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算法,沟通算理

作者: 张松利 | 来源:发表于2019-04-23 19:12 被阅读81次

计算题重在算理的讲解,算理如果理解的透彻,学生在计算时就不容易出错。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本质是相同数位对齐,其外显的特点是小数点对齐,如果学生不理解小数点对齐的内涵,计算时就极易出错。

一、抓住典型算法,重点剖析

在让孩子们试做6.45+4.28时,大部分孩子是直接列竖式,由于这两个小数,整数和小数部分的位数都相同,很多孩子极易列出正确的竖式,但并不一定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只有一个孩子是这样做的: 先用6+4=10,再用0.45+0.29=0.74,最后用10+0.74=10.74。于是我让孩子们先分析她的做法:为什么可以这样做?计算0.45+0.29时是怎样算的?绝大部分孩子认为0.45+0.29也是应用列竖式的方法,先算出结果。但也有孩子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先把0.45元看做45分,0.29元看作29分,再把计算结果74分转化成0.74元。我引导他们按照这种思路的话,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6.45元变成645分?如果这样做,该怎么对位?明确:在转化成整数加法时,相同数位对齐,其实就是把元、角、分对齐。如果把它迁移到今天的小数加法,元、角、分对齐,其实就是把6和4对齐,4和2对齐,5和9对齐。计算完成后,为了让他们更深入的理解算理,我继续追问:为什么6.45的6只能和4.29的4对齐,而不能对其它的数字?孩子们说,因为只有6和4代表的是元。那如果这道题不是元角分的情境,6还是和4对齐吗?有前面的做铺垫,孩子们很快发现,如果不是这样的情境,仍然要拿6和4对齐,因为它们代表的意义相同,都是几个一,其他数字也一样,只有代表相同意思的数字,才能对齐计算。这时,孩子们对算理的理解已经非常成熟,语言表达呼之欲出,我没有急于让她们用语言表达,而是让他们继续探索。

二、感悟反思,提炼算法

计算完减法后,我让孩子们自己思考,在计算这两道题,有哪些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

经过不断补充,孩子们把算法表述的非常完整:计算时小数点要对齐,从末位加(减)起,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要注意计算的准确度,计算结果末尾有0时,横式上要去掉0,算完以后不能忘记点小数点。

三、比较异同,沟通联系

在反思时,有的孩子提出小数点要对齐,有的孩子提出相同数位要对齐。我让他们思考这两者有什么不同?通过分析,孩子们发现,其实这两句话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

那么,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通过比较,孩子们发现,只是在数的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而算理是完全相同的。

通过这样的学习,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用转化、迁移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还学会了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相关文章

  • 提炼算法,沟通算理

    计算题重在算理的讲解,算理如果理解的透彻,学生在计算时就不容易出错。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本质是相同数位对齐,其外显的特...

  • 2022-04-14

    计算教学的要求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方法合理。而算理的理解则是重中之重,当学生理解了算理,才能对算法进行正确操作,...

  • 算理与算法

    早上何立泵老师在小飞鱼教师执教《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太多的一年级课总会面临一个相似的问题——在学生都会算的情况下,...

  • 03-21,算理、算法与思维

    算理、算法与思维 说到计算课的教学,我会这样说:计算教学时,要明白算理,掌握算法,并发展孩子的思维。相信很多的老师...

  • 小数除法单元教学思考

    小数除法的单元核心目标是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其实关于计算课,其核心目标都是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但我们从来都没有去思...

  • 关于算法与算理

    什么是算理? 算理就是计算过程中的道理,是指计算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解决“为什么这样算”,这样算的道理是什么。算理一...

  • 151204-Algorithm算法

    1-算法/算則法(Algorithm)爲一個計算的具體步驟,常用於計算、數據處理和自動推理;算法是一個表示爲有限長...

  • 关键词:算法结构化

    目前看了三十多道的算法题,以及提炼出基本的算法工具了。只要对一道题进行很好的拆解,每个部分使用能解决问题的算...

  • 2020.11.17《整数除以分数》讲课反思

    本节课比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难理解一些,要讲清楚为什么是乘分数的倒数,再强化算法。 算理:找1米里面有几个1/5,再...

  • 计算教学关注算理,注重算法

    11月12日,小学数学赛课进行中…… 第一节:来自崆峒区寨河区回族乡中心小学 一、旧知链接 从口算到除数是一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提炼算法,沟通算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pb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