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代的人,对生活的感觉截然不同;即使是同一屋檐下的亲人,各自的生活感,也差别很大。
这是我对《童年》最深的感触。
高尔基这个名字,于我,政治感很强烈。为免误入政治家的意识引导,我一直对国内推崇的三部曲敬而远之。
三十有几的年龄,我确信自己的政治观已经不会为一本书所左右,我捧起了《童年》。出于上述对此书的预设感觉,我一开始下意识回避关于政治形态的描述。出乎意料的是,全书几乎没有,而我亦无去深究故事的政治背景。故而,全书下来,我看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在熬自己的小生活,仿佛百米之外,与他们毫不想干。
阿廖沙,“童年”的所有者,主角,从他懵懂记事父亲离世开始,一直到最后被外公赶走独自谋生,不过五、六年光景。在性格塑造最重要的这五、六年童年时光,他经历的不幸,无法用现代标准去对比。太惨了。然而,这种感觉只是我的。对于阿廖沙,会感到痛苦,但可能,并不觉得有多特别。他聪明、坚强、爱憎分明,同时不乏男生的小淘气。很标准的优秀小孩的性格。很明亮的主线,明亮得我一度怀疑,高尔基要写的主角,其实不是他。“他”只是一束光,光线所到之处,照亮的每一个人,才是主角。
对,是每一个人。母亲、外公、外婆、小茨冈人、父亲、“好极了”、继父。。。
这些“主角”,相对于阿廖沙,都是悲剧人物。“我”在他们的悲惨生活的围绕下,目睹、厌恶、伤心、愤狠。然而,“我”不悲惨。这种理解让我有些惊讶,到底是因为孩子是白纸一张?高尔基有意弱化“我”这个“配角”的感觉?还是,因为,生活只是自己的?
我愿意相信后者。“我”并不冷漠,“我”爱外婆,“我”坚强地接受大人安排的生活,“我”运用过“我”的小能力去改变,但生活,仿佛有它自己的路径。纵使“我”坚硬得像颗小石头,但生活的大车轮从我身上压过,只是微颤一下,便继续向前。外公依旧要打外婆,母亲还是嫁人了,好朋友小茨冈人突然死了。。。该发生的,一件也没有少。
故事发生的年代,物质匮乏、政治不稳,这些对“我”自然产生了影响。我的外公外婆家,曾经也是有钱人,却无可奈何地一步步走向衰落。但书中笔墨没有着重渲染这些外部因素。也对,哪个年代会像“无故事王国”,风平浪静乏善可陈?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冲突,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外因引起的内部反应,才直接影响了每个人的生活。
死去的父母亲、温厚的外婆、暴力的外公、一起捡破烂的小伙伴、还有一席话便能把“我”唤醒的主教,构建我整个童年。“我”可怜吗?“我”不认为,“我”还要走向人间。
你的生活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