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这一茬的起因,与这个话题离得很远。远到了竟然是因为非要驻场项目的甲方爸爸给工单签字,还想要每周都签,每条都签。说起来可笑,这样的要求,我认为直接玷污了甲方爸爸的神圣。
回到这个主题,现在行业内对于驻场的理解,绝大多数都是卖人的状态,可是驻场人数到底应该是多少,始终是第一个绕不过去的难题。忙的时候人不够,闲的时候人成堆,总不得劲。
要什么样的人驻场,这就是第二个困扰多方的老大难问题。钱就那么多,全要高级人才甲方开心乙方哭,掺杂几个新手工程师,甲方爸爸使着不顺手,心里总觉得吃了亏。久而久之,难免走上分手的不归路。
应急救场怎么弄,想必这就是第三个人人不愿意深谈的话题。项目周期内,出个一两次,乙方加派大量人手支援,没什么不好,还能加深双方感情,为了后续合作打下坚实基础。可是,总是避免不了,因为销售、甲方、评估不准、交付能力不够等原因,出现多次反复的应急救场,那就是到头来,人出了、力使了、活干了,甲方依然不满意。
当然会不满意了,因为事情的根源就不在应急救场这事上。
驻场人员钉死在了用户那,即使闲得无聊,也无法复用,给乙方带来额外的价值,甚至长此以往,驻场人员里面的好苗子都废掉了。这就是缠绕乙方的心病。
那么,能不能采用轻量化驻场的方式,即M+N+X的驻场方式呢?
一是固定驻场M个人,这些人满足用户日常基本需要,贴身服务,要求情商高、逻辑缜密,技术水平可以适当的低;二是固定二线替补N个人,这些人要求技术水平高,能够在合适的响应时间内,随叫随到,要求技术过硬、喜欢钻研,相反待人接物要求低一些;三是明确X个专家支持,包括项目管理专家指导项目执行交付,质量提升专家协助销售提高客户满意度,服务后评估专家针对性地对项目进行评估,咨询专家提供体系设计和规范化建设咨询服务。
对应的,难题也来了。
一是说服用户去接纳这种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式,难点在于用户惯性思维和习惯使然,用户怕用新方式担风险宁愿照旧;二是教会销售如何去介绍、去对比这种方式的优越性,难点在于销售本身对服务理解很差,只会把人按照产品去数人头卖,压根不会去创造需求、营造环境、体现服务的价值,简单说现在的销售人员,使用销售这个词做名称是对销售本身的污辱;三是全局性的调整和协同,说起来有点复杂,是个系统性工程。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