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拥有的每一个长处必定带来与其相关的短处。每个优点也是一个缺点,一种局限,自我认同中的某个侧面在有些情况下对我及他人都非常有用,但不是在所有时空场合都有用。我们应当如何应对自己特长的局限呢?关键是不要对局限马上修补,而是要深入的理解特长与其局限相联系的悖论,深入地理解我们就是相反相成的悖论
我的自我意识既要深深依存于和我共舞的他者,同时,当无人想和我共舞时我也仍持有自我意识。
要成为一名不断进取的教师,我必须养成一种既依赖又不依赖他人回应的自我意识,我既必须踽踽独行于深入地探究自己本心的征途上,同时也必须寻求他人的帮助来认清自己的为人。
读后思考:每个人的长处必然带来短处,当一个人的短处没有了的时候,长处也就不存在了。很多能钻心搞研究的学者,性格都比较内向,一个外向的人,善于交际的人,很难坐的了冷板凳。因此,看到自己长处的同时要能理解自己的局限,接受人的这种局限性,诚如《道德经》中所言“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前后相随”等,也就能坦然发展自己的长处了,就像水接受了自己低下的弱点,才能容纳万物,承载万物,最终成就了自己一样。
一个人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就得去敲扣许多陌生人的大门,只有不断敲扣,在得到确认之后,才能找到自己的优势。就像一个教师只有在不断与学生互动中才能发现自己是擅长讲故事、分析问题、写作,还是班级管理等。当然,除了从他人哪里认识自我,认识自我的另外一条途径是通过对自我内心的觉察认识自我。比如,当你正滔滔不绝讲课的时候,你发现学生的眼神呆滞,你就要觉察到自我内心的感受,是沮丧,还是无所谓,一旦意识到一种沮丧,就应该另辟他途。同时,要深刻反思造成这种无效劳动的原因是什么,从而逐步改进。
总之,牢记一个人的长处也是一个人的短处,为特长高兴的同时,也要接受短处,尽量在特长内深挖井,就应该会有所作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