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老李最近遇到了一个难题。在校读研的女儿小静马上毕业,正面临着找工作还是继续读博的两难选择,家人也都犯了愁。
因为是优异的在校生,小静升学读博并没有太多的阻碍,这是一个进修的好机会。问题在于一旦读博,三年的时光让未来变得不可预期。
小静是家里的独生女,爸爸妈妈把她当成掌上明珠,所有好吃好吃都尽量满足她的要求。好在她是家里的乖乖女,知道给长辈争气,自己也是积极向上的人。
她本科在一个不起眼的大学,因为对自我要求高,考研时着实拼了一把,我见过她给人清新风的笔记,本子上写满了考题,文字工整,字也很漂亮,一看就是个爱学习会学习的人。
可以说,学习是改变一个人前途最便捷的途径。因为她的勤奋努力,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考取了一所211大学。学校里,她是老师得意的门生,老师一再鼓励她继续考博。
按说家里条件不错,供养她上学没有问题,可是眼看孩子很快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女孩太晚嫁人,太晚生孩子,老大不小是个问题。这让老李思前想后,又怕耽误孩子的前途,又觉得女孩子还是安稳一些好。
博士学历看上去像到手的香饽饽,可是摸起来烫手,让人不敢接。
小静虽然年轻漂亮,在校就不乏有男孩追她,她也谈过一两个朋友,可因为地域的关系或者其它的原因,没多久就散了。
在学校谈恋爱对于未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多人到一毕业,因为暂时或长时间的异地分离,感情就渐渐淡化了。更何况,女生读博年龄不占优势,读完博等到毕业再结婚,在小城市的人看来肯定是大龄剩女了。
这样一来,老李就想,孩子回家里找个安安稳稳的工作,家里人安排着相亲,过上舒适的生活不算大问题,何必再要苦苦奋斗三年,为将来不确定的生活而忧虑。
不过话说回来,孩子在外地能有更大的发展,学校本身实力也很强,将来找个好工作没问题,回到家乡也好就业。只是年龄耽搁不起,女孩也没有太多的主意,大人权衡再三,觉得还是回家找份好工作比啥都强。
有时候人生的命运不能自己做主,很可能别人一拍板,这事就定了。而人的一辈子,也正是因为不同的选择有了不同的生活境遇。
如果在一个城市长久生活,基本上会习惯于这个城市的生活节奏和模式。而且女人成家有了孩子,很可能一辈子就是属于这座城市。
如果换做我,以现在较为成熟的心态,选择读博还是就业,还是要考虑大时代的背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生能有几回搏,活出精彩的人生,是一定要比常人牺牲一些东西的。
而且选择读博并不意味着放弃了恋爱结婚的资格。做任何事都是在为将来赋能,前期的积累成就了你现在的人生。
有了孩子的女性,更多是家庭和事业的平衡。所以趁着年轻拼一拼,还是可以的。别等到养家糊口,才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知道挣钱也是需要一本的。绝大多数毕业985和毕业一般普通院校的学生,在一出校门就开启了不同的人生,招聘单位会把学历看成选人的重要因素。
读书的机会不抓取,等到上班才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后悔上学的年纪不多学点知识。人越是缺少条件,越是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这时候学习起来,确实比上学用心勤奋多了。可是当初有那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不知道利用呢?
对于学习,把握住一切机会,才能看到更高层次的人生。
当然,人各有志,无论如何选择哪条道路,都需要心情的释然。无论做什么选择,都要多倾听内心的声音。
人的一生,面临着很多的抉择。有舍才有得,我们不可能总是达到满意。然而重要的是人不论在什么环境,都不要放弃自己的成长。
正如《向前一步》的作者谢丽尔•桑德伯格所说,“女人的价值不是看她做到了什么职位,赚了多少钱,生了多少孩子,而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是否拥有了充实丰盈的人生。她应该不受内在或外在的干扰,并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无论这些选择是当总统还是做一名全职主妇,都值得尊敬和欣赏。”
关于小静的人生抉择,大家有什么好的看法,欢迎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