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经典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有意思
刘璋那么无能,为什么手下人都对他忠心耿耿?

刘璋那么无能,为什么手下人都对他忠心耿耿?

作者: 王玄陵小文库 | 来源:发表于2024-01-16 21:08 被阅读0次

光荣游戏三国志12,刘璋的属性点为:统帅31、武力5、智力34、政治38,基本上是属于生活不能自理的那种,和阿斗、松柏二仙一个水平。

刘璋真就那么菜吗?他的黑历史主要有三个:不听忠言、迎刘备入蜀、举城投降。

诸葛亮在隆中对之时,就跟刘备说过:“刘璋暗弱无能,张鲁在北,不知寸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暗弱无能”这四个字的考评,把刘璋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诸葛亮的话为刘备夺同宗基业提供了心理依据,但对刘璋的考评却并不一定是实情。

以事实来看,刘备假途灭虢,和诸葛亮两面夹击,即便如此,可还是在益州鏖战了三年。

如果不是因为刘璋爱惜百姓,没有采用郑度坚壁清野的策略,恐怕最终的结果殊难预料。因为这,刘备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以奸诈窃取益州的名声。

要知道,除了关羽在襄阳驻守以外,刘备夺取益州的阵营,可以说是超级豪华了。即便如此,口口声声说人家“暗弱无能”,阴谋阳谋用尽了,还不是耗费了三年时间。

说来也好笑,数十年后,蜀国灭亡的时候,曹魏一支偏师,仅仅用了三个月而已。而且后主刘禅,城中带甲数万,同样也是不战而降。

试问,你还好意思说刘璋“暗弱无能”吗?

攻打蜀中为什么就那么难,这得益于刘璋有一群忠臣能士,所以,刘备在益州遇到的阻碍十分强烈。

大将张任,被俘虏之后宁死不降,最后被刘备所杀;老将严颜,城破之后厉声呵斥:“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

还有黄权、王连等人,坚持闭门不降,等到刘璋束手以后,才开城投降。还有那个以死谏言的王累,让人唏嘘不已!

可反观刘备的蜀汉,在最后投降之时,除了孙子刘偡自杀殉国,姜维试图搞“反间计”,很多人早就巴不得投降了。

这岂能说“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对益州的大部分人来说,刘璋就是他们需要的明君。

刘璋手下人才济济,破蜀以后,几乎被刘备全盘接收,在后来的蜀汉政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而益州的人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刘璋主政的时候启用的。

比如许靖,刘璋派使臣把他接到蜀地,先后曾担任巴郡、广汉太守,而后来被刘备任命为太傅。

再比如董和,被刘璋起用为牛鞞、江原长,后来担任过成都令,后来被刘备任命为掌军中郎将。

再比如法正,和孟达一起入蜀依附刘璋,被刘璋发掘,任命为新都令,后被召为军议校尉,后被刘备任命为蜀汉太守、扬威将军等。

由此可见,刘璋不但会用人,有自己的用人方法,而且还比较善于发现人才。而他所建造的蜀中官僚人才体系,为后来刘备治蜀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当然很少几人是主动背叛他的,比如法正、张松等人,这些人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地位相对偏低,二是都想在乱世中做一番事业。

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刘璋显然就不是一个很好的依附对象。因为刘璋这个人野心不大,不像他老子刘焉,他只是想关起门来保境安民而已。

正因为如此,在全国各地战乱不断的情况下,蜀中成了一片安静的沃土,很多人都逃到蜀中避难。

而蜀中在刘璋的治理之下,物阜民殷,老百姓的生活十分安宁,这也是刘备眼馋益州的重要原因。

所以,刘璋在益州还是很受爱戴的,才会有那么多人对他死心塌地。同样因为这个原因,刘备在得到益州之后,不敢把刘璋放在益州,而是远远的迁到荆州去,就是怕益州的官员会再次倒向他。

所以诸葛亮那句话,我们要辩证的来看,所谓的“暗弱无能”,其实说的是刘璋没有野心。所谓的“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指的是像法正、张松这些人,想要在乱世中求富贵,所以才想要找想刘备这种有野心的“明君”。

作为普通老百姓来说,生活中刘璋所治理的益州,要比在刘备、诸葛亮所治理的益州幸福的多。

蜀中自从被刘备夺取以后,连年战争,百姓不堪其扰,仅夷陵之战就损失了十万多人,这一下子就是多十万多个残破的家庭。

所以,刘备父子所统治下的益州,其内部矛盾重重,老百姓厌战情绪强烈。敌兵一到城下,大家都想着投降,也没有多少人为蜀汉的灭亡可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璋那么无能,为什么手下人都对他忠心耿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zk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