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难得的暑假相对宽松点的时间,努力使自己静下心来读书、思考,难免再次陷入深深的后悔和自责。曾经,我们在幼时被安排学习的一些篇目是如此的煞费苦心,确乎是在企图定义我们的性格、养成我们的习惯、规范我们的言行、塑造我们的人生。只可惜没有真正把这份苦心在彼时真正深切领会,更因为没有在好的习惯好的素养最好的养成时期以最配合的态度被雕琢出来感到深深的后悔。
我们的祖先创造出来多少教人成长的典故、寓言、成语以作世范?自然是数也数不清。这些东西的苦口婆心、循循善诱,现在读起来自然是比幼年时更加能够被触动,与幼年时不一样的感触更多了一些后悔、无奈和悔不当初的痛。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行胜于言、质胜于华,言必求实、以实证言,率先垂范、起而行之,抱璞守拙、行稳致远……这些并不难懂、也会经常用到(更多时候也就是让文笔显得更优美更高大上一些而已)的成语典故,岂止是文笔地俭炼、内涵的深刻隽永,倒真的就是给出的干事创业的方法或者是路径。
苦口婆心的正面劝导,往往不及正反对比来的有效。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些道理如果都能够真正理解并转化为行动,在在有限的人生中做成多少事减少多少后悔和遗憾啊。
晋平公问学于师旷,尚得到“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的鼓励,今天的感悟加上起而行之的行动,多少也必定会有一定的益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