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一条溪,看一座山。
换句话说,就是百里梅溪,有百里金华山可看。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若你一定要言证此言,那你就长期处在梅溪上游——兰溪、浦江交界的桐坞岭至兰溪市横溪镇施宅村好了。而自施宅开始,直至梅溪出口部兰江,就会令人产生“人走在溪岸上,可想当然地欣赏到一幅幅山水画”的感觉,这幅山水长画就是金华北山。
金华山海拔高,云雾的变化美如仙境。在雪后初晴时,山中隐隐飘起水雾,犹如仙山。

2——请老周说一说梅溪出口部
老周今年72岁,从爷爷开始就从丽水大山来到黄沙圩(wei)。他身材高大,双唇厚实,说话一套一套的。概括起来,他告诉我两件事:一是他五六岁时,从梅溪之畔黄沙圩看下新方,就几篷茅草屋,想不到六七十年过去,人口发了那么快,村落长成那么大;二是黄沙圩村有一个排丘的地名,排丘、排丘,就是竹排靠岸的地方,说明当年梅溪洪水的确很大。
梅溪出口部有三、四个村落,自下而上为前畈村、黄坑边、下新方、上新方。昨天,我从石渠下车,目的地就是梅溪出口部。在上新方茶馆里,我碰到了老周。我说:周大爷,黄沙圩与香溪更近,你为何要坐车到梅溪对岸这里来喝茶啊。他的理由是在这里可以晒太阳。却不料,我身边一位痩个子的中年人冷不丁地插了一句:这里,茶水价格便宜呀。
黄沙圩,拥有兰溪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出土了红陶、灰陶印纹陶罐、钵等器物碎片。


3——元旦假期,大冷天,有喜事也有白事。

自昨天上午从家里出门,转了两辆公交车,在石渠站下车,沿石渠溪、梅溪岸边,走路、拍照、聊天,先后与偶遇到的六七个农民兄弟谈庄园式经济的未来,谈古村落的昨天,谈雪后的金华山景致,不知不觉地,竟然走过了四个村庄,到香溪镇董~蒋公路边上,已是中午12点钟,实在走不动了。幸好遇到一位在黄坑边亲戚家忙白事的大妈。她正停下电动车,与田里忙农活的熟悉人聊天。我说,阿姨,想请你带几步,如何?她很爽快就答应了,且一直把我带到了香溪镇镇上一家面馆(点心店)。她是香溪镇陈家井人,今年60多岁,灰白头发,身体还不错,开车也稳当。下车后,我连连向她表示感谢。
4——石渠溪堰坝
石渠溪与来自同一个镇马涧镇蒋坞村的溪流在香溪镇大路口村汇合后,只流了二百多米,就到达了梅溪。可以说是梅溪出口部最后的还像有点规模的河流。从兰浦线石渠石壁寺开始,一个大S弯道(大肚湾),有四处水泥堰坝,需要找当地的文史材料来说出其中的名字。




下面这张图片是一条来自马涧镇马坞村小溪流的最后一条小堰坝。

梅溪出口部所在的四个村,没有堰坝,却有很多的排涝站点。
因为堤坝上有障碍,前畈村最终没去,也因为时间关系,梅溪出江口也没去观赏、拍照,很是遗憾。
陈水河整理于2021.1.3上午。今日值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