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哲思
“丧文化”的后遗症

“丧文化”的后遗症

作者: 三斤青草 | 来源:发表于2021-03-14 00:51 被阅读0次

    小女子不才,活过的岁数不算多,所以有个问题,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的心理变得如此“脆弱”?

    餐具爱好者,我

    过去常常会一些让我有点(不)郁(爽)闷的事情,由此,我想到的是,到底是什么问题?A的优点是错?还是B的心理太弱?

    我是冷色调皮肤、天鹅颈、天生巧克力棕发色、发量喜人,天生骨架小但是比例感人,加上间歇性大吃大喝持续性锻炼/健康饮食,肩宽37-腰围62-臀围89,迷你衣架子,脸小,天生外眼角深邃,三庭五眼颅顶比例恰当,精灵耳没有耳垂,南方妹子声带较细声音也大不到哪里去……听到上面这些,可能我还没说完就会被我的小伙伴们“消灭”掉。

    但我也有我的缺点(如果不想看,请跳到下一段),比如我是内双眼皮肿,鼻子比较扁平,脸不对称,头发细软容易塌容易油(需要多洗头,这给我生活带来了一些麻烦),比如小时候不管在哪儿都会被别人盯着看这曾经在我还不太成熟的时候给我带来了一些心理阴影,比如通常我买不到合身的裤子(XS码的裤子已经被各大品牌抛弃了,因为他们的数据显示人们的平均身材已经增大了),比如我是油皮很容易长痘痘,比如去年我发现了我有点异型肩(长期伏案工作肩部锻炼不够力量不足造成蝶骨过分突出),我发现我还有点膝外翻(脚掌着地时力量用在外侧造成腿部受力不均引起),但是我已经下意识调整几个月了,有所成效。

    (在看这段话之前希望你能看看上面那段)我的小伙伴们通常根本听不进我说我的缺点,他们那些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有时候会让我感到迷惑:为什么他们不愿意接受事情的全部?难道他们全部都只有缺点?为什么他们不认可自己的优点?为什么他们认为他们的一些缺点无法改变?为什么他们在听到我解释我也是有缺点的时候反应更激动,认为我是在拉仇恨?即使是亲密的朋友常常也是同样的反应,有时候恍惚之间真的会分不出到底几分玩笑话几分认真。

    他们说这是世界上最孤独的树,而我看到的是,清醒思考的艺术

    他们不是少数人,现实和网络上,这样的现象很普遍,可是,人们为什么变成这样了呢?当一些人看到别人能力/学习/工作成绩等表现优秀的时候,他们通常反应出:1、与我无关;2、单纯羡慕;3、酸/恨,情绪复杂;4、理性分析,自我对标,择其善者而从之,觉得“我也可以”,制定计划,实现

    我没有实际数据,所以无法判断这四类反应的比例,根据实际观察和社会学理论,初步判断(并不科学,仅供参考),第一类人占中数50%,第四类人占少数,也许10%或更少,至于第二类和第三类人,从网络和现实观察中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我并不清楚。

    这四种反应是有历史延续性的,只是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各自的比例会有变化,人们情感反应越小越不会表达出来或参与互动(这里假设为60%的人,下文同),这就造成了占多数的人群不发声而占少数比例的情绪反应较大的人(这里假设为40%的人,下文同)在日常生活和网络中被观察者看到。

    一部分学者研究认为网络的普及信息的泛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情绪反应,让更多的人参与互动,让情绪反应较大或参与互动的那些人偏向极化,而这导致了民族主义流行的可能性。任何时候,理性思考的人都是少数,这句话成立吗?也许需要我去研究一下。民族主义就一定不好吗?那肯定不是。民族主义代表人们的情绪反应较强烈,当一个人情绪反应较强烈的时候,通过引导也会更有动力去做一件事,在某些时代背景下,即便不同体制的国家,也会需要这样的国民力量,而底线是,国家行政必须把握好分寸避免引火烧身。

    我们的政府现在已经加大力度治理网络空间,展开净网行动,就像上面说的,不同时代里那四类反应各自的占比会有所变化,怎么变化呢?公共教育,社会影响。

    一棵树的枯萎,不仅仅取决于树种自身

    作为一枚90后,我印象中“丧文化”是从“葛优躺”出现后开始上升的,2016年十大流行语之一,从那之后人们之间的对话似乎就开始变味了,调侃和不断地调侃,自嘲和不断地自嘲,人们之间开始比“丧”,在这种不断地自我吐槽和玩笑中,越来越多的人就开始给自己画圈圈“我就这样了”,“大家不也都这样吗”,有些人在挣扎“哎,这样不好,时候得开始改变了”,但受环境影响难以持续下去,少数清醒的人笑而不语选择沉默保身避免引战。

    科技快速发展的这10年,科技行业产生了泡泡,基础科学的竞争本身从来也没有间断过,而这些民用技术崛起的泡泡导致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家之间的竞争在争取政治地位,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争取行业地位……

    扯远了,回来回来~我想说不管是“丧文化”的后遗症,还是竞争带来的内卷,或者信息网络引起的社会心理变化,希望作为个人的我们更多时候能够稍微停一下,更加理性地去思考,不论当下的环境是怎样的,环境总归是会继续发展的,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别人对我的瘦和白反应较大,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人表现各不相同,作为观察者这挺有意思的,不过我早就看开了并且对所有反应尽量选择笑而不语,可是人们的思维行为模式作用是会扩散的,这才是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丧文化”的后遗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vf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