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你问,庞培和凯撒的争斗之中,哪一个将军的故事最为抢眼,其实这样的人很多,但拉比埃努斯值得一提。

他们曾并肩作战,凯撒从来不抱怨的人,副将拉比埃努斯,骑着马就走向了庞培,他走的时候,没带走一兵一卒,沉默地走向了坚定和凯撒厮杀的战场。
在希腊的佩特拉高地,凯撒遭遇了败局。虽然这不是他第一次,也不是他最后一次。但这是一场值得被记住的战争。
恺撒军暂时逼退了敌军,立即挖掘战壕,展开防御。庞培对此不屑一顾,又在别的地点展开攻势。他利用优势兵力,军队行动灵活多变,在多个地点同时展开进攻。结果恺撒军队陷人恐慌混乱之中,连骑兵也争相逃窜。
恺撒不顾自己的总司令身份,从溃逃的旗手手中夺下银鹫旗,大声地呼喝,以图稳住士兵阵脚,但仍是徒劳。中队旗手也好,大队旗手也罢,都在溃逃。

恺撒军没有全军覆没,原因有两个:一是庞培怀疑敌军的败走是个圈套,因此没有乘胜追击;第二,恺撒方的包围圈,对庞培的骑兵团的行动自由起到了有效的阻碍作用。就这样,恺撒军团暂时逃过一劫。
但是,恺撒损失了960名重装步兵,此外还失去了33面队旗。此外,还有不少被庞培俘虏了。
拉比埃努斯要求处置这些战俘,庞培以为他要劝降,立刻允许了。俘虏和拉比埃努斯一起经历了八年的高卢战争,都曾在凯撒的麾下,是副将和士兵的关系,肩并肩的战友。
拉比埃努斯称他们为“诸位战友”。他问道:“你们今天这个惨相,也配称是恺撒精锐的战斗作风吗?”他接着又问:“恺撒的精锐是像你们这样只知道一味地逃跑的吗?”如此羞辱了一番之后,他在庞培军全体士兵众目睽睽之下,将俘虏一个不留地全部刺死了。

从庞培实际上的副将拉比埃努斯角度来看,他想让自己的士兵知道,恺撒的精锐不足为惧。
但是,恺撒和拉比埃努斯之间是总司令和首席副将的关系,从15年前,即公元前63年两人联手开展政治活动开始,到公元前50年为止长达13年。
拉比埃努斯将置如此深厚的信赖关系于不顾,把世袭“clientes”的关系放在首位,投靠了庞培。
按照道理,拉比埃努斯没有怨恨恺撒的理由。如果非要怨恨,应该是恺撒对这13年来信赖的拉比埃努斯背叛了自己的怨恨。

但是,恺撒这样的男人,总是抗拒自己心中对他人的怨恨情感。因拒绝“怨恨”这种所谓下等人才会有的情感。
可是,拉比埃努斯。在庞培军中,没有谁比他更加强硬的反对凯撒,更加残忍的杀害凯撒方面的俘虏。
原因是复杂的,他们知道谁更高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