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师的学习之四点

教师的学习之四点

作者: 好山家门前 | 来源:发表于2021-01-01 12:44 被阅读0次

    2020年12月25日 周五 晴

    今天的教师培训是少慢差费,是世界性的难题。原因是由教师本身这个行业的专业化程度不足以及行业本身的过度复杂性造成的。复杂性是造成行业专业化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发展不出高度的专业性,原因是需求不足(动力不足)与相关领域准备不足。教育的专业化发展是以相关领域的成熟作为前提的。所有领域的专业化都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都要有前提条件,还要有动机。教育领域是公共服务,尤其是政府买单的公共服务,通常效率都很低,企业的效率都很高。教育领域中的努力与收益之间差距不大,教好教坏一样,教师与学校没有生存的压力,动力不足,导致专业相对滞后;另一个原因,教育领域超级复杂,涉及到多领域,要以其他领域的成熟作为前提,如,认知心理学,道德发展心理学,脑科学,行为理论,如果其他的行业发育不成熟,教育领域就很难发展起来。比如爱因斯坦要提出相对论,一定是依靠相关学科的发展作为前提,数学学科提供工具,观测技术提供前提。今天相关领域的发展已经比较好,更大的问题是动机不强。

    目前的教师培养体制不利于教师培训市场的发展。教师与医生一样,实战性非常强,复杂程度很高,但是目前的学院体制是割裂的,因为学院注重学术传统,教育现场的作用很小,所以师范大学的教授没法培养出优秀的教师,因为他们很难有培养优秀教师的积累,也缺少相应的实战经验。医学院的培养与教育学院的培养是非常不一样的,是非常高效的。医生可以到学校作老师,没准做的更好。专业的特点是不可替代性,师范大学在承担教师培训时,整体是比较低效的,但今天国家把大量的经费给了师范学校,师范大学在事实上承担者培训任务,这就导致了形式主义,包括腐败,有创收的任务,但不对结果负责。另外一支力量是名师系统,深受一线欢迎的力量,构成了另一个主体,接地气,但缺少专业视角,更多是经验性的培训,而没有学术框架的支撑,是一种课堂演示与经验总结,难以带来专业的给人的影响。经验很难复制,所以这种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基本功,一个老师上课,语言要干净,如何交流,会给予一个直观的演示,会提高教师的基本功,但是解决不了深层次的知识、教学、课程问题。这是教师培训的两个主体。南明教育注重课程研发与办学实践上。河南后知教育培训公司,专业的作教师培训,五年后出效果。

    如果一个老师准备专业发展,他会怎么办?制定目标,通过个体的学习,成为优秀老师。成绩优秀更容易实现,两个条件:练习量完成率+抓差生,老师只要勤奋就可以。如何保证课堂高效,花大量时间备课,吃透教材,课堂上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不要一讲到底,准备充分的题,让孩子充分的练习,且不要让任何人闲着;课堂纪律要好,不允许孩子走神,不听话的人需要斗志斗勇,直到所有孩子一上你的课就规规矩矩。概括一下就是,抓备课、抓练习、抓管理。但这不叫专业化。“你不知道不知道”。学习分四个阶段:

    当讲教育领域不专业时,指“我不知道不知道”。知无知是一个很高的境界,知道不知道是以知道为前提的,不知道我不知道是很难的。我们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自己不专业,我们甚至不知道专业是什么样子,专业意味着什么?如高效课堂要拆解为几大问题,专业就是分类、聚焦、解决的问题:知识问题、课程问题、教学问题、练习问题、管理问题或者说,如何理解知识,如何设计课程,如何编制教学程序,如何提升练习效率,如何抓好管理,专业的起点是正确的提出问题。可以不知道这些问题,但需要提出问题,这叫知无知。课程标准是如何说,目前学术届如何说,在充分的研究申辩后,结论是什么,怎样的理解是这些知识的基础,我们的问题很多,我们的教研与备课是在不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评课的框架:知识是否正确,在知识的理解方面不专业,知识的本质是什么,我的目的是与大家讨论如何做研究。老师开始讲课,我需要我需要做专业的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对于“比”的概念的界定,也看名师的课堂实录,也查专家关于这个知识点的解说,我在听课过程中,完成了从知识理解到教学技巧的研究,在四十分钟之内边听课边研究。老师们在备课时就应该完成,意思是在备课时要完成知识理解、教学技术,人类走到哪一步,相关领域关于这块的研究走到哪里,要把它作为研究的基础,这才是专业发展。事实上,在备课时,我们没有搜索资料的习惯,没有研究和申辩的习惯,那你的专业发展在哪里,大家在备课时都是在零起点,这是问题。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在备课时是非常不专业的,这是浅层次的,深层次的是再往下走,不是只看名师的课堂实录,课堂实录只解决了名师的教学技巧,也只是极其有限的解决,最终要回到底层逻辑,回到根本问题,要不仍然是碎片化的。名师就是碎片化的,但他也有真东西。一旦涉及到课程与教学,还会涉及到课程论与教学论,专业发展是否是要读课程论与教学论,当然不是,实际情况是复杂的多,因为可能读不懂,就是读懂也未必知道如何与教材衔接,因此教师专业化的学习与经验化的学习差别很大。语文也一样,我们真懂得识字吗?我们真懂得朗读吗?我们可能教了一辈子朗读,但对什么是朗读,没有进行过聚焦,没有进行过研究,我们对朗读的理解本身是不专业的,我们不是在专业的教朗读,我们仍然是基于形式训练的教朗读,一般的教如何有感情的朗读,我们没有意识到朗读是理解的一种方式,朗读与文本解读息息相关,因此,朗读就是不要仅仅教不要拖字,拖音,要抑扬顿挫,要充满感情,不要脱离文本教朗读。再往下钻研,我们在小学对语言学等对因果关系我们是完全陌生的且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是陌生的。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高效的学习有四个因素:高效学习是一个闭环。

    首先有目标,目标本身包含有动机,动机越强烈,目标越清晰,你会发现大多数老师并不是真正想学习,他自己都不知道,他以为自己想学习,他觉得我想学习,只是时间不够,其实对于学习者来讲,都是假命题。因为很多人只是想找到解决眼前问题的简便法门,他们没有长期主义的理解和构建的耐心,更不用讲时间投入,原因很简单,缺乏动机。老师普遍的缺乏动机,这加剧了专业的危机。有多少人真正对识字感兴趣,有多少人对朗读感兴趣,是少的。但学习是艰苦的,别人不能代替的过程,你首先要有目标。

    第二是资源。所有的学习都适于模仿,要有足够的谦卑,要调集资源来解决,如紧盯行业顶尖者,不同的顶尖者,要解决哪些问题。行业顶尖的人不仅仅是顶尖的名师,还要看顶尖的文本解读者,小说领域顶尖的文本解读者与诗歌领域顶尖的文本解读者不是一个人,要找到这些人很容易,要长期积累这样一个经验。专业研究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一定要看这个行业顶尖的人走到哪里了,不管是课堂管理还是方方面面,有时我们找不到顶尖的,都是在跟着下三滥在学,因此要反思。企业家会反复学习,紧盯行业顶尖者,要跟企业的作品学习。今天,你要讲的经典课文早就被研究透了,这篇文章有哪些好的研究素材,谁的文本解读最厉害,你把它找到,你的备课是基于它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你的专业发展才有效,叫行业最优秀的作品。我们很少有搜索资料的意识。

    第三是实践。跟身边的榜样结成团队一起学,这非常重要。此过程中会自然的形成研究与申辩,很多人迷信阅读与读书。阅读是让人变得虚弱的东西,一定不要强化阅读,真正的学习是研究与申辩的过程,它不是阅读过程,那是人文主义思路,不是问题解决者思路,何况能读懂的书的没用,有用的书一定读不懂,最后发现阅读很耗时间,一读书就打瞌睡,读完之后还不能应用于实践,还不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跟麻烦。要解决问题,然后在解决问题中买大量的书,书是作为资源的,书本身不是目的,它是工具,大半的书都不会把它读完,研究问题中书会有交叉,好书会自然出现,因此数目是没用的,书要考自己去发现。把书的内容讲给学生,带有炫耀式,装潢式、表演式性质,他并不是把书里面的东西转换为自己的智慧。一旦进入一个领域,很快要知道这个领域的高手是谁,要研究与申辩。阅读有两条路径,一条是问题解决式阅读,“六经注我”,有问题,到处寻找答案,训练的是搜索能力,材料识别能力,申辩能力;另一条路径是经典研读,它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一本书老老实实读,读完就是目的,如同语文处理一个单元,单元里有一篇经典,三篇典型,经典是要学的东西,典型是例子,用它去解决问题,问题是我们读经典时一般读不懂,怎么办?只能死啃,只是太难,请高手带我!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经典就消化了,一旦消化,会带给你强大的力量。我们日常研究与申辩的意识对你来讲很关键,经典研读要共同体来带。

    通过设计首尾完整的实践,推敲每一个细节,这很重要。教师的专业发展行动是核心,资源是工具。

    第四是反思。反思是关键。反思是元认知,要抛弃自我保护,反复改进,精益求精,避免陷入舒适区,目标、资源、实践、反思,形成闭环,是专业发展的一个过程,是教师学习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只是听专家讲座,听来听去只会开阔视野,没有办法帮助你实现真正的发展。

    个人经验看,遭遇与引导是关键的,选对团队,选对人很关键,要跟对师傅,成长就会很快,孩子与成人一样,遭遇指遭遇问题,被推到一个位置,新教师前五年成长最快,五到十年水平更高,就是这个原因。指导是指在行业领域得到专家的指点,它会让你少走很多的弯路,因此,我们虽经常讲内在的力量,而发展往往需要外力,“英雄总是被动上路的”,文明也是如此,外敌入侵导致中华民族的痛苦觉醒,不断被逼出舒适区。几乎所有人的发展不取决于天赋,取决于遭遇与自己的努力,如果三五年没有大进步,一定是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网上有个说法,七年就是一辈子,大部分的领域,七年都可以达到高手的级别,七年之后要做的是身份转换,这在发展上就是不浪费。每一次的变化,每一次都把它当成成长的遭遇,每一次的撕裂都产生新肉新皮肤。自己会有驾驭感,自由感。

    总结:现在教师培训是不专业的,个人要实现突围,不能靠读本书,今天听个讲座提高,要不断的把自己抛到问题中,抛出舒适区,在问题解决中进入问题的底层逻辑,走出技巧的层面,走入本质。有大的框架,方法与技巧就有了弹性,操作上的弹性就是智慧的表现。

    几个观点:微信搜索文章,根据排序就可以,无需百度。名师的经验是固化的,学习的愿望也降低,新手更愿意超越前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师的学习之四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rb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