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连续7天的班,也上下来了。
朋友圈有吐槽的,也有放下的。我呢,过去了就过去了吧。
也许最让我期待的就是退休的生活吧,哪怕预示着年纪大了,但意味着更多的自由。
这7天,每天早上6点起床,有几个晚上并没有在11点上床。有一个晚上是因为白天的中午时分喝了一杯咖啡,一直到晚上1点都没有睡意,整个夜晚,人都是似睡非睡的状态,很折磨人。
然后,下定决心:咖啡下次要喝都在上午喝吧。
02
上周做了啥呢?
上课,自己该上的课一节没有少,上多的课,有一节吧。昨天下午守着孩子们做了一节课的作业,然后——而已。啥也没有做,预期的任务并没有完成。
对了,还上了一节公开课。孩子们很可爱,发言太积极,每次都不得不摁住一些孩子的思考,进行下一步。尤其到了最后调查学生是否喜欢教学设计的环节,我对他们说:“你们这个时候是完全可以有权表达不喜欢的。”一些孩子表示出不相信,当我一再表达这样的讯息时,孩子们相信,但没有人表达不喜欢,因为他们在我的课堂上感受到快乐了吧。
听课呢?有史以来一周听得最少的一次:3节。其实,很想听课,听什么课都可以。把自己放进课堂里,会使自己更加安静一些。当然,下周要去听一位朋友的课,必须去的,去感受某种氛围的存在。
对了,听课很少的原因,是去检查2.0了。
最近,我们学校的老师见面的问候语都是:你2.0做好了吗?我被安排去检查数学组的。于是,仔细解读2.0,按照检查标准完成对应的作业,其实不难,但是就怕解读不标准,导致老师们操作失误。
我也做了2.0,和老师们沟通得越多,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做。但我也不确定我的就是最标准的。老师们说:“你检查好仔细哦。”是的,从格式,到内容,我都要求格式规范,行距字体要一样,内容需要个性又具体,套路的话最好不说。
03
值得警醒的是:我的智慧并没有增长,尤其是面对某些孩子的时候。
安抚孩子们的情绪,我做得还是不够好。
当老师,需要每天面对一些需要教化的孩子。他们的行为,是有意无意都在挑战你作为教师的底线,作为人的底线。
说一遍不听,理解;说两遍不听,理解;说三遍不听,理解……超过五遍之后呢?或许要做的事就不是理解了,而是思考:我为什么要去和这样的孩子较真呢?那一定是老师的问题。因为你需要把他当成一个孩子,你生气,就是你输了。
04
上周完成一件大事,工作室安排的办学规划交流。
我是无知者无畏,只是在表达一种理想,没有对谁有影射,或者有威胁。所以,我可能什么都敢说,想到什么就表达什么吧。
只是,我没有想到会收到来自同伴的褒奖,认为我的表达尽管理想化,但有很强的操作的美好空间。
我呢,也一直是想着如何表达教育的善意,表达对人的尊重。
这一点,我受文质老师影响比较深吧。
生命化,生命化,需要将生命放在第一位。
写在纸上的,有可能变成现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