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落幕红尘
01
想象力服务于人类远大于知识本身的功用。科学离开想象就仅是普通而简单的生活。人类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无一不与想象力有关。从瓦特的蒸汽机,牛顿的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再到电话电视的诞生,想象力始终引领着知识,跑在知识的前面。想象力还是使死的知识活起来的一个推力,更是知识有了趟和站,走和跑的区别。
爱因斯坦说过很多深奥的话,唯独这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最令人印象深刻。打个比方,学习像用砖磊墙,每一块砖就像知识点,而想象力,就像让砖与砖结合的水泥。越能理解知识之间的逻辑,越能通过想象增加知识的应用。
宙宇飞船的诞生,把人类带入太空,是科学成果,更是想象力为科学为知识装上了能飞的翅膀。在太空中遨游的是人,是知识,更是能与浩瀚无比的宇宙相比的人的想象力。
"爱”老的说法不是否定知识,而是强调想象力与知识同等重要,甚至远比知识更超前的想象力的非凡作用。科学的很多新发现必须建立在现有知识基础之上。但,想象力在一定程度能打破既有思想的禁锢和知识的局限和框框。就怕你不敢想,想了就没有做不成的。人类登上火星也只是时间问题。
科学离不开想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家公司都需要。失去想象,就会失去持续发展的生机。没有一种心理机能,能比想象更能深化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对浩瀚宇宙的认识,对未知的探索。
然而,对我们来说,真正的困难不是产生“奇特”的想象,而是产生“对”的想象。
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的美好,正是基于科技的不断探索和人脑丰富的想象力完美结合。想象力和科技的力量,将会更快的推动人类知识的进步和发展。包括癌症也可能很快被攻克,甚至人类有机会实现永生。
02
每个孩子都知道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很聪明。但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渐渐发现,仅有聪明,人也行之不远。我们应该记住,使爱因斯坦与众不同的是他的不安分守己、不墨守成规和对教条的反判,这一点值得当今社会的人效仿和垂范。
爱因斯坦的天才提醒我们,一个社会的竞争优势不是来自教会孩子乘法表或者化学元素周期表,而是来自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的精神。
爱因斯坦对“教育”有一个特别的解释:什么是教育?就是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忘掉,剩下的便是教育。本意在于:成功的教育是让学生学会怎样思考,让知识成为思维的工具,而不是束缚思维的枷锁。
爱因斯坦小时候很晚才开口说话,不仅如此,他还冒失无礼地反抗权威,反感死记硬背,这使得一个校长把他遣回家,另一个则叫他“懒惰鬼”。
苦读诗书之人自能在这世上立足,但人性自由的怪才才能改变世界。正如最近对爱因斯坦个人论文的调查结果所表明的那样,其狭义相对论最能体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力。
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用人类历史上最宝贵的思想精华武装头脑,打开源远流长的智慧闸门。
科技创新固然需要学习和积累知识,但更为重要地是让思想能在自由的天空飞翔。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影响人们接受新知识的最大障碍不是未知,而是已知。
03
我们在教孩子画画的时候,通常会教:先画一个圆圈,然后在它的周围添上代表光芒的短线,最后在圆圈里添上红色……这是成人的思维和经验。在优秀的美术老师那里,他会调动小朋友的想象力,画出各自心中的太阳,有圆的,有扁平的,有红色的,还有绿色的。表面上看,儿童的想象力显得可笑而幼稚,但这对他们思维能力的成长是非常珍贵的。
1987年,7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巴黎,跟踪采访的记者问一位获奖者:“你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其意是说:幼儿园学到了诚实,是科学必备的素质。在幼儿园,思想没有任何条条 把老师在黑板上划的圆圈任意想象为月亮、 苹果、盘子,等等。
黑格尔说过: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歌德母亲教育孩子的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她讲故事的方法很独特,总是讲到一半的时候就停下来,余下的故事则让小歌德发挥。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自由发挥就是发散思维,就是想象力。
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的60个外国人之一的爱因斯坦的事迹广为人知,他的话家喻户晓。他的广义相对论就是在头脑里做思想实验发现的,而后才被科学实验证实的。
对于想象力的重要,科学巨匠们有着强烈的共鸣。杨振宁是当今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而他同时作为经受过中西方教育浸染、有着“读书教书四十年”经历的学者,他有关教育的一些观点,可谓真知灼见,对我们跨世纪的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钱学森认为:“形象思维是我们当前研究思维科学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而我们现在对它却不怎么了解。
在我军两院院士一次问卷调查中,有关智商因素列出了9项,而“想象力”排在了诸要素之首。“现实世界是有限的,想象的世界却是无限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重要的实现形式。想象力越丰富,就越能把有限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调动起来并加以利用,就越能获得别人得不到的东西和难以进入的领域。
04
让孩子做做"白日梦”,这不是说痴话吗?非也。
我国的应试教育担忧的不是知识,缺的是"白日梦”,缺的不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缺的是想象力。如果我们每个孩子都有白日梦,那才是教育的大幸。
我常常在想,我们的课本知识也太过千遍一律,若能有选择性的把课本外的知识,列入教学大纲,该有多好。
有句时髦的话叫做:"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是电视上经常说的一句公益广告词。说的就是放飞梦想。
有个数据显示,在全球21个接受调查的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这是2009年教育进展评估组织的调查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不禁让人发出感叹。造成这样的结果,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问题既有出现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也有出现在学龄前的家庭教育中:我们的教育,一直在教孩子寻找标准答案,对怎样引导孩子想象,却很少去思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束缚了孩子们独立思想。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允许孩子有异常的想法,这样不是慢慢地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又是什幺?
哪些行为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如何培养和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呢?
一.拥有想象力可以让你和孩子享受快乐、享受惊奇、享受自由、享受现实生活中少有的感受。
1.听。听音乐,在舒缓或激昂的音乐声中;听故事,在人物的嬉笑怒骂中都能构建起孩子的幻觉。如果你能说服你的孩子,不是看电视,而是听电视,孩子会形成一种新的视觉体验,根据听到的对应着在脑中形成图像。这就自然而然的把大脑带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想象空间。而这种想象的空间要比停留在现成的视觉感受要大得多,丰富的多。
2.哥德妈妈讲故事,讲一半,留一半。其实这留一半,若把思维带入想象的空间,可以是无限大。
3.常给孩子一些想象的训练。比如给出一些简单的符号,如一条线、一个圆、一个长方形等,让孩子根据这些来编属于他们自己想听和爱听的故事;绘他们自己想要的色彩或图画。
我就见过这样一档节目,把蘸着墨汁的一团碎布巾在画板上按一下,然后由参赛选手自由发挥想象完成作品。
4.鼓励孩子拆装废旧物品。身边的家长们总是说自己的孩子经常会弄坏玩具,这种做法会被阻止。孩子想玩具琴,是因为孩子想知道玩具琴为什么会唱歌?家长们常常会看到一件简单的玩具,孩子一个人可以玩上半天,这让你捉摸不透他在玩的什么,其实他的游戏世界中充满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故事,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力。
5.多让孩子做一些脑筋急转弯的练习。鼓励孩子思考时多转几个弯,同时鼓励孩子不按成人的方式去思考。
6.阅读是培养想象力的土壤。阅读绘本图书对想象力的培养很有帮助。因为绘本色彩丰富画面美丽,又充满了有趣的故事,可以让孩子在欣赏绘本画面的同时,把孩子很好的带进故事中来,让孩子成为故事中的主人公,让孩子的想象开始放飞。
绘本中的故事可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帮助孩子脑海中的故事变得丰富多彩,那么当孩子想要自己去想象故事、去模拟、去创造故事时,那么孩子的脑子里就充满了各种形象与故事逻辑。
二、这些行为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你一步步的为孩子的思想设置枷锁,让孩子不敢去想象,不敢突破自己已有的思维!
1.学生的思维发生了变化,而老师的思维却停留在标准答案上。一个经典的案例是这样的:老师问“雪化了是什么?”有孩子回答“雪化了是春天。”结果这个答案被老师打上红叉,因为它与标准答案不同。数学是精确的,而语文是模糊的。雪化了是水,没错,但雪化了是春天,也对。
2.有保姆式的家长必然会形成,行动和思维都懒惰的孩子。比如替孩子打早餐、洗衣服、背书包、削铅笔、系鞋带等,孩子所有这些能自己动手做的事,都被这个保姆式的,任劳任怨的家长代劳了。这样做的后果,会使孩子丧失基本的动手能力和对事物好奇心。
3.止步不前的观念,遏制着孩子与众不同。经典案例说明: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中的《四个太阳》为孩子提供了文字依据:夏天的太阳绿绿的;秋天的太阳金黄的;冬天的太阳红红的;春天的太阳多彩的。一个孩子在图绘本上画了一个绿绿的太阳,结果被老师家长纠正过来,因为太阳本该是红红的。当孩子拥有独特的思想时,要懂得尊重、呵护、鼓励孩子,而不是为了你认为对的道理去一味的打压孩子、限制孩子。当你在不断纠正孩子充满天真的故事时,你也在一步步的为孩子的思想设置枷锁,让孩子不敢去想象,不敢突破自己已有的思维!
4.现成的答案,恰恰是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家长在开发孩子智力的时候,留给孩子的是现成答案,从小就灌输大量的现成知识,记下来、背下来的孩子似乎什么都懂,而让家长没想到的,孩子真正失去的却是对未知世界探索的兴趣。不要让孩子失去想法和去想象的勇气,更不要让孩子害怕去实现想法。
三、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我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在受调查的国家中倒数第一,这个消息令人沮丧。是谁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传统的根深蒂固的以分数论高低的应试教育的观念。教育不必整齐划一,教育的百花园里需要五彩斑斓,群芳斗艳,更显教育特色。教育要留给孩子驰骋蓝天更多的个人空间,让孩子做做白日梦,这样移民火星的日子,即使遥远也值得期待。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它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这段话精辟地概括了想象力的作用。唯有想象才能把科学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创造力的发展,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要率先行动起来,在学校阵营中加大力度落实培养想象力的措施,努力培养和锻炼孩子的想象力。
同时学校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学习。
而作为站在教育最前沿的教师,自身也要努力学习,不断接受新的教育思想,育人理念。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有利因素,创设条件,设置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做一个真正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的好老师。
科学离不开创新,教育离不开创新,而教育和创新都需要科学思想指引。作为创新的宝贵源泉——科学思想,必将使我们在创新的艰难历程中找到最可靠、最精华和最辉煌的导引航标。如果我们静静地领悟它们,从中提取要素、汲取营养,必将解放心灵,寻求到正确的态度与道路,将创新的火炬在新世纪高高擎起,最终照亮人类尚未探明的黑洞,攻克治癌难关,使人类实现永生也变得可能。
最后,让我们一起拥抱想象力,去体会想象力带给我们的神奇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