人和人之间,需要一点界限
行善有时是作恶
“施”与“受”是在双方都愿意的情况下进行。如果行善不经过对方同意的话,结果很尴尬,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别人身上,虽然你的意愿是建立在善意上。学会尊重对方。
划出自己的领地
人与人之间相处要划定界限,给自己划清界限,不要触碰到别人的警戒区。
尊重他人的界限
通常对自己的界限和对他人的界限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占便宜型人格: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2、老好人型人格:对人和气、不要人缘好,通常被别人当成长期情绪垃圾桶和保姆,长久以来,自己很痛苦,别人也不把你当回事。
3、共享型人格:常见于好兄弟或无心机的七大姑、八大姨,他们通常会非常热心地帮助你,但同时也很容易踩过界,入侵你的私人空间。
4、独立型人格:不以爱或关心的名义踩到对方的界内,在共同区域内相互交流合作。给别人建议,但从不干预对方的决定,会请求或接受别人帮助,但帮助别人从不过度牺牲自己。
独立型人格的交往界限是刚刚好,独立负责。
父母伟大,但没有那么伟大
父母总是为子女好?
父母最初对子女的抚养关爱是处于天性,而非伟大。在子女形成独立能力以后,父母对子女的照顾也许是比如迫于道德压力,周围人都这样,我不得不这样;比如攀比心作崇,谁的孩子牛谁就更牛;比如父母在长期抚养中形成了“默认价值观”,那就是“抚养孩子天经地义”“我的一切都是孩子的”;
比如父母在子女身上付出过多,以至于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形成了巨大的沉没成本。此时所谓的“爱”,已经转变成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于是一旦跟孩子的关系断开,等于一二十年的时间都白白浪费了。此时“戒断反应”会非常强烈,滋生了潜在的道德绑架可能。再比如养儿是为了防老,“我现在这么做,是给我的未来买一份保险”……
亲子“天性”并不天然
所谓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是什么?很遗憾,世俗认知中的亲情是虚构的,真实存在的只是父母与自己那么多年付出的心血、精力、劳动之间的情感。如果父亲与子女从母亲怀孕开始就素未谋面,几十年后相认,他们之间是根本没有亲情的。
如果父母希望跟孩子之间能够长时间地保持一个互相有感情的友好状态,那么就得多提供孩子为父母做事的场景。不要以为这是压榨孩子,其实一味对孩子好才是真正的自私,因为对孩子好是使父母心情愉悦的本意,符合本意的当然是自私,但我们的教育却常常把这种自私扯成无私,实在是荒谬之极。
恋爱和婚姻,是基于利益的模糊博弈
恋爱如何保鲜
恋爱的目的就是求偶。
除了原始吸引力和心理吸引外,要注重社会吸引力,可能只有社会吸引力可以通过自我提升而增加,要保持恋爱吸引力就要不停提升自己在社会上的吸引力,才能达到恋爱保鲜。
婚姻双方的博弈
婚姻是一场具有约束力的契约。世间任何情感的产生,都源于利益,爱是其中的一种情感,当然也一样。责任有强制和非强制之分,我们经常会混淆法律层面的强制责任与道德层面的非强制责任。所以本质上,履行或者不履行婚姻责任都是一种基于自身利益的选择行为。
亲戚并不意味着更亲密
亲戚和亲密的关系
族的概念和亲戚类似,都是为了生存而聚集起来的团体,团体成员之间互相协作、互相帮助、互相信任,共同面对困难、抵御外敌。
然而,时代总是在进步,世界永远是向着更高效、更易连接、更细分工的方向发展的。
当“亲戚关系”的额外价值逐渐淡去,谈亲戚必亲密的说法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渐渐失去存续的基础。
不见走亲,只剩访友
将“走亲”并入“访友”并非只是某一个群体的做法,而是未来的主流。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慢慢朝着这个方向走。当我们结识陌生人的成本越来越低,信任成本越来越低,与人协作越来越便捷、越来越不受地域限制的时候,我们会倾向于哪一种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你是在社交吗?你可能在瞎忙活
社交内核
当我们看不清社交关系的内核时,就容易事倍功半,导致瞎忙活。看上去天天在外面应酬,却没有多少产出。
找准自己的社交定位
每次出去社交,先分清楚,这趟出门是去干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究竟成本和收益关系如何,是否有必要。
不要再瞎忙活了,社交并没有错,前提得有效。
可以选的话,先付出
我们在对等社交中不仅要主动付出,而且要狠狠付出,让更多的人多多受益,先于你受益,那么很多时候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好运降临。
知恩图报?知恩就得马上报
不及时回报,恩情就会大大折扣。请知恩及时报。
齐帆齐写作自媒体课第五期
齐悦梦想大型社群第33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