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中,总会遇见各种人和事,小时候遇事可能会寻求家长、老师来帮忙,那长大了呢?谁来帮助他?没有人能为孩子解决一切问题,唯一的可靠依靠是孩子自己!而更扎心的是,也许老师家长的解决办法让孩子更受伤!
最后孩子的人际关系出现一大堆问题。那你说这些孩子发生了什么事?其实就是没有人教他,在冲突情境中,可以通过很简单的情绪表达和协商去解决问题。
一、描述情境,表达感受
对于6岁以前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情绪问题就来自他和其他小朋友交往时候发生的冲突!
比如说姐姐正在搭积木,搭了很久的小城堡终于快完成了。这个时候,弟弟一不小心冲过去,把姐姐刚刚辛苦搭的积木,全部都碰倒了。
那姐姐这时肯定会抓狂,拿了积木就要往弟弟身上扔。你很快就过来制止:“你不要生气,不要生气啊,怎么了?你说说看啊。”那姐姐就说“我想打死他”,对吧,姐姐拿了积木要往弟弟身上丢。那这个时候要怎么办?
之前说过要让孩子学会把内在情绪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实操?那你就说:“好,你不可以用打的,请你用说的,用说的妈妈就知道怎么帮助你。”如果你平常就要教她怎么说,那她现在可能就会说:“他冲倒了我的积木,我很生气,我要打死他!”好,她讲了,用说的了,但现在可不是假的了,是真实情境了,她也描述情境,也表达感受了,但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不足够的,因为你还没有解决问题。
这时,最常见就是把两个都叫来“你们两个都要告诉我刚刚发生了什么事,两个人说完之后大人就说“好啦,我知道了,你搭积木很辛苦,但他也不是故意的,你是大姐姐你要让着他,现在就两个人握握手好朋友哦”。我问你,矛盾这么深,我辛辛苦苦搭了那么久的积木,你就碰倒了,谁跟你握握手好朋友,对不对?姐姐还是非常生气啊!
二、让孩子自己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父母接下来常常怎么处理?“啊,他把你积木弄倒了,这样啊,我叫弟弟帮你把积木堆好!”
其实很多时候,父母老师出的主意,叫做“馊主意”。可是大人觉得很合理啊!要怎么教孩子协商呢?
我们回到刚刚的场景,弟弟把积木弄倒了,姐姐就很生气并表达说“他弄倒了我的积木,我很生气”,接下来你就要说:“我让弟弟给你搭回去!”可是原本搭积木是姐姐在玩。结果辛苦搭的积木,不仅被弟弟撞倒了,现在妈妈还叫他来一起玩,我到底得到了什么补偿,我的情绪有什么平复,完全没有啊。还有对弟弟来说,天知道你刚刚是怎么拼你的城堡的,他要怎么帮你拼回原来的样子,这是在为难他啊!
大人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给了一个非常合情合理、很明智的决定跟建议。但事实上对孩子来说,当事人既没有平复情绪,而那个要补偿他的人,也不知道该怎么补偿。所以这时候你要去想,协商这个事情是要留给孩子自己去做。
要怎么教孩子协商呢?
我们回到刚刚的场景,弟弟把积木弄倒了,姐姐就很生气并表达说“他弄倒了我的积木,我很生气”,接下来你就要说“你很生气哦”来同理她。然后你要问说“那你很生气,要怎样才会不生气呢?”看她到底想要怎样。
我猜如果真的这样做,你会发现,孩子给出来的答案很可能非常出人意料。她要的很可能不是“我要他帮我堆回去”。她说的很可能是“那他要把他的汪汪队贴画给我三张”。这个绝对不是你想得到的答案,但是你知道吗,对姐姐来说,如果辛苦堆的积木被撞倒,而因此真的得到那三张最珍贵的汪汪队贴画,我告诉你,她所有的创伤都平复了。也就是说,这个协商的结果,才是她真正想要的。所以,解决问题的策略,其实你要让孩子自己去想。
假设姐姐就说“他那三张汪汪队贴画要给我”,这时候你要做什么事?你就问弟弟“你把姐姐积木撞倒啦,你要给他三张汪汪队贴画”,他可能说“不行,我只有三张,我才不要给”。这时候你不要仲裁,不要给意见,只要穿针引线就好了。那你就问对方说“那可是你把积木撞倒了,你对不起姐姐哦”,弟弟可能就会说“给他三张不行,那这样好了,我给他两张昆虫卡”。
你听到了吗,他也在协商,两个孩子都在协商。一个孩子是我现在受到伤害,我提出的条件是,我要你三张汪汪队贴画,但对方说这个不行,可是我可以接受的是,因为闯了祸,我可以给你两张佩琪贴画,如果孩子说“好”,好,那就成交了,事情结束了!他们都得到彼此满意的结果。如果孩子说“两张不行啦,五张”,你就问他五张行不行,四张、三张,成交!
你在做这个事情,很重要的就是教孩子去想,在这个情况下,什么样的东西是我可以接受的补偿。这个过程中,孩子要学到并不是我受到伤害就可以漫天要价。有些条件,比如我要打死他,我要1000万,这根本就不能得到。那这个时候孩子就认真去思考,什么才是一个合理的要求,我既可以得到补偿,而且这个补偿是对方给得出来的、合理的,我又可以满意的结果。
爸妈不要随便出主意,你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协助孩子来回地折中跟协商。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你就帮他学会协商能力,这可是他这一生极其珍贵的能力。再一次,当孩子面对冲突场景的时候:你可以问他你想要怎样,如果他说得出来,让他们去协商;如果他说不出来,你可以给建议说,你想不出来,那妈妈想想看,如果这样好不好,如果那样好不好。
这种被好好教导过的孩子他会很熟练,他就会知道,面对这样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要提出怎么样的条件,或者是我要怎么样去协商,才对我们两个最有利。这是非常重要、一辈子都受用的能力。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平时教导的时候功夫要下得深,孩子在真实生活中就会展现出他真正的能力。
这样有一天,如果孩子在学校,铅笔被同桌拿走了,他才不会那么无聊去跟老师告状,他可能会说“你干嘛拿我的笔,还给我”。那拿东西的小朋友如果还他就还他,如果小朋友不还他,他还可以继续讲“你不还我就跟老师讲喔”,他可以威胁他。但如果坐隔壁的不是那种好威胁的,他人高马大,还态度蛮横。这个时候这个孩子可以做什么,他可能看一看就说“好啊,借你没关系啦,来啦,我们交个朋友吧”。
当然也可以自己和孩子去练习。这样当他再遇到问题他就会想办法自己去解决!不会受气了只会自己忍着!当然也要告诉孩子,当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定记得爸爸妈妈会帮助你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