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伪问题
提问质量高度影响会议群体的互动:“伪问题”实际上是以“问题”伪装的“定论”,从而终结了进一步的探寻,甚至转为“以请教之名行指教之实。”
道德和价值评判企图消除“个体性”,把对方纳入到自己的观念体系,而致对方启动防御机制,使讨论陷入无休止的嘴仗。
常识线是共识的基础,很多时候,你想帮助一个人,不是强迫他“应该去哪里”,而是探寻“他能去哪里”,陪伴他“去想去的地方”
放弃“高明”而转为由衷欣赏,或许会让我们的眼睛和心灵更加明亮。
反问模式,沟通毒药:你有没有考虑过别人的感受?你觉得这种做法对公司负责任吗?
设问模式,以请教之名,行指教之实:你对我们这个行业有所了解吗?
基于假设的问题,以:假如“开头的探讨,往往就是”假如我和你妈一起掉水里,你会先救哪一个?“开头的逻辑,因为所预设的条件、情境、可能性根本不存在,所以这类发问只能得到伪答案。
why和why not因为虽然看似是开放的,但由于这类问题在表达中很容易掉进预设立场,当问题出口时就已经附带了强烈而隐蔽的指向性,因此很容易激发对方的情绪反应。
yes or no 得不到任何信息的增量,无法挖掘未知领域。
二、好问题
时间的问题
行为
关系
逻辑
不断深入下沉的问题
对标的问题
协助拼图的问题
重复的问题
愚蠢的问题
直觉的问题
三、好问题KPI
“这真是个好问题”
“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啊哈,我知道答案了”
“啊哈,我的困惑也解决了”
四、总结
1.应避免:
反问
质问
引导性提问
暗含假设的问题
2.应该做:
欣赏式探寻,清空、悬挂、不做评判
不定性、不分析、不支招
3.从面到线到点:
先“一般背景”,后“特定专题”
先“乱棒猛打”,后“穷追不舍”
先“盲人摸象”,后“一叶知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