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心神往之。上学的时候这篇文章是必背篇目,老师在讲台上分析人物生平和历史背景,讲述他是一位正直的有品行的人。通篇畅读文章,也能感受到这个人的心胸志向,我也很坚信他的人品并不差。
今天读世语新说有一篇记录他小故事的文章:
原文:王右军素轻蓝田,蓝田晚节论誉转重,右军尤不平。蓝田于会稽丁艰,停山阴治丧。右军代为郡,屡言出吊,连日不果。后诣门自通,主人既哭,不前而去,以陵辱之。于是彼此嫌隙大构。后蓝田临扬州,右车尚在郡。初得消息,遣一参军诣朝廷,求分会稽为越州。使人受意失旨,大为时贤所笑。蓝田密令从事数其郡诸不法,以先有隙,令自为其宜。右军遂称疾去郡,以愤慨致终。
只看原文我以为自己理解错了,从前至后表达的意思都是王羲之不够大气,有嫉妒之心,后郁郁愤恨而终。这简直颠覆了这位书法圣人在我心中的印象,遂又去翻看译文:
译文:右军将军王羲之一直看不起蓝田侯王述,王述晚年的声誉却越来越高,王羲之尤其不高兴。王述担任会稽内史时,母亲去世了,就留在山阴县办理丧事。王羲之代理会稽,多次说要去吊唁,却一直没去。后来他亲自上门通报吊唁,主人哭了以后,他却不进门哭吊就走了,用这个来羞辱王述。自此双方就结下了仇怨。后来王述出任扬州刺史,王羲之还在会稽郡,一得到这个消息,就派一名参军上朝廷,请求把会稽从扬州划出来,成立越州。接受任务的人没把事儿办好,传出去以后反而大为当时的名流们所讥笑。王述也暗中派从事一一检举会稽郡内的不法行为,因为之前有嫌隙,王述就让王羲之自己看着办。王羲之就称病离任,因愤怒激动而死。
是不是很讽刺?是不是觉得王羲之竟然是这样一个人颠覆了你心中的形象 ?这让人想到国外英雄电影的最大反派黑化的过程,人心隔肚皮?
继续翻寻记录王羲之生平线索,发现这个故事还有其他的几则故事:
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费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谢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值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剔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纵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于时称其有智。
前后一呼应才发现,我只读到了故事的一部分,还好继续查找到了更多记录下来的故事。这也让我反思一个问题,那就是断章取义之于当下社会中的可怕之处。很多言论啊消息啊微信里边传得信誓旦旦的东西是不是也是这样子来的?逮着半截就跑,人云亦云,可能只看到了表面的恶,而不知道背后的善。
偏见和断章取义几乎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事,同样处理一件事情,办公室有几个人就会有几种解读方式,如何自处是一个难题。 逐渐看的书多了会让你先暂停评论,留心多观察观察,得到的信息越多,你下结论时就会越丰满。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善恶只在一念之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