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法律与历史历史,想法,法律楚材
读史札记: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到底来自哪里?

读史札记: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到底来自哪里?

作者: 陇右雷柯柯 | 来源:发表于2017-04-21 10:54 被阅读20次

一个族群的精神力量来自哪里?不可否认,自然人乃至一个组织,必然有其异乎寻常的精神支柱,方能在艰巨繁杂的形势中,攻坚克难,凤凰涅槃,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创造出人类历史上更为辉煌灿烂的伟大成就。

读史札记: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到底来自哪里?

精神故乡,就是那个民族引以为豪,使后人谈起便会拍案叫绝,心驰神往的朝代或者说是历史时期,而中华民族的精神故乡就是大唐,一个开放包容、阳刚威武、开拓进取、文治灿烂、武功非凡的朝代,翻阅古籍,每每读之大唐贞观开元年间,不由自主的便会热血澎湃、仿佛被注入了一股英雄的特性。

读史札记: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到底来自哪里?

一个王朝的风格无疑会在社会各个方面展现出来,从她的音乐、饮食、建筑、文化等等方面可以看出,自信、包容、强大的王朝就连她的建筑都在彰显着那个时代的骄傲和自信,建筑飞檐走壁、钩心斗角、大气磅礴,辉煌壮丽,这一点可以从汉唐的建筑风格上不可遏制的体现出来,反之,明清之际为代表的四合院,则充满着保守、内敛、在可控有限的空间里进行精致精巧的安排布局,正如他们的主导思想程朱理学一样,存天理、灭人欲,汉唐之际那种个性飞扬、自信包容的风格不见了,代之以明清故居那种特有的压抑感。

王朝真正的强大,从他子民的个性张驰、言论自由的程度可以完全体现出来。一种掩饰不住发自内心的骄傲和自信,他们在用行动切实的彰显着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特有的自信和荣耀。

隋朝结束了华夏大地几百年的战乱,给黎民百姓造成了无以言说的灾难,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这种不稳定的秩序造就了民族和文化的深度融合,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便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产生,大唐的百姓站在废墟之上,拼搏着、努力着、奋斗着,筑起了一个王朝的荣耀、挺起了一个民族的脊梁、拾回了破灭一地的自信。在那个时代,音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丝绸之路就像一条丝带一样,在大唐的疆域上拦腰飘过,从漠北草原、西域城郭、真腊骠国、百济新罗高句丽,各种音乐元素的冲撞交融,谱写着那个时代最优美动人的篇章。

读史札记: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到底来自哪里?

音乐制作它的灵魂又是什么呢?

音乐制作来源于自然风景的直观感受和视觉上的强大冲击力,作曲者自身的文化积淀,情感的取向,胸怀情操,对某一族群文化精髓的继承和理解,当这些诸多元素混合在一起,形成一幅画面,作曲者的情感以吟唱的形式外露时,迅速的扑捉那一刻的触动,一首曲子也就完成了。苍凉大气,千载沉浮,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吊古抒怀,一骑绝尘,穿越时空,如临其境,恰巧与作曲者共鸣交合,好的曲目会将听曲者领入尘封已久的历史,见证其兴衰,或是一幅深刻的画面,或是一段情感的传递,这不仅是一种强大而极具穿透的力,更是一份冥冥注定的偶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读史札记: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到底来自哪里?

公号、纸媒转载及约稿请加微信:gsgylkk

或者发送稿件至495412794@qq.com

相关文章

  • 读史札记: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到底来自哪里?

    一个族群的精神力量来自哪里?不可否认,自然人乃至一个组织,必然有其异乎寻常的精神支柱,方能在艰巨繁杂的形势中,攻坚...

  • 看《吕思勉读史札记》

    《吕思勉读史札记》是作者史学论著的一个大集,这一本《吕思勉读史札记》是后人根据吕思勉先生的笔记和论著整理而成...

  • 为何唐朝之后,少数民族政权难对付?未蜕变的中原恰逢进步的野蛮

    读古代史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唐朝之后,少数民族更难对付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其实,少数民族更难对付,说白...

  • 读史札记

    《资治通鉴》中详细记载了商殃入秦后的一系列故事,本文只以商殃“立木为信”为引,重点解读司马光对这件事的点评。 商殃...

  • 读史札记

    商殃之死在《资治通鉴》和《史记》中都有记载,其中名士赵良和商殃的一段对话堪称经典,也代表了两位司马先生对商殃一生的...

  • 读史札记

    《资治通鉴》中记录了这样一则故事,讲得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和卫侯的一次对话。 子思对卫侯说:“苟变这个人是个人才,可以...

  • 读史札记

    余幼嗜读书,凡力之所及,必求而读之,惜乎家贫,未尝一快。又乏名师指点,甜咸杂进,漫无头绪。及长,嗜书如旧,生...

  • 读史札记

    经由此专题研讨,亦应点出一个向为人隐讳的史实。整体而言,战前十年中国的经济、财政与金融等进程,都有一个明显特征,就...

  • 读史札记

    顾颉刚先生认为,中国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抛开这费心力的学术之辨,在清寒的光影里,随意翻翻《史记》,权当按图索骥图一...

  • 我们为什么称为汉族呢?

    读史有学问,读史得智慧,读史很有趣。咱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56个民族是一家。 最大的汉族占百分之九十七,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札记: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到底来自哪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qd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