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完了卓克老师讲的科学人物课——杨振宁,感受颇多。课程刚出来的时候试听了两节,当时就非常想要继续听完,虽然当然没有买但是一直惦记这门课,直到前几天晚上又想听就买了并一口气听到一点多才听完。
一、事实与我们认为的事实
听完卓克老师讲述的杨振宁的课程,对这位华人物理学家有了全面的正确的认识,说实话之前对于杨振宁的认识是非常不全面,我最早关于杨振宁的印象是一些关于他的花边新闻报道,虽然后面也看过一些客观的新闻报道,但也只是消除了对他的误解,觉得他是一个伟大的爱过的中国科学家,但是他具体为中国做了什么事情?怎么爱国?确实的行为证据好像报道里也没有写的很清楚。对于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我还是想去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听完卓克老师对他极高价值的评价。而且我发现我身边绝大多数人对于杨振宁都有偏见,他们的想法完全被一些不负责任的报道占据,即使我再怎么解释,都改变不了他们的想法。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突然想到,在别人眼里在关于杨振宁的这个问题上,我会不会也是一个极其灵顽不灵的人?遇到事实错误但绝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时候,我又该如何自处?怎样验证自己了解的信息是正确的?除了听像得到这样的一些学术权威或者行业领头人的讲解,怎样判断我们获取知识的正确性呢?如果只是一味的相信权威,我们是不是又落入了有一个陷阱?
二、杨振宁为啥又那么大的成就?
我听完卓克老师讲述的杨振宁的课程后,我觉得他能确定现在的成就,除了个人努力之外,他对自己人生的选择、学术方向的选择有很清晰的认识,他一直在将自己能做到的学术上能做到的做到了最大化。在国外读完博士后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只有一个杨振宁?可能绝大多数只是为了学位,而他是为了了解更多?
至于关于他大家讨论也是分歧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他年轻的时候没有回国,没有报效国家,关于这个问题卓克老师说了很多,从现在来看,我个人认为他当然不回国对中国的影响更大,从中美一解禁就第一个回国,阻止了当然中国打算搞的原子对撞机,到一个个接见名单实际上就是解救名单,拯救了一大批中国科学家,再到回到美国后大力宣传中国,消除美国人对中国的误解,最后到80多岁的年纪给清华大学大一新生讲一年的基础物理学科。我想问题已经很明显了,他当时只是最终选择了一个更好的眼光更长远的、没有按照评论者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评论而选择的、评论者自己选择百分之九十九和他一样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