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是每个妈妈都需要经历的事,有很多人觉得“坐月子”是件很简单的事,按照千百年来老祖宗的方法来“坐月子”就好,实际上,有些老传统的方法,是不可行的。
传统上“坐月子”需要持续一个月的时间,而在医学上,“坐月子”是产褥期的护理,需要6周的时间,也就是42天,并不是30天。
在“坐月子”中,需要谨记有些事,是不能做的。
1、不能不洗澡洗头
很多长辈都说,“坐月子”期间不能碰冷水、不能洗头,不然会落下病根。
实际上,洗头、洗澡、刷牙都不是禁忌,体力恢复之后,就可以洗澡了。
生完宝宝后,新妈妈在月子期间会把怀孕时增加了的血容量给排出去,因此,新陈代谢会比较旺盛,出汗会比较多,这些“汗”并不是虚汗,而是产后正常的生理现象,在医学上叫做“产后褥汗”。
且不说这么浓的汗味能不能忍得住,实际上在月子期间妈妈的卫生不够清洁,对妈妈和宝宝都是不好的。
首先妈妈生产后会有恶露的排出,不注意清洁会阴部位的话,是会增加产褥感染的风险的,因此,最好每天都用清水清洁会阴部位。
乳房上有皮脂腺和大汗腺,再加上给宝宝喂奶,各种的水分、糖分、蛋白质、脂肪等的混在一起,这个时候,如果不注意清洁,病菌是非常容易侵入乳房,增加乳腺炎的患病风险的,而且,这些病菌也会在宝宝喝奶的时候侵入宝宝体中,影响宝宝的健康。
因此,月子期间,是需要洗头、洗澡、刷牙的,需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的。
2、不能不刷牙
坐月子不能刷牙?不知这种说法是从哪里传开的。
一天不刷牙,口腔就会发臭,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月不刷牙,会发生什么事!
口气熏天、牙龈红肿发炎、出血、牙菌斑堆积等,这些,都是会严重影响妈妈的口腔健康的。
因此,月子期间也需要想平常一样早晚刷牙,保持口腔的卫生清洁。
3、不能不通风
很多人都认为,月子期间妈妈的身体比较弱,不仅不能通风,还有捂得严严实实的,但是,这样真的好吗?
仔细想想,在医院生完孩子以及产后观察的时候,不正是开着空调的吗?
实际上,在我国,几乎每年都有新闻报道,月子期间的妈妈因为夏天坚决不通风不开空调甚至还捂被子导致中暑、甚至是死亡的新闻。
因此,月子期间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清新,保持适宜的室温,是非常重要的,而月子期间的妈妈可以穿些宽松的衣服,不需要捂着自己。
4、不能不活动
很多人都以为,“坐月子”就应该“坐”,应该多卧床休息,实际上,生产后的妈妈长时间坐着是很危险的。
在生产之前,为了避免分娩失血,妈妈的体内的血液会处于高凝的状态,这也是身体的自我保护。在生产之后,如果长时间卧床不动,下肢是很容易形成血栓的,一旦血栓随着血液移动到心肺的位置,是会致命的。
因此,产后适当的走动是非常重要的。
5、不能同房
生完宝宝之后,医生都会叮嘱爸爸妈妈,2个月内不要同房,这是为什么呢?
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在生产后,妈妈的子宫颈闭合、产后出血停止、生产所致的裂伤以及伤口缝合的地方都需要时间愈合,身体也需要恢复,如果这个时候同房,是会增加感染的风险的。
生产完之后,新手妈妈最好遵医嘱坐月子,避免不必要的传统陋习,按需洗澡、洗头、刷牙,适当的通风,适当的活动,2个月内不要同房,以免影响妈妈以及宝宝的身体健康。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
部分数据来源于公开数据整理
若发现相关错误 请联系管理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