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看自己,和别人看自己,总是有些不一样。
站的角度不一样,看待的视角自然不同。关键,有一层距离,而这层距离,有时候是旁观者清的距离。有时候是因为不了解而误解或者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距离。
所以,要不要听别人对你的反馈?
要听。听,才会知道,自己的认知和别人的认知中有多大的差别。不要再我以为,我以为地挂在嘴上。
抱歉,你以为的那个不是我感受到的,看到的那个你。
有一个多年的好友。
第一次见到她,认识她,是源于我们一起从各自的城市出来,在北京读研究生,在西门子培训学院提供的简易宿舍里相遇。
那时候的我一直以为,自己是朴实无华,平易近人。善良而易于感动,充满热情的。,别人也应该这样看我。
成为好朋友后,她告诉了她眼中的我。从第一次看到我开始,一直到后来的感受。
慧子,第一次见到你。我觉得你好难接近啊。那时候你穿着十分时髦,打扮很洋气,披肩长发,很舒服。皮肤虽然不白,但是看着很健康。说话特别干练干脆。有些冷冷的,不可接近,就像一个高傲的小公主。感觉你像一个冷美女。
大家彼此见面,你只是象征性的打了一声招呼,并没有想马上融入大家,一起聊天。而是放下东西,出去忙活自己的事情了,都没有再看我一眼。
那时候,我就决定,要离你远远的,做一个点头之交就可以了,不会是知交的朋友。
哎,谁想到,在一起住着,慢慢发现,你和表面看到的你完全不一样。
你看着冷,可是内心对人是很热情大方的,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看得不容易接近,一旦近距离接触,成为好朋友,发现你人很幽默,开朗。
你的外表和你的内心给我太大反差了,还好后来有机会慢慢了解你,了解你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咱们才慢慢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能这么多年还依然是很好的朋友。要不然,我真得会错过你。
那是多年前别人眼里看到的我。外表和内心发差极大的我。
最近几年招了不少人。有些人员感觉非常合适,但是却没坚持多久就离开。
和他们谈话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坦白。
当时让我决定来这家公司,是因为和你的面试和聊天。
你很坦诚大方,对公司充满感情,面试中,我能体会到你对公司,对产品深深的热爱,那时候你的眼睛都是在放光的,还有你散发出来的成熟的,职业的人力资源形象,这让我对公司充满了好感和希望。我相信,如果公司能雇佣您这样的HR,一定是可以一起奋斗,不会差到哪里 。
所以决定加入公司。
我也很努力融入,很用功在做,你知道,也看到我这半年的每一个付出。但是还是感觉和公司渐行渐远,所以最后还是决定离开。
半年下来,我对您的印象依然没有变。但是对公司的感情,变了。
这样的话,第一次听了不是滋味。类似的,听过一些后,开始陷入思索。
这是另一个我,在一部分人眼中的我,一个前HR管理人员,但是今年毅然决然放弃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我。
现在的我?
今天,去老师的瑜伽馆里帮忙,临走了,店长兼教练的她突然对我说了一句
慧子,今天才发现,你也是一个逗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