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中有几匹宝马,相当于全球限量版的劳斯莱斯,比如吕布的赤兔、曹操的爪黄飞电、刘备的的卢......
我们现在对马不了解,所以对古人给马起名的原理也不明就里,那么,刘备的“的卢”马为什么有这么奇怪的名字,它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小说中记载,这匹马本来是刘表帐下降将张武所有,后来刘备走投无路投靠刘表,恰好遇到张武造反这件事。刘备为了表示诚意,就主动向刘表请缨,平定张武的叛乱。
在战阵之上,刘备远远看到了赵武骑的马,忍不住的翘起了大拇哥:“这马如此雄峻,一定是传说中的千里马呀!”
一旁的赵云会意,他看到刘备哈喇子流了一地,马上挺枪出战,不到三个回合就将张武斩于马下。
不一会儿,赵云就乐呵呵的把宝马牵了回来,刘备喜不自胜,可是想到自己寄居在荆州,正不知道该如何报答刘表,于是就把这匹马献给了刘表。
刘表看到如此宝马,也是忍不住大加赞赏,可他手下的谋士蒯越精通相马之术,便对他说道:“此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为‘的卢’,骑则妨主”,刚刚死掉的张武就是例子。
刘表一听,立马就不想要了,把它又退还给了刘备。刘备惊喜之极,视若珍宝,可手下伊籍也懂相马之术,就把“妨主”的事情告诉了刘备。
可刘备正对此马爱不释手,就没有听从伊籍的话。后来刘表手下的蔡瑁想要谋害他,的卢马跃马檀溪,带着刘备逃脱大难,刘备就更加不相信“妨主”的话。
入蜀作战的时候,刘备把这匹宝马送给军师庞统,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庞统正是因为这匹马而被射杀。
那么,的卢马到底长什么样,又为什么会“骑则妨主”呢?
小说中的的卢是通体洁白,是一匹纯色的白马,这实际上是作者不懂马的缘故。
传说伯乐为天下最会相马的人,伯乐曾经留下了一本《相马经》,里面就有关于“的卢”马的记载:
马白额入口至齿者,名曰榆雁,一名的卢。奴乘客死,主乘弃市,凶马也。
由此可知,的卢“骑则妨主”的说法是有出处的,他在相马界确实被视为“凶马”,就好像是汽车界的特斯拉一样,动不动就车毁人亡。
而且,由《相马经》的记载我们还可以知道,的卢马又叫做榆雁马,它有一个重要的体貌特征,就是从脑袋一直到嘴上,有一片白色的鬃毛。
至于马身的颜色,书中没有提及,我们不得而知,但想必的卢的名字跟马身无关,而是与它额头上的白鬃有关。《相马经》说“白额入口至齿”,可见白毛的面积是很大的。
另外据蒯越所说,此马“额边有斑点,眼下有泪槽”,再加上头上的大片白毛,我们大概就能想象的卢的样子了。
据《世说新语》所说,晋代庾亮所乘的马,名字就叫做“的卢”。由此可知,的卢并不是某一匹马的名字,而是一类马的统称。
那么,头上有大片白毛的马,为什么又会叫作“的卢”呢?
我们首先要明白“的卢”这两个字的含义,“的”在古代有目标、明亮的意思,而“卢”跟“颅”在古文中经常用作通假字,所以的卢实际上就是“的颅”。
的卢马,翻译过来大概就是:一脑袋亮(白)毛的马。骑这样一匹马出门,可想而知会有多拉风了。
知道了的卢长什么样,我们也就大概能猜测到,为什么说的卢是凶马,为什么会“骑则妨主”(不骑养着玩是不会妨主的)。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古代的良马大都是用于军中,而战场上有一句古话叫作:“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骑的马很个性的人,一来目标非常的明确,十分扎眼,二来很有可能是重要的人物,所以会被优先射杀。
所以,在战场上骑着样的马,不妨主才怪呢。《三国演义》中,的卢害死了两个主人,先是张武,后是庞统,都是因为太显眼才被当成了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