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之家清欢亭料稍春风
聊斋故事(卷五·三十五·侯静山)

聊斋故事(卷五·三十五·侯静山)

作者: 国伷 | 来源:发表于2024-01-03 08:42 被阅读0次

从前,有人在村里耍猴;稍不留神,竟让猴子溜了。此后数十年间,村民偶尔能看见这只猴子,彼此间还算和谐。

直到有一天,猴子进村偷食,被村民乱箭射杀;死后鬼魂脱离躯体,继续狂奔百里,最后托附在老汉身上。

“老儿听话,猴哥帮你致富。”猴鬼如是说道。

老汉应允,从此任由猴鬼摆布,时常显灵显异。因自号“静山”,故而得名侯静山。

崇祯年间,富户老高得了重病,问遍医师未见好转。

有人劝道:“这里有个老神仙叫侯静山,何不请他治疗?”

老高觉得有理,忙使仆人牵马请来。

老汉进门后,先是指点风水,接着上桌吃饭,饭后又侃了一下午。

老高实在忍不住了,颇为恭敬地劝说:“静山先生,病不等人,来都来了,咱就发功罢。”

老汉略显尴尬,苦笑着说:“实不相瞒,猴仙出去玩了,一直没回来。”

老高听到这话,眼泪差点气出来,“我这又炒菜又泡茶的,伺候了一下午,你现在告诉我大仙没来!”

“高老爷,你别急呀。就您身上这点小病,等猴仙来了那都不叫事。”老汉起身劝道:“算着时间,猴仙也该回来了。先点三炷香,别让猴仙挑理。”

老高无奈,只得焚香祷祝。

少时,屋顶传来一声赞叹,“好香、好房、好人家!”

老汉跑到院里,扬起双臂高声欢呼:“好耶,猴仙来喽!”正说着,忽然变了一副模样,大摇大摆的走回厅堂。

老高等人情知大仙附体,忙不迭地作揖迎接。

当时老高弟弟正在考学,也凑在旁边看热闹。

老汉经过时,抬手指向高弟,“有潜力,但不够火候。你就一直学,一直考,早晚有出头之日!”

高弟暗喜,忙问兄长病情。

老汉皱眉感叹:“生死有命,何必执着于病情。”

此言既出,众人皆以为不祥。

不久之后,老高果然离世。

相关文章

  • 「白话聊斋」84 侯静山

  • 《聊斋志异》短篇集 九十八 侯静山

    蒲松龄 原著 少宰高念东先生讲:“崇祯年间,有一猴仙,号静山。托神在河间一老叟身上,与人论谈诗文,决断吉凶...

  • 《侯静山》译文

    故事概要:这个故事出自于高念东先生的口述,故事的内容表面上是在讲一个自号“静山”的猴精附身于人后,能与人侃侃而谈,...

  • 《白话聊斋》卷二 目录

    相对卷一,《聊斋志异》中卷二的篇幅都要更长。 故事也讲得更细,情节更生动,人物也更加让人感动。 在聊斋中,虽然充斥...

  • 聊斋之良琴知己—自古套路留不住,唯有真情得人心

    “良琴知己”这个故事出自86版电视剧《聊斋》,改编自《聊斋》第八卷中的“局诈”。局诈讲了三个关于骗术的小故事,最出...

  • 双倍恶劣的环境下长成“大树” 晋靖侯--宜臼

    晋厉侯的后继之人--第五代晋侯,靖侯“宜臼”登场。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厉侯之子宜臼,是为靖侯。...

  • 画皮读后感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画皮》为《聊斋志异》第一卷40回,是一部描述写人与鬼之间的故事。《...

  • 露珠说聊斋目录

    露珠说聊斋一露珠说聊斋二露珠说聊斋三露珠说聊斋四露珠说聊斋五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三十七

    卷一诗写性情,惟吾所适 三十五、奇才张勇 [原文]靖逆侯张勇,字非熊,国初定鼎,即仗剑出关,求见英王。王大奇之。提...

  • 静,侯

    我要的不是苦中作乐 而是享受其中 而后发现 一切的等待 那么值得我在 真正的爱 永远不会让我苦苦期待 ​​​ 我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聊斋故事(卷五·三十五·侯静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vmndtx.html