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在以前,凡是没有显示出名字,属于陌生、或陌生人的电话,不能说全都不会接,起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概率是不接的。
个中原因,大家都懂。
但是,受到反复无常疫情的影响,以及当地政府的管控措施日趋规范和严密,情况就有些许的不一样了。
因为,社区工作人员的个人电话,之前是不知道的。他们会选择电话随机调查的方式,不定时地了解属地居民家庭成员的防控情况,提醒各位居民重点注意事项。
其中的一个重中之重,就是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各家各户外来人员的动态。
对疫区归来重点人的盯防,除了依靠强大的“大数据”这一先进的技术手段之外,还有的就是百试百灵极具人性魅力的“死看死守”。
这些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打法”,的确把疫情排查和防控做到了极致。
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发明了人民战争汪洋大海这一伟大创举,堪比世界历史上的第五大发明。
为了配合社区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不拖整个社区工作的后腿,除了明显的外地生号,以及在特殊号段、带着特别“字头”的电话还是坚持拒绝之外,本地的电话还是第一时间要接通的。
这不,住在楼上的两口子,刚刚从黑龙江省大庆市参加朋友的婚礼回来,社区网格员的一通电话就打了过来。
大庆市的防疫部门的一通电话,更是对两口子的所有情况,诸如居住在哪个城市、哪个小区的几栋几门几层几号这些具体情况,掌握到了惊人的程度。
毕竟近期哈尔滨的疫情形势又严峻了起来,大庆市距离哈尔滨又很近。
说心里话,谈毒色变,是今天地球人共同的恐惧。
能够把所有的防护细节考虑得这么周全,安排得这么细致,满世界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几个这样的地方。这样用心在维护着居民安全的人,太令人肃然起敬了。
起先,小区封闭的时候,每次遇上不拿任何报酬,在寒风凛冽的大雪中,认真履职的那些社区义务工作人员的时候,都郑重其事地鞠躬致谢。
“喂。您好!”
说话间,一个似曾相识的电话号码打了过来。那串渐渐熟悉了的电话号码,其实,特意去标记,还是不标记上名字好像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串电话号码背后的那个人,已经与家里的亲人没啥区别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