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泛化时代,文学该何去何从

作者: 蓝博风 | 来源:发表于2017-12-30 18:13 被阅读2178次

时代不同了,文字也在做着一场全新的变革。自媒体的泛滥,文学之路该何去何从。

01

写文之前我要先检讨自己,在这个物质浪潮和文字革新的时代,我也常常抵御不住虚荣心的诱惑,陶醉在自媒体的旋流,接受内心那无名狭隘的膨胀洗礼。时常不由自主的改变着文风,写着言不由衷的话。

在检讨自己的同时,也感叹新时代的文字风格,与我们儿时的课程作文已大相径庭。这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发展,跟上互联网的与日中天,还是科技的飞速进步不得不让原始的文字重新开始一场新的革命?

记得读书的时候,街头上总会有几家租书店,闲时最喜欢的就是花上几毛钱租上一本小说,为了缩短阅读的期限,上课有时都会偷看,下自习后再秉烛夜读,一本书同学间还互相传递着看,那是一个很有趣的时代,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只有书

记得最喜欢那时候的《意林》、《青年文摘》、《故事会》等,只有条件好的同学才能购得起这些百看不厌的文学书籍,那时一本小杂志都能翻到破旧不堪,同学相互争抢阅读…,这些阅读经历在求索学涯中给我们增添了许多信心和勇气。

那时的人们经常看报纸,街边各式报刊亭层出不穷。记得父亲的工作单位常年要订阅一些报纸,最喜欢的还是那个《法制文萃报》,每次过去玩时都爱不释手,非要看完整篇报纸的故事才肯罢手。

……

02

晃晃间多少年过去了,世界已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儿时的租书店已清晰的换了门头,报刊亭也一间少于一间,也听不到清晨邮递员那清脆的声音:“嘿,拿报纸了,你家的报纸”。如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快速革新,自媒体的多样变化,使得人们的阅读时间与阅读趣味也在逐步被改变。

很少再看到谁捧着书本悠闲的晒着太阳,书店图书馆也再没有了往日的生机,即使去的人大多也是查阅资料。大街小巷,地铁上,公交车上,埋头的都是手机党,同样的阅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最近增加阅读,添加了不少大神的公众号:《宋慧乔婚后素颜首曝光!36岁依然白嫩似少女,竟是每天做这事》、《16岁恋上大叔,42岁姐弟恋,一代名妓,终生未嫁,却终成命运掌舵…》、《又一个明星自杀了,抑郁最怕听到的词:要努力啊!》、《八张图告诉你,生长在什么样的家庭孩子会更幸福》、《“你爱过自己的老师吗?”“我爱过,6年”》、《为什么一定要去好学校?一张互联网大佬“乌镇聚餐”照告诉你真相》……等等,这些醒目标题的吸引让人情不自禁的点击进去参阅、拜读,每篇美文的阅读量平均不低于5万+,更有超多粉丝赞美留言,让人应接不暇。美文好像都这样,会吸引到更多读者的关注。

这只是我随便选摘了一个公众号大佬里面的几篇文章,单从标题上来讲,我有时会发出疑问,我们读书作文时如果用这样的标题一定会被老师大骂,那时老师经常教导:“题好文一半,花香蝶自来”,题目要尽量的言简意赅,准确概括内容和中心,或者要有意境,可含蓄,可引用,可修辞,但老师绝对不会让哪位学生用一长段话或一长段文字去做标题。想想我们的作文,一行20来个格子,标题要放在首行正中,一般十来个字就算多的了。真要哪位学生先不管文章是否优秀,取个这样的吸睛标题,估计会被老师当成典型笑话多年。可如今,是我们的教育错了?还是我们的社会变了?我茫然中不得所知……

03

曾经在简书上看到过一篇文章《怀念父亲》,文笔生动细腻,真情的文字使作者对父亲魂牵梦绕的思念跃然纸上,让人读后无不为之动容,更为其有此高尚慈德的父亲由衷的赞美。这样的一篇优美散文,阅读量不超过100,评论更是寥寥无几。是我们的人性感情发生变化了吗?是他的标题取的不够准确不够概括中心思想吗?我又茫然中不得所知……

看一下自媒体文章,大多数都是长篇,图文并茂加美美的视频,文字更多的也是偏向说教。要么如何如何,你才能达到怎么样;要么做到哪样,你才能成就什么样的效果,也有一些哲思类的美文,或者影评政评的美文,但这些文章我总是滑动阅读,因为编辑的实在太优美,基本大都是一句话自成一段,或者任何一个段落基本很少超过100字,一个小段落里面还会出现几个比较哲理或意境深远的黑体字句子,总之,通篇差不多句句都是精典。但我们以前的教育不是一个中心点还需要内容来填充,需要素材去架构的吗?段落也不会这样的去排版,又是我们错了吗?还是要再回去找老师咨询问问?我又茫然中不得所知……

想一想现在有些动辄10万+的美文,如果投稿在我们年轻时候的《意林》、《青年文摘》、《故事会》等等,估计审稿的编辑都会笑掉大牙,穿越遐思一下,这确实是一个真实版赤裸裸存在的现实。唐代以胖为美,现在以瘦为美,是我们的审美观念变了吗?是我们对美的概念发生了质的飞跃还是其它?我又茫然中找不到答案……

很多说教文,教给了我们很多道理,但我们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道理只有在我们经历之后才会懂得,就像小时候家长怕我们走他们走过的弯路一样,总是要告诉我们不要这样,不要那样,那是坑,那是坎,那是痛等等,可是孩子们仍是一脸叛逆:“那都是你说的,我没有经历过怎么能体会那是痛苦呢?”于是快乐因为没有痛苦的比照,就乏味很多。就像有人说:“没有经过世事复杂的简单是表面的简单,没有经过大起大落的平静是肤浅的平静”一样,我们在读到这些说教文的时候可能当时会灵光思索一下,但最终经不住岁月的大浪淘沙,昙花一现,烟消渺渺。

又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只此事需躬行”。有些道理、感受必须亲身经历才能了悟,而有些通过间接说教未必就能“共鸣”。经历,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我们体验过后,那份最终而来的平静,也许才是踏实的,有安全感的,不会反复变化的,不会短暂存在的,如大海般深厚宽广的平静。现在人们的智商情商开发的越来越好,其实每个人都是聪明人,他们会在自己日常生活中去实践和总结,会从吃一堑长一智的经历中明白更多道理和真谛。

04

从一个又一个优秀刊物的销声匿迹中不难看出,原始的文学机构已经逐渐的入不敷出,没有了销量的支撑,他们最终面临着死亡与终结。因为互联网发展太过迅速,提供了太多便捷的阅读渠道,使得这些原始的精元力量措手不及,就像一记沉重的当头棒喝,继而一发不可收拾。后来很多的传统媒体人改做自媒体,想想也不能怪公众号,更不能怪这些自媒体写手,因为人要生存。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写作者都是亚力山大,他们消耗着自己的脑力与体力,伴随着劣质烟卷的一根接着一根,他们废寝忘食,通宵达旦,甚至很多优秀写手也一样,却还是过着清贫困苦的生活

老一辈的文字工作者靠投稿,靠出书可以为生,但近20年的互联网科技却让原始写手越来越入不敷出,很多的优秀写手甚至生活都成了问题。他们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另寻出路。放下了笔杆子,他们不知道要做什么来维持生计,夜以继日的奋笔疾书已经给他们的身体留下了太多的后遗症。更重要的这是他们的梦想,作为一个写作者,都不想放弃心中那份美好的灵魂追求。人类是否也总要追求一些更高的超乎物质以外的美好东西?

身边的朋友经常有人会戏称我为“才子”,聚餐聚会了,宴席生日了,一个小生命又呱呱降落人间了等,都会开心的让我为他们撰点文诗等,我向来也是乐于效劳。一是朋友看得起你欣赏你的文笔才会请你泼墨;二来这是自己的本份,是自己钟情的爱好;三来能通过文字让大家的情谊更加浓情于水,还能留下纪念,何乐而不为呢,但其实有时的脑力劳动并不亚于体力劳动,这种脑细胞运作中的痛苦与压力估计也就只有文人才能体会得到。

清晰的记得前两年一个感情深厚的朋友老家建宗庙祠堂,非要帮忙下以文言文的形式给宗祠撰文一下,那次可难到我了,毕竟非其族类,族类事宜知之甚少,也没有写过类文的先例。为此朋友送来了很多家族资料,也为我讲解了族氏中更多的渊源故事。那可是呕心沥血的三四个晚上,学习与查阅了互联网的很多资料,虽说写的我自己不太满意,但朋友很满意,感激不尽的笑呵呵走了。看着他满意的笑容,我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终于又完成了一件功德无量并带有成就感自豪感的事。

稍微扯远了点,其实我只是想表达写作者是真心的不容易,对什么“才子”的称呼个人也不喜欢,也知道自己的造诣如何,还达不到任何高度。古人可以靠文字吃饭,而我们现在的写手呢?只能做些趣味娱乐闲情逸致之事,写作的艰辛之路到底该何去何从,真正的茫然而不知。我想这也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带来的必然结局。

现在热点的人工智能慢慢也会普及,可能三五年,也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都会出现文章机。需要大众通俗化的文章,智能机都能自由组合,几分钟就给你融合一片洋洋洒洒的大作出来,并且不逊于一个普通写手的水准。所以文人的用武之地好像越来越少了,因为智能确实可以取代很多文字性工作。

05

讲了这么多文人的苦衷,其实是担忧文人在科技强国道路中的用处会越来越浅。但文人需要吃饭,就像有的朋友抨击自媒体说:“现在的自媒体泛滥,一切最终是缘于利益,也就是钱”。话不中听,但话糙理不糙。确实,爱好文字的人儿他要成家,要娶妻生子,要赡养老人,要养家糊口,他不转型自媒体他怎么办?就像更多以前写散文的选手都在不自然的改变,与前面写《怀念父亲》的简友一样,他们有自己的梦想,但他们不能终日沉浸在那种自我陶醉的梦想中,然后过的像“孔乙己”一样的人生。

互联网大佬曾说过:“谁控制了互联网粉丝流量,谁就控制了自媒体金融”。所以全职的文人大都都在向这个方向转型,去通过吸粉来完成自己的开支运营,因为不向商业渠道转型最终会无路可走,自生自灭。而吸粉就要更多的去研究读者,读者喜欢看什么样的文,不管是鸡汤文,还是说教文,还是热点文,达到目的就是成功。这也就是现在的文学一直存在的一个误区的核心所在。

也有朋友说这个社会病了,或者说病的不轻,我们作为华夏的炎黄子孙,就不抨击我们的祖国。我一直都在思考一个文字问题:“不管以后互联网、人工智能发展的多么先进,原创表达人类真善美的深度文学是科技智能永远也达不到的高度与水准”。就如斯蒂芬·金提到的一个观念:“故事不是纪念T恤或是掌上游戏机,它们是遗迹,属于一个未被发现但已经存在的世界。作家的工作就是利用他工具箱的工具,把每个故事尽量完好无损地从地里挖出来。”这也永远不是科技能解决的一个问题,除非科技能控制人的大脑思维。

所以我觉得泱泱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学最终还是会留有一方净土,我也呼吁政府及社会更多力量的扶持与有利引导,毕竟社会除了物质,还有更值得我们推崇五千年中华文明意义与精神的东西。

相关文章

  • 文字的泛化时代,文学该何去何从

    时代不同了,文字也在做着一场全新的变革。自媒体的泛滥,文学之路该何去何从。 01 写文之前我要先检讨自己,在这个物...

  • 转载《文化的泛化时代,文学该何去何从》

  • 文学要走在生活的前面

    谈及文学,很多人都喜欢或习惯于将文学过度泛化或狭隘化:泛化的文学囊括了一切与文字相关的东西,狭隘化的文学又把经典的...

  • 一个生错时代的艺术家应该去做什么?

    文/张一白 图像时代,文字何去何从?新媒体时代,文学何去何从?一个生错时代的艺术家应该去做什么? 你是否宁愿花2个...

  • 文学该何去何从?

    在当今这个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的世界上,文学的影响正在日渐式微,这是一个令人心痛但又无法改变的事实。 文学不能改变以...

  • 无题偶记

    如今泛文学时代,写作平常事,写手多了去。 表达方式多样化,发表途径便捷化,这是一个好时代。因此,对...

  • 发展“写作+”,把握文字新时代

    随着新媒体和网络文学的崛起,实际上,文字新时代早已到来。但是热衷于传统文学创作的写作者该怎么把握?文字新时代的格局...

  • 当今时代,该何去何从

    时代的变迁,永远是历史的主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那就会被时代抛弃。 如果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跟人们说只要通过一...

  • 国产动漫IP为何局

    解读“”泛文化“”的时代内涵 泛娱乐 为什么会出现泛娱乐化 罗振宇跨年演讲刷爆朋友圈,泛文化类节目步入“黄金时代”...

  • 我该何去何从啊,我该何去何从啊

网友评论

  • 阿冼兄:学习了
    阿冼兄:@太秭帝 👍
    蓝博风:@阿冼兄 :pray:
  • 西北小妖在路上:分析很到位,为“纯文学”担忧!
    蓝博风:@西北小妖 :beers: :beers:
    蓝博风:@西北小妖 :+1: 谢谢小妖,下次不用破费,再次感谢了。
    西北小妖在路上:@西北小妖 刚打了赏,😜支持这种思考文!👍
  • 学心知行:句句戳心,给广大因各种原因来试探“文字”的网友们一声惊雷,照亮了这个世界多彩斑斓的心。终究,人的不同诉求,不同理想,互联网的优势与弊端,人性的解放与蔓延,各种交织下,这个简单的“字”的组合,将变得再也不简单:joy:
    蓝博风:@学心知行 谢谢知行!
  • 小虾米日记:想靠写文谋生,那就不得不考虑读者的口味,但如果真的是想我手写我心,也不会计较这些东西吧,就像月亮和六便士,看你要哪个……
    蓝博风:@滆湖小虾米 哈,很美的回复,确实是这样的!
  • 悟哲斯:作者多虑了。文学的路从古至今都是孤独的,有自己的方向。所谓自媒体,不是文学,仅仅是有关而已,是因为多用文字表达罢了。
    任何时代都一样。你当年所接触优秀杂志时代,是因为你的环境只能接触到那些,当年仍然有大量大量的粗俗鄙陋,粗制滥造的“文学读物”充斥在各种车站,人流多的路口地摊等等。说实话,《故事会》的销量始终远优与《意林》的。而各种山寨故事会就多不胜数,各种什么打着“法制”名号实际描述色情,暴力的小报铺天盖地。
    文学不会没落,任何时候都有那么一小撮人在坚守着,因为那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的天堂。
    蓝博风:@悟哲斯 好,随时交流。跟你同样是一个虔诚的爱好者,亦不求功名利禄,只求留一些墨宝给子孙,然后在自己年老时还能看到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和记忆。
    悟哲斯:@太秭帝 哪里什么指点哦,恰恰也是爱好文学,文字交流交流。
    蓝博风:@悟哲斯 哈,没有多虑,我只是发表我的一些看法,感谢指点!:whale:
  • 徐淑英柔情婉淑女蔷薇:娓娓道来,有理有据,说出了写文字的心声!
    敬佩学习!
    蓝博风:@徐淑英柔情婉淑女蔷薇 最喜欢看你那美的不要不要的美文,你才是真正的文字精英,向你学习!
  • 王浴海:深刻,到位,有感而发
    蓝博风:谢谢浴海兄弟的鼓励!
  • 云清燕:同感!👍
    蓝博风:谢谢燕子!!!
  • 白开水加糖吧:,更不能怪这些自媒体写手,因为人要生存。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写作者都是亚力山大,他们消耗着自己的脑力与体力,伴随着劣质烟卷的一根接着一根,他们废寝忘食,通宵达旦,甚至很多优秀写手也一样,却还是过着清贫困苦的生活……说的很对啊!一些非常优秀的作者,他们并没有过上应有的富足的生活。常常在创作和生存二者间做出艰难的选择!👍👍😄😄
    蓝博风:@白开水加糖吧 :+1: :+1: :+1: :+1:
  • c6a28e204772:真正的文学,照亮人性之美,经得起时间考验,如你文中所说“原创表达人类真善美的深度文学是科技智能永远也达不到的高度与水准!”鱼龙混杂的、浮躁的时代,需要真正的文人站出来守住一些东西!赞赏你!
    蓝博风:@红叶_0596 :+1: :+1: :+1:
  • 朴二雄:文学的归于文学,网文的归于网文。网文不是文学连通俗文学都不是,只是通俗的文字,消费品,看后即忘。
  • 深蓝浅蓝的天:所以很多人没有把爱好作为第一职业,不靠他吃饭就不容易影响自己写文的初衷,即使不是作为第一职业,利在前有多少人能不为此动心的,同样也会影响自己的文字,真性情的文章看到一篇是一篇,难得啊。
    蓝博风:@深蓝浅蓝的天 :+1::+1::+1::+1:
  • 凌三妖柒:坚守心灵城池,书写自由之路,不为斗米折腰,需要勇气,耐心和寂寞!👍👍👍
  • 蓝博风:刚才在公园里即兴口占一词,一个乞丐走过来在我身旁边听边摇头,我给了乞丐五块钱,继续朗诵。乞丐没走,坐在旁边听我读完后悄悄地说:‘你这词起结不好。”我白了他一眼,他却继续说道:“大抵起结之法,起句非渐引即顿入,其妙在笔未到气已吞。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尽。”我惊诧地问他:‘这个你也懂?” 乞丐看着远方沉默了良久,然后对我说:“就是因为写诗词,所以我才走到了今天......
  • 蓝博风:某女夜遇劫匪,颤抖说“大哥,我是写小说的,30多岁了工资还不到3000,逢年过节,连100块钱都没人给发,送礼的也木有,这是我的三级作家证。” 劫匪痛哭流涕“妹子,俺也是作家,写散文的,快40了无房无车,娶不到老婆一才出来做匪的,你走吧,对了,边上那条路千万不要走,更凶险、全是写诗的,都穷疯了 !”
    女的说:“大哥,你打劫应该走下边那条路,全都是搞音乐的!”
  • 一盏热茶:我认真写的文章,自己满意的阅读量很低。可是做菜的,一投一个准
    蓝博风:@一盏热茶 :+1::+1:发挥长处
  • 好风似水:题目那段认同,尤其是打开百度推荐的文章,题目乌七八糟,死长死长的😂
    好风似水:@太秭帝 过奖了,大家一起进步
    蓝博风:昨日阅读了你的好几篇文章,写的非常不错。有意境也有思考的深度,对有两篇寓言故事一直记忆犹新,很好的反映了赤裸的现实人生。佩服你的文学底蕴,给你深深的点个赞,向你学习。
    蓝博风:@好风似水 :smile::smile:
  • Jessy自由行走的猫:能在繁杂乱流的现世里勇敢的做自己,才是清流
    蓝博风:一起做个清心宁静的自然郎:whale:
  • 古树蚂蚁:👍👍
    古树蚂蚁:@太秭帝 下午好😊
    蓝博风:蚂蚁下午好!
  • 龙泉出鞘: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看作者怎么定位自己的写作,可以不客气的说简书上大多数人的作品还算不算是文学。退潮后,谁在裸游,一览无遗,拭目以待
    蓝博风: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精彩的点评,赞!
  • 单老师码字:有些朋友听说我还在写文时,就会说:你要现实点啊!我心里会说:写文就是我的现实啊!☺
    蓝博风:精典的神回复,是的,写文就是我的现实,我们都是向着我们自己意愿的追求去行动,我写我心。
  • 宸呦呦:文学的边缘化的确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蓝博风:嗯,也是一个永久性的话题!
  • 正阳明媚:也许平日的练笔称不上真正的文学,不过我们都在向往着文学,它是方向。
    蓝博风:@正阳明媚 :+1: :+1: :+1:
  • 卢宣宣:写出了我的心声。当时刚刚来简书,我就发现了这个奇怪的现象💔
    但也有人说,自媒体和文学是两个东西,它们本身是不冲突的。
    不管时代怎么变,我依然喜欢看纸质书籍,并且我从来没有看过一部电子书😭🙈
    因为拿着手机kindle阅读,很伤眼睛,看不了几页就头痛,所以超级不喜欢看电子书。
    家里经常摆着《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空余时间看几篇,感觉很过瘾。☘
    蓝博风:@娴线 精彩的点评:+1:,我们观点一致:beers:
  • 一只修炼的跳蚤:你写的真好,很震撼在简书里相遇这样的作者,我们的社会越来越浮躁了,文学也跟着浮躁起来。有些问题很现实,我也想着要不要也去走那个商业化的路线,毕竟写作是兴趣不错,但也还是要变现来吃饭生活的。生活就是这么现实,有时候让人不得不做不想做的事
    蓝博风:@雾色正浓 谢谢你这么至高无尚的赞美,非常感谢你的喜欢:hibiscus::hibiscus::herb::herb:
  • 冷小茶:新媒体文讲求的是有用实用,文学则是无用的精神的美的。当物质发展到一定程度,追求的还是精神。所谓无用之美,其实是人类向上攀爬到一定的高度,才有资格有情怀享用的一种精神盛宴。所以我相信,文学永远都不会式微,更不会消亡:blush:
    蓝博风:@冷小茶 :+1::+1:深度的评论,嗯,我写我心,最好的结局:hibiscus::hibiscus:
    冷小茶:@太秭帝 因为我也一直在思考你文中提到的问题。今天还有个写文学作品的文友在纠结是否转新媒体文写作。但我自己很坚定写文学。就像男人,多爱我都好,我不爱他的话,整天对着难受!所以说新媒体多爱我都好,我不爱它的话,写着别扭。而文学创作,于我自己来说,好玩、享受。
    蓝博风:@冷小茶 有深度,赞成:+1::+1::+1::+1:
  • 是轻山:👏👏👏👏👏👏👏👏写字,出于喜欢,终于喜欢。与他人无关,与社会无关。只愿我手写我心,唯愿我手写我心。
    蓝博风:@等风来哎 加油💪
    是轻山:@太秭帝 ☺☺加油
    蓝博风:@等风来哎 我写我心,大赞
  • 飘渺的尘埃:这是二十一世纪的悲哀,爱好文学的我们没有赶上好时代,但是我不后悔,只因我的挚爱
    蓝博风:@飘渺的尘埃 嗯,为挚爱,点赞
  • 风中漫想:分析的真好!学习!
    蓝博风:谢谢漫想一直以来的支持与鼓励,2018继续努力!
  • 美目如当年:写的太棒了!文学是神圣的文化遗产。
    蓝博风:@美目如当年 见外了,同样的小白,只是多了份淡然心境而已,一起加油!
    美目如当年:@太秭帝 跟大神没法比呢😊
    蓝博风:@美目如当年 谢谢美女的鼓励,一起加油额!
  • 子皿悠悠:说得好!我喜欢纯净的文学!
    蓝博风:@子皿悠悠 确实是这样,现在都是以吸粉的形式以研究读者的心理和如何吸引眼球。纯文学角度的文字读的人比较少了,这就是以前的传统文学机构很多都倒闭的原因。
    子皿悠悠:@太秭帝 有些阅读量高的文章,我觉得是适应了广大读者的心理。喜欢老舍、孙犁、史铁生等文学大家……
    蓝博风:@子皿悠悠 谢谢悠悠,嗯,一起加油!
  • 虬田:支持你,做自己
    蓝博风:@虬田 谢谢虬田大哥的鼓励,多多交流,向您学习了。:blush::blush::blush:
  • 静静的白莲:值得思考和拥有的建议👍
    蓝博风:@静静地白莲 谢谢白莲的支持,:blush::blush::blush::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
  • Greatfun:犹如 商业电影与文艺电影的较量。许知远《十三邀》里面也有同样深沉思考
    蓝博风:@Greatfun 是啊,许知远与马东那期的对谈印象深刻,他提出的大众文化的庸俗化趋势令人沉思,你说的电影的确也存在这个问题,在商业时代,能够表现文化的一切载体都会有这样的冲突吧。
  • 琴诗音:真是好文章。
    蓝博风:@琴诗音 谢谢诗音的喜欢: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
  • 泰山寒梅:文学危机。严肃文学与自媒体发生冲撞。这是个很难调和的矛盾。
    蓝博风:支持!
  • 霖山:欣赏好文,令人深思。相信文学会留有一片净土!祝您新年快乐!:pray::apple::cherry_blossom:
    蓝博风:新年愉快,合家欢乐,万事如意!新的一年2018同庆:tada: :tada:
  • 断鹂:深沉!
    断鹂:@太秭帝 :pray::fist:
    蓝博风:谢谢断鹂!
  • 罗佐欧的幻想世界:写得很好!
    罗佐欧的幻想世界:@太秭帝 😬
    蓝博风:谬赞了,谢谢幻想世界
  • 星尘星尘:确实是才子
    蓝博风:谬赞了,谢谢星尘
  • 困住风的气球:这位老兄字字珠玑,看得人热血沸腾!每个问题都扣到心坎上!我也是早就看不惯这种长标题鸡汤文当道了。要内容没内容,要深度没深度。文字的深情怎么能有这种东西担当!自媒体时代需要有人坚持。我就不相信朴素的文心不被人喜爱,不相信这个时代汪曾祺是个屌丝,萧红是个宅女,鲁迅的文章没人看!!好东西,不喧哗,但静水流深。我们一起坚持下去,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就凭此文,我要关注仁兄。
    困住风的气球:@太秭帝 兄台写的好,为真正的文学在网络平台正名发声立命。很棒,加油!
    蓝博风:@古道常 犀利优美的评论,给你赞一个!谢谢兄台赏识:beers::beers::tada::tada:
  • 子风藤:发展没有错,现实也没有错,所以还是与时俱进吧,流行的并不一定都是庸俗的。真的有价值的东西还是会被发现的,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
    蓝博风:@子风藤 :+1::+1::+1::+1:
  • 少庄:不太懂文,是个粗人。最近在学文,阅读此文深有感触。利益物质横流的年代,文学价值难以得到体现。一篇好文在当下是无法展现出来,正如鲁迅写文无数,却不得功名。时至今日家喻户晓。好文能留名千古,粉文能红极一时。为名还是为利?全在作者选择。🤗🤗
    蓝博风:@少庄 评论深刻,赞:+1::+1:
  • 作家张鱼:这是一场传统文学和垃圾广告心灵鸡汤的斗争。
    作家张鱼:@太秭帝 真的,没来简书前我还真没见过这么多不要脸的人。动辄某某导师,也不看自己是什么货色。天天给人算账,写了几十万了,赶上一部长篇了……

    笑死人,一帮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和无耻厚颜的装逼犯。

    好几年不做愤青了,最近简书上的多了有些上火。
    作家张鱼:@太秭帝 看淡些,不然容易抑郁。
    蓝博风:@瑜瑾瑾瑜 :beers::beers:新年快乐:tada::tada:,谢谢瑾瑜
  • 冲浪小鱼儿:棒
    蓝博风:谢谢冲浪鱼儿,元旦快乐!!!:tada: :tada:
  • 罕奇辣母:假如不能适应潮流去写爆文,那么就客观地记录现在。历史感谢你 ☺
    蓝博风:@罕奇辣母 感谢辣母的精彩点评,谢谢你:tada: :tada:
  • 武陵清泉:确实,有时也想这个问题,当作自我唤醒的途径吧
    武陵清泉:@太秭帝 祝友新年新气象,事事顺、体安康!
    蓝博风:@下学上达 嗯嗯,谢谢下学上达,元旦快乐:tada::tada:
  • 长亭外的夏小乔:流行的东西看一遍,经典的东西流行千年也看不厌!元旦快乐!
    蓝博风:@长亭外的夏小乔 同乐同乐:tada::tada:
  • 摩墨斯的讽刺:中国的文学不是死了,还有很多的人在苦苦坚守,你们看到了么?这样说要伤了多少人的心啊!现在大众变得开放,而有些作者为了迎合大众的恶趣味故意把自己的东西变得恶俗,满足了一些读者、也满足了自己!可是我相信总是有希望的,你没有看到么?已经有更多人在关注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学,我们有必要相信前路更好!因为这些人会一直坚守,或许还会有更多比我跟能理解的后辈!
    摩墨斯的讽刺:@正阳明媚 我是说在看了评论
    蓝博风:@正阳明媚 给你们二人都点赞,感谢支持,元旦愉快:tada: :tada:
    正阳明媚:@摩墨斯的讽刺 文章的作者没说文学已经死了,只是在商业社会对文学的未来产生了担忧,或者说对这个时代的写作者产生了矛盾的心态,既理解他们坚持初心的不易,也理解他们为了生存似乎又不得不与这个社会有某种程度的妥协。
  • 96a5d0dcade8:偶然的原因最近结识了简书
    偶然看到了您的这篇文章
    受教了
    蓝博风:@小飞流v 谢谢你的喜欢,多多交流:blush:
  • 刘昱廷:讲的好
    蓝博风:@刘博涯 谢谢博涯的鼓励!:blush::beers:
  • d5688525ce53:简叔都赞赏了,厉害
    蓝博风:@阳妹儿_6a6e 哈哈,被你发现了:relaxed::relaxed::relaxed:
  • 猫本猫的猫和猫:文学是曲高和寡,商业需要从众,不记历史上几个文学大家富甲天下,也不知道几个有钱的大官有着数不尽的佳作流芳了百世。我就觉得看书写作是一件高雅的事情,要是和柴米油盐这些俗物混杂了,也许不在那么纯粹了,没有文人的才华,但羡慕他们的风骨。写作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雅是水,俗是油,人们做饭都需要吧,自己清楚要面对什么就坦然些吧。
    蓝博风:@猫本猫的猫和猫 :hibiscus: :hibiscus: :herb: :herb:
    猫本猫的猫和猫:@太秭帝 我们写的算不算文学,需要时间的沉淀和检验,看多年以后我们的作品对他人的帮助和对社会的影响吧,我的目前一定不是。至于文学何去何从,终有一些人,有这个才华;终有一群人默默坚持,我能做的就是不拖他人后腿,不打击他人热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吧。
    蓝博风:@猫本猫的猫和猫 很同意猫猫的看法,“文学是曲高和寡,商业需要从众”有时也在想,文学是不是本来就只是少数人才有能力做好的?我们所写的东西有多少能真正称的上文学作品?在这个商业时代,文学又当如何自处?
  • 沧海一笑_:互联网时代颠覆了传统曾经的美好,人们在缅怀和不舍的情绪里茫然。有人说,简单的事重复做,便可成工匠。而再好的工匠,极顶尖的作品也只是在一遍遍的复制,可世上能称之为“艺术品”的都不可复制,这是事实。即便时代发展到有可“生产文章”的机器,也只能是搞出一批批有匠气而无匠心的产品而己,真正的尊者,还是人。世界是物质的,人便是物质中的傀儡,在物欲横流前,总有大批“苍蝇”嗡嗡叫,既然选择了善良,就只管善良下去好了,总问回报,未免心存虚伪。沽名钓誉者从来都是心怀叵测。
    蓝博风:@沧海一笑_7386 深刻:+1::+1::+1:
  • 蓝小厮:“榕树下”倒了,就没见过互联网真实做纯文学的:yum:
    蓝博风:@蓝小厮 很深刻,确实是这样,谢谢小厮的精典点评:tada: :tada: ,辛苦了,感谢!!!
    蓝小厮:@太秭帝 “榕树下”,呵呵,对她,又爱又恨。爱是指,那时那里面的写手几乎都以心再写文(不论你喜欢与否),呈现千人千面文的独特风向;恨,她倒下的太早了,以至于同时期和后来人,再不会以文为初(如你所说,如今还在写都是为了生存)。想说的太多了,哎~不说了。当然只是感叹。没只对现如今此平台任何一个写文字的。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产物——好与坏,也不是我能指点的。况且我还在用这平台。只是每次进来点进去的文章,大多数都是大同小异,看的便少了
    蓝博风:@蓝小厮 小厮还记得“榕树下”,看来也是文学青年啊,以前也喜欢看。你提出的的确是现在社会存在的一个问题,就如同现在如果只做纯书店,绝大多数都活不下去,大多数人活在现实社会中,毕竟生存下去才能做好别的。有时也会这样去理解。
  • 简十一_:不要怀疑,传统文学一直都在,如同过去《读者》和《知音》,没有对错,存在即合理。新媒体是时代年轻人的需要,报纸副刊、杂志是传统文学爱好者的领地。
    蓝博风:@简十一_ 你说的是,不过不知道传统文学阵地在商业经济的冲击下还能坚持多久?:pensive::pensive::pensive:
  • 隐世闲人:不过我相信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基奠,一定会把中国文化由现在的盲目混乱,甚至急功近利引导回它本该有的方向。这个信息大爆发时代,是空前的,老祖宗没有教会我们如何应对,只有靠我们自己来摸索试探。我私下里称现在的文化是非主流文化。总有一天他会回归正气浩然的主流价值观当中去。
    蓝博风:支持闲人的观点,也相信文学最终还是会有一方净土,对你所述的浩然正气的主流价值观非常赞同!:+1: :+1:
  • 执直之智:感恩
    原创
    智慧
    这是人类独有的品质
    任何机械
    任何设计
    任何智能
    永远无法超越的
    但是
    如果
    在未来社会
    人类若逐步丧失这些
    可贵的品质
    那么
    人类的被取代的命运
    或许
    并非遥不可及
    或许
    灾难也在进化

    简书
    或许
    是拯救中华文化
    在文字泛化和文学网络化时代
    可贵的存在
    执直之智:@太秭帝
    共勉共勉
    蓝博风:@执直之智 兄长
    才情俊秀
    落笔成章
    观点的透彻鲜明
    对文学悠远传承的意义
    深刻
    犀利
    睿智
    蹊径独辟
    洞若观火
    简书的平台
    适时在拯救中华文化的一方净土
    这里
    没有广告
    只有文字的宣泄
    我们
    唯有祝福
    愿这片净土越来越精彩,越来越源远流长
    执直之智:@执直之智
    不是
    文学已经死了

    还是一句话
    如果
    罗马帝国存在的意志
    不存在了
    那么
    罗马帝国
    亦将不复存在
    同理
    如果
    文学艺术存在的意志
    不存在了
    那么
    文学艺术
    亦将不复存在

    文学的兴起衰落
    致因有六
    一是
    民众的阅读习惯的存在
    二是
    对商业法则的尊重
    三是
    读书人对于民族文化的自信
    四是
    国家和政府的支持
    五是
    文学和艺术远离政治的发展原则
    六是
    文化宽容与纯粹主义的共存

    否则
    个人的有限力量
    始终
    无法对抗
    习惯的文字泛化
  • 墨棠子:哈哈,2071最后一天啦!提前祝你新年快乐!
    蓝博风:@墨棠子 看得懂哈,棠子。木事木事,等2071年我们都老啦再聚再聚首:relaxed: :smile:
    墨棠子:@太秭帝 抱歉抱歉!打错字了,闹出个大乌龙,我的错!新年快乐!
    蓝博风:@墨棠子 感谢墨棠子,也祝你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哈:tada::tada::tada:
  • 叶风眠:写的很走心,深有感触。
    蓝博风:谢谢风眠的鼓励,感谢!!:tada: :tada:
  • 小j_:这是个愈加去中心化的时代,机会多了,入口广了,但根深蒂固的中心化的思维久久不能散去。心里有东西,写出来便是了,汲汲营营的,庸人自扰。好的写作是自然行为,而发表东西是社会行为,无需举着文学的旗帜自怨自艾啊。憋出来的都不是文学。文学不需要打赏。不用操心文学的生死。它死不了。
    蓝博风:有道理,支持你
  • 千山月照:哈哈哈,真不怪你,是这几届读者不行。
    千山月照:@正阳明媚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环境造就人,人也影响环境,可做为个体的人对环境的改变真的是微乎其微。期待着每个个体的自觉,最终迎来群体的理性觉醒。
    正阳明媚:@千山月照 读者最终说来也是作者培养的:blush::blush::blush:
  • 陆芊梦:深度剖析!
    蓝博风:谢谢画岸,共勉中:beers: :beers:
  • 晚来舟:不是我不明白 是这世界变化快
    十多年前写新浪博客
    认识一个博友 专写鸡汤文
    当时觉得她写得特别一般 跟记流水账似的
    现在人已经出了好几本书了
    时代变化是大趋势 改变不了
    就看看自己是要坚持纯粹的梦想
    还是要顺应时代的脚步
    蓝博风:嗯,有道理,挺深刻,现实也确实如此,感谢甘婧的点评,谢谢你:hibiscus: :hibiscus: :herb: :herb:
  • 一路修行做老师:是这样的,我有时候不明白为什么一句话就成为一个段落
    一路修行做老师:@兰心苑 太过浮躁,人们都喜欢重口味的,
    蓝博风:嗯,每句话都是一个精典的段落,文字确实优美,但有时候感觉缺乏论据,全是论点。但现在的媒体文大多这样,可能读者更喜欢精练的东西吧。
  • 枫蕊:👏👏👏
    蓝博风:@枫蕊 :blush::blush::blush:
  • 游向岸边的美人鱼若雨:写的好,我个人觉得写自己内心最想写的即可。
    蓝博风:嗯,同感,谢谢美人鱼的鼓励和喜欢:tada: :tada:
  • 简书_迎风而立的异乡人:看后心里有说不出的
    悲凉!
    蓝博风:淡然的心态,以初心的自然去面对写作可能自己会畅怀更多,谢谢迎风,感谢你的支持:sunflower: :sunflower:
  • 一只西城:说得有意思。
    蓝博风:@一只西城 感谢支持:tada::tada:,新年快乐:tada::confetti_ball:
  • 残阳物语:纯文学不再是香饽饽,浮华的社会,已经把真正的文学淹没,但是真正能够流芳百世的作品绝对是真正意义的文学,也一定是经得住寂寞考验的!
    蓝博风:经得住寂寞
    耐得住考验
    才是能够流芳百世的真正意义的文学
    确实如此
    浮华的社会
    文字可以浮华
    可我们的心儿要永久芳华
    感谢残阳的精典评论,谢谢你
  • 黑夜no烟丝:喜欢作者。我觉得当下的世人大多都是蠢蛋,但在物资生活极丰富的现在。在文学艺术上寻求诉求成了世俗之人的心愿,他们追求脍炙人口的东西,谈八卦,凑热点。汇声合众,不仅让其感到自己发出的声音如此之大,还造成自己与世界共同运转的良好氛围。正是因为世俗之人的这种习性,自媒体上的写手应运而生,他们写作世人爱看的文章,过些日子,赚点小钱,我认为是合乎情理的,原罪是属于愚蠢的众生。
    上面看到评论有人朋友说中国文学完了。哪能啊,这不还有咋们吗?
    蓝博风:@黑夜no烟丝 深刻:+1::+1:,共勉中,一起加油💪💪
  • 07fcbc1f5c97:文学要靠政府扶持?那扶持起来的东西肯定不是文学,而是政府的宣传附庸。
    没有独立精神,没有自己的思想你凭什么以为自己在搞文学?
    你以为"文质彬彬”只是看起来谦恭有礼的意思么?
    你以为"天丧斯文“是天下人不懂讲文明了么?
    5000年中华文明看起来真的和你没多大关系,热爱文化的话不要装作自己写的那点破东西有任何意义,不要像条蛆虫一样为了混点收入爬进文化市场各种蠕动,不如躲远点给好人腾地方,让观众能在文化市场看到文化作品应有样子,而不是满眼都是在文化市场蠕动的蛆虫,还可以用自己的收入给自己支持的文化作品投上一票。
    蓝博风:远处有一点光,朦胧中摇摇晃晃,原来,那是魍魉的火焰在跳动...
  • 玉生烟:现代写作人的悲哀!作者慧眼,能够识得当下流俗的文风。为了利益而写作的现代人,如何能“文以载道”?世风日下,文字里的流俗众,却成了才。
    蓝博风:评文犀利玉生烟
    慷慨洋溢具慧眼
    人生难得知己遇
    半世红尘山恋山:tada: :tada:
  • 元阳真人:文学创作注定了是艰苦而又孤独的旅程,
    为心灵而写作,为自己而活着,
    既取悦了自己,又传承了经典!
    蓝博风:好评,好深度,谢谢柴彬的鼓励:heart: :beers: :+1: :+1:
  • 落梅听雪声:现在是快餐文化时代,传统文学也要走这个路,不然要饿死了
    蓝博风:@心有冷月如刀 如何能走好文学这条路,又饿不死,这是个问题。
  • 尘飞扬兮:现在的社会除了娱乐八卦就是流言蜚语,文学不是用来赚钱的,赚钱的也都不是文学,大多数就是粉丝喜欢就说好,不喜欢的就无人问津。
    蓝博风:@尘飞扬兮 文学是不是用来赚钱的?文学能不能用来赚钱?文学该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个问题:interrobang:
    蓝博风:飞扬说的挺好,可能因为绝大多数读者也非文学爱好者,就是以眼球与感情来观阅文章。很赞同你的观点,感谢君的鼓励与喜欢,谢谢你:tada: :tada: ,元旦快乐!
  • 心里的那个舟:利益面前,有些人可能就改变了初衷
    蓝博风:@心里的那个舟 是啊,总有人会经不住这样那样的诱惑,坚持初心的确不易。
  • 芸窗月影:说出了许多爱文字人的心声!
    蓝博风:@芸窗月影 很开心能和大家产生共鸣。:blush::blush::blush:
  • 浮光_掠影:一口气拜读,其中间心跳不已,,,拍案叫绝!
    因为你的所有茫然不得而知,也是我的茳然不得而知,,
    共鸣!震撼!❤👍🙏💪
    浮光_掠影:@太秭帝 弟好,老姐喜欢你甚至崇拜了,真的👍😄🙏
    蓝博风:老姐一如继往的支持让弟感动不已,谢谢你,祝元旦快乐:tada: :tada:
  • 丁_香:一颗文心!
    蓝博风:@丁_香 一颗杞人忧天的心:sweat_smile::sweat_smile::sweat_smile:
  • 四叶香徊:确实感慨啊
    蓝博风:谢谢香徊,感谢你的支持:tada: :tada: ,共同学习中。
  • 剑未鞘:文人的担当及忧患意识,抽丝剥茧。向守望文学一番净土人士礼敬,向作者礼敬!
    蓝博风:青锋剑未鞘
    文人磨砺刀
    守望净土地
    赞我河山娇
  • simkey:胡说
    蓝博风:@simkey 嗯,胡说
  • 亭玉子:《意林》我一直都看着,是一本很不错的杂志,从中学的时候就喜欢看了😀😀
    蓝博风:@亭玉子 哈哈,我也是中学时开始看的,很喜欢。:beers::beers::beers:
  • 60f83fe37fb3:历史是人民创造出来的,有好有坏,传承留下来的是精品
  • 沐玉声声:谢谢你别答了好多真正的内心的东西。
    蓝博风:谢谢沐玉的鼓励,感谢你的喜欢:hibiscus: :hibiscus: :herb: :herb: ,互相学习,共勉中
  • 彩缤: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蓝博风:确实,科技发展太迅速了!!!:tada:
  • 面试念念不忘:很荣幸看到这篇文章,更荣幸审核这篇文章。
    您的反思,或许是我们每个写作者都要去反思的问题,这是时代,这是时代人们的阅读口味怎么了?还是写作者变得庸俗了?可能两者皆有,但是,洪流中,总是尔等思考者,斗胆的问一问?到底怎么了?应该怎么做?所以,反思,反思过后的改变最重要!
    面试念念不忘:@靠谱的小强 新年快乐😄😄
    面试念念不忘:@靠谱的小强 哈哈😄,愿与君共勉,共同努力!
    期待你更多更好的文章!
    蓝博风:非常感谢你的认可,4000多字的评文还是有少许零乱的地方,感谢编辑的耐心和用心,谢谢你。
    也很认同你的观点,反思,反思过后的改变最重要,太秭会努力学习与加油的。
    有人说小强是打不死的,可遇到一个靠谱的小强亦是人生一大荣幸之快事。
    向前辈学习,亦给自己加油打气,来简书两个月,挺喜欢简书的模版格式和风气,在祝愿小强编辑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的同时,也祝愿简书越办越好!
    再次感谢你的关注与喜欢,谢谢你
    :hibiscus: :hibiscus: :herb: :herb:
  • 无戒:哎,么办法了。感觉也想死了。
    蓝博风:无戒老师好,深夜未睡觉。
    乾坤酝佳作,文界婵天骄。
    我辈引以傲,唱响应号召。
    行云流水意,挥思起狼毫。
    修罗love:@无戒 不要把写作当做谋生的手段,让写作占据1%的生活空间好了,其余的精力交给生活本身,工作,家庭。
  • 谷谷U:想起那会安静地看书或是同学之间相互借阅书籍相互交流讨论的时候了,而现在确实有些安静不下来了
    蓝博风:嗯,有时感觉越来越混乱,就像找不到那种方向在哪,或者有时候就是心情的一个寄托与宣泄情思在写文。
  • 花开半夏香如故:说的太对了,现在真的能沉下心研究文学,尊重文字的人不多
    蓝博风:挺有同感,是啊,社会在变,文字也一直在革新中,有些乱!谢谢花开:hibiscus: :hibiscus: :herb: :herb:
  • 三湘涟漪:也不知道是时代发展太快,还是怎么的,都赶不上了☕☕
    蓝博风:@三湘涟漪 :strawberry: :strawberry: :sunflower: :sunflower:
    三湘涟漪:@太秭帝 不客气!☕☕☕只是有同样的感觉而已
    蓝博风:变化的确实是太快了,跟不上节奏的感觉。有时也感觉挺茫然的,谢谢三湘的鼓励:tada: :watermelon:
  • 微风轻扬晓月寒:是呀,去年一个年轻的作家对我说:‘姐,别写了,中国的文学死了!’他的文采相当好,文笔很是细腻,人物刻画惟妙惟肖。我当时很为他可惜,在简书上写的这半年多,我有时候也很茫然,不知道真正的文学到底该表达什么?纯文学作品没有阅读量,跟风吧?我也不愿意!
    蓝博风:嗯,有些条件好的,或者不为生活操心的优秀写手,慢慢就会比较郁闷的放弃,或者就写写心情小文,自娱自乐。我也是今年才开始玩简书的,以前也差不多就玩下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慢慢在简书上写了二个月,也总在学习中,向很多比较优秀的选手去学习,可有时总会感觉有点莫名的烦恼,虽说不为生活操心,但感觉慢慢写的自己颓废,有点小茫然。谢谢月寒一直以来的热情关注,谢谢你的鼓励:hibiscus: :hibiscus: :herb: :herb:
  • 80e7d7e2319d:简书现在走粉丝经济,所以文章阅读,喜欢,点赞不能真实体现作者的真实水平,粉丝爱好及写作意愿由简书写作者自己把握,既要认真写作,又要注意写作意愿!如果太认真阅读量,喜欢量,可以说己失败了!你越认真,越失败!写作是孤独的,对得起自己用心己好!较真得不尝失!
    四叶香徊:@L_87ca 越认真越失败
    残阳物语:@L_87ca 分析的很对,如果真正喜欢,是不会因为这些而放弃的!
    蓝博风:终于可以看得懂兄弟的评论了,你老是搞的很高深的评论,有时我真看得一头雾水。谢谢你的鼓励,感谢!!!
  • 意磬:分析的很全面自媒体时代利弊并存
    蓝博风:@意磬 是磐不是馨
    太秭马虎人
    祝愿意磬姐
    娇美亦龙腾:hibiscus: :hibiscus: :herb: :herb:
    意磬:@太秭帝 :sweat:友打错了我的名字
    蓝博风:谢谢意馨的鼓励,共勉中:hibiscus: :hibiscus: :tada: :tada:

本文标题:文字的泛化时代,文学该何去何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cg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