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鬼门开

作者: 立夏的西瓜 | 来源:发表于2017-09-03 12:39 被阅读729次
七月半,鬼门开

这一年又过了大半。

我从县城坐车一路颠簸,穿梭在山野之中,赶回了老家,每年这样特意往回赶的日子并不多。

七月半这一日的晚餐同年三十一样,很早便开始准备,而且总是丰盛些,因为等会得从活人的口粮里盛同样的菜色,给逝去的人先吃。

奶奶已有七十多高龄,身体硬朗,烧纸摆烛是她每年七月半和年三十必不可少的仪式,大概从她为人妻开始,便年年不落。

堂前和灶台都会放上一截黄瓜头,上边插着香烛,火焰跳跃。饭菜做好之后,便往堂屋的桌子上菜肴,摆碗筷,倒烧酒,俨然一幅待贵客入桌的情景。

幼年我总是好奇,等谁来吃饭呢?奶奶很神秘的说,这是给"他们"准备的。

“他们”又是谁?我不知道奶奶怎么懂得这些,大概她的奶奶也是这样做的,一辈儿一辈儿传下来。

奶奶一边手里倒酒,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你们来了就多吃些喝些,保佑儿孙平安顺利,你们自然也享福。

我一点也不觉害怕,似乎奶奶是在向熟识的人念叨,可是总会看着这空荡荡的板凳和不曾动过的筷子,想"他们"怎么吃饭呢。

奶奶总让我不要乱讲话。

而后大家开始蹲在桌前烧金银纸钱,那厚厚的一叠纸钱放进去,便迅速被火苗包裹吞噬,成了卷边的银灰。火苗越烧越旺,映得奶奶的脸庞红彤彤,不多时细碎的灰屑满堂飞舞,袅袅的烟雾也熏红了每个人的眼睛。

这时我总会想起爷爷,想起九岁以前的时光,他那吧嗒吧嗒的卷烟,结实宽阔的后背和长着老茧的手掌,牵我走过山林,淌过河流。

今生只痴做了他九年的孙儿,孝道还未尽半分,不敢说来世如何,只知此刻真切的想念。而今,我悔恨幼年的许多事情在脑海中已变得模糊,也不知我曾为他带去过多少欢乐。

火苗愈发的旺盛,宗族之情在此刻显得尤为浓厚紧密,多少在外的儿女都赶回故乡做着同一件事。从前我以为敬的是鬼神,如今却明白是活着的人在寻求着慰藉。大概这也是繁复的仪式得以传承数千年的原因。

纸钱烧尽熄灭,剩下一盆灰烬。奶奶说,便是“他们”吃完饭要走了。

走吧,将我们的哀思带走一些,留下的安宁多一些。

奶奶收拾完了碗筷,才轮到我们摆桌吃饭,整个过程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每一年如此往复,唯一的改变是她日渐佝偻的背影提醒着我岁月的残酷,我亦不愿以后也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同她对话。

等天黑尽了,奶奶带着我,把火盆里灰烬和倒掉的饭菜端到河边,香烛幽幽,烧些纸,说些话,最后齐齐泼出去,俗称泼水饭。这一日的事情才算全部完结。

河水奔流而下从不曾改变,我听见风把河边的香樟树吹得沙沙作响,满山的虫鸣清脆响亮。

只是今夜的故乡,没有月光与星辰。

相关文章

  • 2019寝室事件簿(7)

    《鬼》 七月半,鬼门开,众鬼出巡。 每年农历七月,阴气最盛,多少冤魂出鬼门,寻生魂为替身,获得投胎机会。 七月半那...

  • 小时候常听的鬼节禁忌

    “七月半,鬼乱窜。”为了不让小鬼近身,这里整理了一些不得不知的“鬼节禁忌” 1、忌说鬼字: 七月半,天门开,鬼魂出...

  • 七月半

    “七月半,鬼门开。” 子时,鬼府城门打开。小鬼们来到人间与亲友团聚,当然也少不了来人间捣乱的。从小被奶奶警告七月半...

  • 恐怖童谣杀人案

    七月半,鬼门开,鬼门开,接鬼怪,鬼怪苦,卖豆腐,豆腐烂,摊鸡蛋,鸡蛋鸡蛋磕磕,里面做个哥哥,哥哥出来接鬼,里面做...

  • 长相思·清明忆亡弟

    七月半,百鬼行,青灯烛影绕阑珊,香纸长烟乱。 鬼门开,故人来,唯愿长河伴君与,白马踏歌行。

  • 女阎罗

    初见,孤名为言萝。 七月半,鬼门开。百鬼夜行时,生人莫上路,冥人勿作孽。 不知何年,阴阳颠倒,人们没了信仰,神佛缺...

  • 【夜读鬼话】中元节异事奇谭

    “七月半,开鬼门,鬼门开了,出鬼怪……” 哈喽~亲爱的简书创作者们,这首“鬼里鬼气”的民间歌谣唱得是农历的七月十五...

  • 妖异志之紫檀(上)

    七月半,鬼门开,百鬼夜行。 1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街上人来人往,面上喜笑颜开,手里是等待祈福的天灯,城里一派祥和...

  • 阿鬼!你睡了吗?

    七月半,鬼门开,今年的鬼节有点特别,阿鬼给蜜侬写了两年的情书,今年他打算给她一个惊喜,提前几天出来,陪她一起过个七...

  • 百鬼出行

    (1)七月半,鬼打仗 七月半,鬼打仗。这句话在村里很流行,我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的。 他们说:“鬼到了那天就会跑出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月半,鬼门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wad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