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91339/8d87ddfaa8a4966b.jpg)
有同行留言让我写写工作的事,不是我不想写,着实是能力所限,怕误导了大家。不过既然应承了,就说说我在码农路上的一些经历和想法。
需求固然重要,但技术才是进阶的必要条件
如果把程序员进阶比喻成打怪升级的过程,那么只要你在这条路上就会有打不完的怪。其中最烦人的当属来自产品经理、项目经理源源不断的、乱七八糟的需求。
刚毕业时我的工作并不是软件开发,而是数据支持。美其名曰大数据工程师,其实也就是给产品、运营提数据、做报表、出分析报告、“描”用户画像。
每天被各种需求整得烦不胜烦,就那么几个方法,翻来覆去的套,丝毫感觉不到能力的进步。忙的团团转,却毫无成就感。
后来团队要做个查询平台,需要用到一项新技术,虽然有些怯,但还是自告奋勇参加了。过程虽苦,各种不会不懂,纠结了两个月才有点眉目。一路磕磕绊绊、心力交瘁,唯一的收获就是学了门新技术。
后来换地盘找工作,全凭这点新技术和学习过程才赢得了面试主管的肯定。
需求是工作中不得不做的事情,完不成就没有绩效,但时刻保持学习精神,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才能不断进阶从而达到想要的高度。
闷头码代码的是码农,抬头看世界才是优质程序员
我们研发小组有好几个前辈,都是顶尖公司挖过来的大牛,技术都没得说,厉害非常。唯一不同的是生活状态。
坐在我后方是我们项目细分,特别懂生活,桌面整洁,小书架上的书按照大小款式码的整整齐齐,旁边小鱼缸的鱼儿精神抖擞的游来游去,电脑前的绿植也是分外鲜活。
位置在我旁边的是入职带我的师傅,不修边幅、桌面凌乱、一坐就是一整天话也没几句,我时常在心里YY这样的生活有啥意思(要是被他看到我这样说他就惨了)。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我师傅这样的才是公司想要的员工,升职加薪肯定是分分钟的事情。但是情况却恰恰相反,两位前辈资历差不多,前一个已经是细分了(不写代码只把控整体架构),我师傅依旧是埋头跟需求的码农。
不是每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都会成为有前景的大牛,比如我(哈哈)。但是热爱生活的人想法、好奇心、热情都比不注重生活品质的人多一些,而这些特点恰恰能助有心之人更快更好的取得成功。
看似无用的知识,也许是升职的敲门砖
前两天聚餐跟海龟同事聊天,他说程序员是门槛最低的职业,不像律师、医生这些必须是科班出身,写代码这事只要想学,报个班就能入行。
毕业前实习的公司有个了不得的大牛,大学是学微生物的,毕业后才开始转行写程序,三年时间变成了团队的骨干员工。所以说,程序员这行并没有什么专业限制。
一个门槛低,人人都能做的行业,竞争激烈自然是常态,前不久某为裁员的风波不就深深伤了广大兢兢业业程序员的心。
与其大骂公司势力,不如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前不久公司组织大调整,升职最快的不是资历最老、年纪最大、技术最牛逼的那个,而是情商高,下能安抚员工、上能搞定领导的那位。
作为一名端着技术饭碗的程序员,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空闲时间少打打游戏多看看书。提高效率的、提高沟通能力的、增长见识远见的都可以涉猎涉猎。技多不压身,有时候还真能让你脱颖而出。
写代码在质不在量,写了几万行也许还不如他人的几千行
跟我一起入职的同事有个是海归,他研发能力虽不是一流,但代码风格很好,详细的英文注释与java源码无异,逻辑清楚、结构明确,看起来也省时省力。
而另一位同事,写代码速度很快,但从来不标注释,关键部分也没有说明,需求做了很多,沉淀却很少。事后有人请教他以前的代码,他自己也记不得了。
写代码不是掰玉米,写过就丢,是很难沉淀下东西的。养成良好的代码风格、多想多记录比埋头苦写要有用的多。
最后,程序员只是个工作称呼,生活中你还应该是你。工作认真不懈怠、生活丰富不将就才能成就更好的大牛人生。
我是lemon青柠檬,90后女程序员,感谢阅读,你的红心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网友评论
向你学习~
正好休息一段时间,反思一下,再学点知识,沉淀沉淀~祝我好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