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我读了一篇关于杨百万的文章,想说说我看到的点。
一听名字,杨百万,我心里不由涌起一股不屑,啥人呀,还百万。隐约记得蛋黄老师发的PDF里有他写的书,我不记得读了没有。
这篇文章也是因为那个网文的名字:第一股神,勾起了我的阅读欲望。读完,我想说,他担得起股神的名号。
文章里写道,初中毕业,但他阅读写作不辍。鉴于生活所迫,辞职后没有工作的他,一口气订了73份报纸,想要在报纸中读出他的谋生之路。
答案相信大家也知道了,他果然找到了。他读到国家发行第一套国库券,虽然不知道这是啥 ,但他还是到能购买的银行拿出所有积蓄,买入。因为不放心,下午又去看,结果已经涨了,他赶快出手卖掉,赚了800元,相当于两年的工资,激动地睡不着觉。
此后他依然读报纸,在各地可以买卖国库券的地方,低买高卖。一年时间积累了百万财富,也被称为杨百万。
到了国库券大热,他投身到股票市场中,但阅读和笔耕不辍。每次大顶都逃过,并用赚到的钱在上海买了两套房子。当房子升值后,又卖出。
富了之后,很多姑娘向他表达“爱”意,想要嫁给他。他就给她们讲了一个原始股的故事,那个原始股就是他的太太,青梅竹马到白头偕老的人,当然白头偕老是后话。
他困惑的是亲人情谊,他劝别人买入,赚了四倍卖出,就看到股票涨了200倍,就很生气,说他为什么不拉住她。后来,别人跟着他买,他说到顶了,赶快跑,人家不跑,遭遇灭顶之灾。依然是怨他。他此后再也不向人荐股。
我也不像人荐股,这一点我会牢记在心的。不管啥时候,坚决不荐股。
读了这篇文章,我看到的是一个人的做人做事心,就像很多人说他的书,大多是讲心态。他说“6分靠心态,3分靠技术,1分靠运气。”
在艰难的时候,他不是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比如在他还是工厂工人的时候,他就能发表经济论文了。他靠做兼职,赚到些钱补贴家用,很早就用上了洗衣机、冰箱等物件。
我却觉得,心态里,就爱太太如磐石,是最重要的东西。我大概还是见识少,不知道有钱男人对太太的态度。但因为他对太太捧在手心里的态度,让我想要去读他的书了。
嗯,我说了好几本书想要去读,至今还没有打开哪一本,姑且欠着读后感的帐吧。
我没有想到,关于读书,我内心里经历了过山车般的感觉。起初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抓住有字的纸,哪怕是厕所糊墙的纸,都要读上一遍。后来我厌恶读书,偏执地以为是读书害我成了个女呆子。我憎恨自己曾经那样的愚钝,当然也不是说现在就不愚钝了。只是知道,虽然还愚钝着,但心态已然转变,我喜欢上了这个日渐老去的躯壳,以及居住在这个躯壳里的灵魂。
人生不过百年,上一世和下一世,给我有什么关系,我所能体会到的不过是这一世,或者当下这一刻。
爱上自己,爱上这个怎么看都不完美的自己,是我目前的感觉。
杨先生能从阅读写作中,找到实现目标的路径,我也要在纸张里摸索自己的路。
从前我以谈钱为耻,如今我不和人谈钱,但慢慢感受自己和钱的关系。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在这个晴明的早晨,遇到这篇文章,感受一个大写的人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